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兵变?不,这叫清君侧,诛佞臣!(求投资,收藏,追读)

    得到了将军们的认可,老朱站起身来,坐到了旁边的位置。

    朱瞻均向老朱行了一礼,坐在了中间统帅的位置。

    老朱的身份虽然更高,但军队就是军队,一旦定下了统帅,全军上下一切都以统帅为主。

    朱瞻均拿出一个令签,提起毛笔在上面书写一番,看向罗非:“你从事了一辈子锦衣卫,目前在职的将领中,谁是咱们的人?谁是他们的人,心中应该有数吧。”

    罗非单膝跪地,“禀大帅,众人之向,属下一一在心。”

    朱瞻均又看向旁边待命的张辅,“给他五百人。”

    “遵命。”

    朱瞻均向罗非扔出令签,“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无论是谁。”

    “得令。”

    罗非应命一声,捡起令签,转身大步离去。

    “火药车,谁管理。”

    朱瞻均又写了一个令签,没有指定人。

    这些人他虽然有熟悉的,但具体在军队中担任什么职位,他还真不清楚。

    “张羽。”

    张辅喊了一声,一名神机营的将领迈步上前,单膝跪地。

    朱瞻均将令签扔给他,“看好火药,随时待命。”

    “各营门防御,哨骑。”

    这次张辅还未点名,两名将领上前单膝跪地。

    “属下熟悉营中各处防御,一开始本就归属下管,后来被王振遣派给他人。”

    朱瞻均点头将手中令签扔给了他,“通知各处,一旦变起,立刻稳住军心,不可喊闹奔跑,违令者,斩!”

    朱瞻均又看向他旁边的人,“加派夜不收,给本帅盯紧了那帮蛮子,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报来。”

    “得令。”

    两人起身离去。

    “五军营……”

    朱瞻均按照老朱往日的教习,一步一步下达着命令。

    兵变可不是脑门一热就上去的,需要严密的计划,确保在控制中枢时,能够第一时间将整个军队掌握。

    同样,也要保证在安全的时间段。

    不然这边搞着兵变,那边敌人打过来了,那这还搞个毛啊,完全是给敌人帮忙。

    众将领前面的张辅,看着小小年纪指挥若定,任何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少年郎,心中忍不住感慨。

    要是当今这位,有这位一小半的能力,他们也不至于打到这种熊样。

    在场将领们不是没本事打赢战争,如果把这几十万大军交给张辅,就算不把也先打的屁滚尿流,全身而退,让敌不进一步还是没问题的。

    只可惜,某些小年轻总觉得长大了,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各位……”

    觉得安排的差不多的朱瞻均,起身刚要下达下一步指令。

    “咚咚咚……”

    闭目听着的老朱,抬手敲了敲旁边的桌子。

    朱瞻均看过去,老朱眼睛都没睁开,缓声道:

    “粮草,中枢动向。”

    朱瞻均瞬间恍然,问张辅:“粮草还有多少?”

    原本也打算提醒的张辅,开口回道:“不足大军用一日。”

    “先派人将粮草之地保护起来,另派人去罗非那里,让他探明中枢情况。”

    张辅转身点了两名将领,众人便默默等待。

    片刻,一名锦衣卫奔了进来,担心并报道:“启禀大帅,粮草营已被拿下,陛下正在与兵部户部两位尚书争吵。护卫营散漫无纪律。”

    所有人看向了朱瞻均。

    朱瞻均起身按住腰间的刀柄,迈步走出桌案。

    “开始。”

    “得令。”

    脚步刚迈起,朱瞻均又想起了他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回头看向张辅,“今日是几日。”

    张辅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回答道:“八月十四。”

    朱瞻均闻言看向窗外昏黄的天空,脸上的神情凝重了几分。

    “告诉夜不收那边,让他们尽快探明敌人兵力部署情况。”

    和众将领们走出营帐,外面已经集结了数千军队,这些都是最信任最精锐的部队。

    张辅一声令下,队伍开始气势汹汹的往朱祁镇所在的营地而去。

    朱瞻均让张辅走近些,小声开口道:“也先八万大军已经将我等包围,但我军兵力众多,他们不敢贸然而进。”

    “我赌他必使诈,到时我可能会将计就计,你去挑一批敢死的兄弟,要不少于一万,明天我有用。”

    张辅默默的点头,心中开始选择该让谁去。

    朱瞻均既然都说出了敢死的兄弟,那就说明这次挑出来的队伍,覆灭死亡的几率是非常大。

    朱瞻均根据记忆,八月十五在这个中秋之日,也先为了让大明军心混乱,假装议和撤退。

    那俩蠢货也不做探查,大喜之下,直接让军队移营去取水。

    本来军队士气就已经跌到了谷底,再加上干渴了两日,上面下达了命令,哪还忍得住,纷纷越过壕沟,冲向了水源。

    也先趁机从四面围攻而来。

    明军士气本来就已经跌到了谷底,再加上前段时间骑兵损失殆尽。

    面对四面八方冲来的草原骑兵,没有组织没有指挥的明军,直接被也先率领的军团,杀的是溃不成军。

    一场混战下来,大明几代人的心血彻底的葬送,大明崛起的希望,也被深埋到了最底。

    如果要是在真正的现实战争,朱瞻均会以稳为主,大军慢慢的撤回怀来,养精蓄锐之后,以求下一步之战。

    毕竟以这支士气不稳疲惫之师,去迎战敌人八万精锐骑兵,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可朱瞻均没办法,他只有二十四个时辰。

    根据他和老朱的打算,未来大明内部还要有一段时间混乱。所以他必须一次将草原重创,让他们无法影响朝廷内部,给这个时空的大明一点喘息的时机。

    “陛下,干爹,大事不好,有人造反了。”

    上千人行动又有这么多将领,自然不可能隐瞒得住。

    朱瞻均带人刚靠近朱祁镇的营地,一个小太监慌张的冲进了朱祁镇的帐篷中,一脸惊恐的大声汇报。

    正跟两个尚书争吵的朱祁镇,听到这话是一脸懵。

    一旁的王振脸色阴郁,上前一巴掌贴在了小太监的脸上。

    “混账,给咱家说清楚,谁造反了。”

    “是……”

    “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小太监还没来得及回答,营帐外就响起了一声冰冷的大喝,紧接着杀喊声瞬间响起。

    “陛下快走。”

    户部尚书王佐一听这动静,拉着懵逼的朱祁镇就要从后面走。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

    几人刚走到后帐门口,大批浑身浴血的官兵冲了进来,紧接着一个戏谑的声音,在营帐门口响起。

    “我的大侄儿,你要去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