调运成仙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离山[感谢四季花映冢靖玉公旳推荐票]

    (感谢诸位书友的支持,本人正在努力从一更的泥潭中爬出来。)

    孙嗣历十六年一月。

    当然,这个孙嗣历只是孙嗣心中的玩笑之语,甚至从未诉之于口。

    历法是玩笑,但这些日子的经历却是实实在在的。

    去年九月份左右,孙嗣凭借地宙珠,不但剩下数月时间,完成了积渊境界的修行,甚至还在温养境界走出了一段不短的距离。

    之后几个月,在几次小小机缘的帮助下,孙嗣终于在过年前,完成了温养境界的修行。

    温养之后,便是开辟。十五岁,将近十六岁的开辟境界,按照陈师叔的说法,孙嗣总算够到了玄清宫真传弟子的标杆。

    开辟境界,又可以分成三个小境界,首先是开奇经八脉,然后是开周身百脉,最后是开气海丹田。至此,开辟境修行完成。

    这个境界,也算是寻常江湖散人和那些名门大派弟子真正拉开距离的境界。

    像孙嗣、吴师兄这样的高门大户的年轻俊杰,大概要三到五年,走完这个境界。

    同样的,也是在这个境界,开始被师门长辈,带着开始历练江湖。

    而这个江湖的底层人士,也都是这个境界修为,比这个境界低的,甚至不能说是江湖人,只算街面青皮。

    这些低层江湖人,若能在十到十五年内,修完整个境界,也算是个地方小天才。

    不但是因为进入了醒神境界,从底层的泥潭中挣扎了出来,可以在酒肆茶铺,和人互相吹捧一句大侠。

    也是因为,这同样证明了自己的资质,将来有望接触到上层江湖,被人称一声老前辈。

    开辟境界的修行,孙嗣三五年时间,和那些江湖散人的十到十五年相比,已经非常快速了。可对孙嗣而言,却是依旧太慢了。

    若是开辟境界,便花去三到五年时间,孙嗣不觉得,自己可以在之后的五六七年里连续走完醒神、黄庭、交感,直入先天。

    更何况,陈师叔所说的那个三到五年的标尺时间,是不错的资质悟性,适当的历练和一定的奇遇机缘组合出来的产物。不是简简单单在山中闭门清修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新年刚过,孙嗣便表现出了准备出门游历的意思。

    按照宫中惯例,或者说天下惯例,孙嗣这样的开辟境弟子外出游历,都要有老江湖的师父、师叔、或者师兄带着。

    这也是吴师兄等人师父的职责之一。显然,因为其早已不知踪影的原因,这件事也只能由吴师兄“弟子服其劳”了。

    当然,对于这件事,吴师兄也是非常愿意的。这几个月,吴师兄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心想事成。

    连续几个小小的,但又十分合适的机缘,便让孙嗣几个月完成了平常需要两三年时间的修行。连自己和师妹都沾了不少的光。

    再加上三年前的那一次经历,直让吴师兄相信,自己师弟,是个有大气运的人。

    这种有大气运,会给周围人分润好处,还不拉旁边人挡灾的师弟,你让吴师兄怎么不欢喜。

    这次游历,不但是吴师兄,便是许师姐,也拍着胸脯,要为师弟鞍前马后。

    清湖县外的官道之上,三匹俊马齐头并列。

    “师弟,这一次既然是带你出门历练,往哪里走,你做主。”

    “师兄,三年前那一次,是你意外发现了石戈,是你决定去寻找遗迹,也是你上门带我和袁叔去寻宝的。”

    “还有最近几次也是一样,是你来找我,去前殿那些新入道院的弟子处听一听故事,看能否发现一些济源,这才遇到了仙家苗圃气息。”

    “此般种种,大多都是这样。”

    “所以,师兄,与其说是我有什么气运,倒不如说我们有些气运。”

    “所以我们这一次出来游历,也还是由师兄你来拿主意吧。”

    对于吴师兄和许师姐的所思所想,孙嗣自然明白。只是,这一次游历,怕难以如他们所愿了。

    孙嗣这次出来,对于各种机缘要求不高,更多的还是打算去收集一些气运。

    就如之前说的那样,随着生命层次的提高,每日维持生存的气运也大为增长。

    如今,孙嗣每天自然活动和消耗气运,都在十丝左右,因为晶盏的控制,每天差不多可以结余下来一丝左右的气运。

    看起来好像更多了,可实际上各项花费也便大了。就比如燃烧青意白运。要保持之前程度的增幅,如今孙嗣每次都要用掉十丝白运。

    花费增大,收益却在减少。

    这些日子,因为远离庄子,能从庄子那边得到的气运微乎其微。若不是还能在师兄师姐身边捡拾一些逸散气运,早就入不敷出了。

    再加上几次奇遇的消耗,日常增加悟性灵光的消耗……在孙嗣自己看来,自己离一贫如洗也没有多少距离了。

    要收集气运,只有三种方法。

    要不然加入或者创立一个组织,维持、运转、经营这个组织,借助体系秩序的力量,收集气运。这也是孙嗣前世经常使用的的一条最正的路。

    要不然就是撞撞机缘,若是能获得什么,气运也会有所增长,只要整个过程收获大于付出,那自己就是赚的。这可以说是一份意外之喜。

    要不然,就是去剥夺、收割别人的气运。这就是去发横财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在内域二十州逛一逛吧。说句实话,我也就是对这內域二十州比较熟悉。”

    “此外,如中原,南海、东海也就随师父师叔等去过一趟。北方、西荒,更是只听过一些传说。”

    说罢,吴师兄三人一路驾马西去。

    “既然是游历內域二十州,那中部五州就不可不去了。”

    内域二十州,又可以大致西五州,北五州,中五州,还有东南五州。秀、文、巴三州,便属于东南五州之三,自北向南一字排开。

    中五州所在,那是一片纵横数万里的巨大平原,人族在此立足了不知多少万年,可以说是西南七十州中最繁华之地。

    不要说西南七十州了,便是在天下三百州中,中五州也可以全部排进进前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