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繁体版

第四十章:大明全国温饱的希望(跪求追读投资啊)

    “呼呼呼……这叫辣椒的东西,真是痛快。”

    胡吃海喝完,老爷子被辣椒辣的直呼气,用着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嘴里却大叫着好。

    “爷爷喝点水。”

    朱瞻均递过来一杯水,老爷子抬手接过,交代道:

    “小崽子,回头往宫里送点,以后爷爷吃羊肉,没这东西就吃不下去了。”

    朱瞻均忙不迭的点头,“你放心吧,宫里那边我会给价格便宜一点的。”

    “噗!”

    不知道是水太热还是怎么回事,老爷子刚喝了一点水,立马就喷了出来。

    “还要钱?”

    老爷子不满的瞪着眼睛。

    朱瞻均翻了个白眼,“您这话说的,要是你自己吃,拿多少都无所谓,但到宫里,那就要收钱了。”

    说着朱瞻均有些悲伤道:“北行这一路孙儿苦啊。在穿过日月海峡的时候,孙儿半截身子都掉进了冰窟窿里,眼看着就要被下面的冰冷大海吞没。虎子他哥用命把我给拖出来。我当时就立下了誓,这帮为我卖命的兄弟,无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家人,我一个都不会亏。”

    一声轻叹,朱瞻均对老爷子道:“几十个弟兄加上家人百来口,孙儿也没有挣钱的本事,只能靠这些带回来的种子,种点东西弄点钱。”

    “要是给宫里送去的都是免费,那些叔伯们过来讨要,孙儿也不好开口要钱呀。”

    “久而久之下来,我别说养活这几百口子人了,我自己不饿死都不错了。”

    “也是这个理。”老爷子点了点头,当即决定道:“行,以后宫里无论谁从你那拿东西,都要按市场价卖,要有意见,就让他们找我。”

    “咱们老朱家人一诺千金,答应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

    “孙儿跪谢圣恩!”

    朱瞻均连忙行礼感谢。

    老爷子这一句承诺,可比千金都重要。

    以后商铺开启,朱瞻均身为皇孙,自然不可能亲自去管理,肯定需要安排人去。

    做生意难免会遇到难缠的人,官员有朱瞻均的身份压着还行,可皇亲这边就不好搞了。

    所以,朱瞻均需要老爷子给他站台。

    连陛下拿东西都要给钱,你一个小小皇亲,也好意思仗着自己长辈的身份,强买强拿。

    “哼哼!”

    看着行礼的朱瞻均,老爷子得意的哼哼两声。

    这小崽子刚才仗着有他媳妇撑腰,尾巴都翘起来了,现在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听话了。心里得意之下,拿起旁边的水杯继续喝了起来。

    “嘶!”

    辣椒这东西,没有吃习惯的人,嘴唇哪受得了。

    原本老爷子平常能接受的水温,此刻异常的烫嘴。

    朱瞻均见到连忙爬了起来,凑到老爷子的身边,对老爷子端着茶杯不停的吹气。

    老爷子露出满意的笑容,等感觉水温差不多了,转手递给了旁边正笑看着爷俩的徐皇后。然后又倒了杯热的,递到朱瞻均的面前。

    朱瞻均:???

    挑了挑眉头,朱瞻均接过水杯,递给了旁边看热闹的老和尚。

    “大师,你吃了我的饭,该干点活吧?”

    姚广孝:???

    饭后的嬉闹结束后,朱瞻均和徐皇后躺在宽大的锦榻上,看着天空的星斗和圆月。

    徐皇后轻轻的拍着朱瞻均,讲着她小时候的故事。

    一旁的老爷子,一脸醋意的拿着团扇,给这温馨的祖孙俩,打着风驱赶着蚊子。

    “咳咳……”

    扇了一会儿风,老爷子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朱瞻均。

    “前两天你回来,说你带回来的粮食非常高产,当时我也没在意。今天尝了以后觉得不错,这些粮食到底有多么高产?”

    作为一国皇帝,虽然更擅长打仗,但在民生方面,老爷子还是非常在意的。

    番茄,土豆,玉米,辣椒,他今天品尝到的东西,老爷子觉得味道非常好。

    特别是那个辣椒炒土豆丝,非常下饭,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胃口不太好的徐皇后,都多吃了一碗饭。

    老爷子就想,要是推广开来,又能给天下百姓餐桌上带来几道美味。

    已经快被徐皇后哄睡着的朱瞻均,眯着眼睛回道:“不好说。”

    “你不是见过吗?怎么不好说。”老爷子疑惑的问道。

    朱瞻均扭了扭身子,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回答道:“那些印度安人是讲,土豆和红薯的产量非常高。根据他们的计量单位,然后我经过推算,一亩能产个2000多斤,肥沃的土地3000斤都没问题。”

    “啪啦!”

    老爷子手中的团扇掉在了地上,口中喃喃了几句,猛的站了起来,抓起躺在徐皇后怀中朱瞻均,震惊的问道:“多少?”

    徐皇后也经愣住了,不敢相信的看着朱瞻均。

    自认为熟读史书的她,也不敢相信世间竟能有,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

    已经想睡着的朱瞻均,被老爷子这一搞困意瞬间全无,无奈道:“爷爷,我知道你很震惊,但能不能先把我给放下来。”

    “哦哦!”

    老爷子这才反应过来,震惊之下,他竟然把孙子给提了起来。

    连忙把朱瞻均放到锦榻上,老爷子紧张的搓着手道:“小崽子,那真的能有那么多?”

    朱瞻均没回答,向着远处的小虎招了招手,“小虎,把我马车那两个大花盆给搬过来。”

    算到老爷子会来的朱瞻均,已经带了两盆样品了。

    朱瞻均没打算瞒着老头,同样他也需要老头子的大力支持。

    千亩皇庄实在太小了,朱瞻均需要更大的土地,来掩盖将来空间种子的出现。

    听到如此恐怖的数量,就连远处在凉亭中念经的姚广孝,也停下了手中的佛珠,起身走了过来。

    老爷子徐皇后姚广孝,此刻没有了半点困意,眼中满是期待。

    作为大明巅峰的三个人,他们深刻的明白,一旦这些种子如朱瞻均所说有那般产量,对大明而言,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打儒家思想出现以后,炎黄百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管理的百姓。

    然而就是这些最好的管理的百姓,在一些时候,偏偏走向了造反的道路。

    他们真的想造反吗?

    答案肯定不是。

    炎黄的百姓最终的梦想,就是一家有吃有喝,团团圆圆,种上二亩地,过上富足的小日子。

    如果一个朝廷能给他们这些,别说造反了,有人敢反对这个朝廷,百姓们都会站出来,不要命的将这些反抗者打死。

    但偏偏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历代朝廷都满足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自打进入空间以后,老朱就卖力的种植地,从来没有休息过。

    因为老朱深刻的明白,他现在每抡起一下锄头,就能拯救无数的大明百姓。

    每快一下,就能挽救无数即将饿死的无辜灾民。

    老朱如此,朱棣同样如此。

    如果这些种子真如朱瞻均所说,亩产能高达2000多斤。

    他朱棣将其推广开,就解决了全天下百姓的饥饿之忧。

    到时他朱棣的名声和威望,将会如始皇大帝一般,没有一个帝王能够超越。

    在此强大的名声和威望下,他那造反的一点小污点,也将会被百姓给遗忘,甚至庆幸他造反了。

    将来就算他死了,他也有脸面去见自家那个老头子,甚至可以嚣张的指着老头子说:“老头,你真的看走眼了,我比你选的朱允炆更胜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