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命
繁体版

夺名字

    在宝宝还在安妍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已经为宝宝取好了名字,叫做畅畅。安妍每天都会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与畅畅聊天。很快,畅畅出生了,村里人迅速传开了孩子出生的消息,而畅畅的名字也很快被大家所熟悉。

    当畅畅一个月大的时候,同巷子里的同族人纸大伯家接来了一个小女孩。她是纸大娘弟媳妇生下的第四个女孩。由于产后虚弱、孩子众多,全家还有继续拼男孩的心思,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个小女孩接到纸大娘家寄养。恰巧纸大伯没有女孩,一家人也欣然接受了她。

    安妍和村里人听闻此事后,都对这个新来的女孩子深感同情。不到几天,大家都询问起新来的女孩叫什么名字。纸大娘却说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

    后来,传来消息说这个小女孩的生母在生老五弟弟时大出血去世,一尸两命。村里人听闻此事,对这个小女孩越发怜爱。原本说好的寄养一段时间,变成了永久收养。

    三天后,阳光洒满了小村庄。纸大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安妍的家。

    安妍正抱着可爱漂亮的畅畅,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幸福地凝视着这个多彩的世界。纸大伯静静地看着,心中满是喜爱。

    他显得有些局促,迟疑片刻后,还是向安妍说明了来意。原来,纸大娘希望接来的小女孩也叫畅畅。

    安妍听后,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她心疼小女孩的遭遇,同时也理解纸大娘的良苦用心。

    她低头看着怀中的畅畅,小家伙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其实,他们同住一个巷子,还是同族之人,将来上学也会在一个班级。村里孩子少,同年的孩子都会在一个班。这些,纸大伯和纸大娘自然清楚。他们希望小女孩有个好运气,借着畅畅这个名字,将来若有人议论她的身世,也能有所混淆。

    安妍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静波也觉得有些别扭。这时,纸大伯神色紧张,眼神中透露出渴望,用近乎祈祷的语气说道:“你就可怜可怜这孩子吧,我们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和养父母一起幸福生活……”纸大伯欲言又止,那没说出的话,大概就是村里人议论的,这孩子可能命里孤单克家人。

    然而,安妍心生怜悯,她不愿意看到有人议论这个孩子。母爱的本能让她想要同时保护两个孩子。于是,她答应了。

    几天后传来好消息,纸大娘弟弟那边也想让小女孩将来有恋家情怀,提出让小女孩名字里带一个“娇”字,因为女孩的亲姐姐带娇字。“娇畅”诞生了。这样就解决了很大困惑,因为在街面一起玩时,一有人喊“畅畅”,就有两个疑惑的小眼神,有了区分后,两个孩子就不迷糊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畅畅都在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们一起玩耍,成为了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孩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世。村里的一些流言蜚语,也偶尔会传到她的耳朵里。但是,因为有了安妍和纸大伯一家的关爱,她并没有变得孤僻和自卑。

    相反,她学会了坚强和勇敢,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的挑战。

    而安妍的畅畅,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和关爱。她会主动照顾小女孩,像一个小小的守护者。有时有人议论畅畅,畅畅也默默承受着一切。

    自从纸大伯来过之后,安妍对两个孩子的关注愈发多了起来。

    她发现,自己的畅畅不知何时起变得神经敏感,情绪波动很大,这让她有些担忧。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娇畅却显得更为沉稳。她会审时度势,擅长拉拢其他小孩一起玩耍。

    安妍不禁对娇畅多了几分喜爱,她时常默默观察着这两个孩子。

    在她的眼中,娇畅聪明伶俐,而畅畅则敏感脆弱。

    这样的发现让安妍的内心五味杂陈,她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两个孩子成长。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两个小女孩的命运似乎开始交织在一起。

    时光匆匆,很快就到了畅畅和娇畅的入学年龄。幸运的是,她们果然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

    正值办理新身份证的时期,大家都有机会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畅畅所在的家族是学字辈,按照传统,理所应当给她上“肖学畅”这个名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纸大伯再次登门造访。他向安妍提出,他们想让孩子上“肖学畅”这个大名,而不再叫“肖娇畅”。理由是他们找了一位算命先生,据说“肖学畅”这个名字更好。

    而且,如果畅畅的身份证叫“肖学畅”,他们就将孩子改叫“肖畅畅”。否则,两个孩子都叫“肖学畅”,将来在同班、同村、同族、同岁的情况下,还拥有相同的名字,这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后来,据说纸大娘和纸大伯还拿着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去找了算命人。至于算命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就无人知晓了。

    安妍陷入了纠结之中,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这个名字的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仅关乎孩子的名字,还涉及到家族传统、命运和未来。

    在小小的村庄里,安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纸大伯的来访让她陷入了困境。他希望按照算命先生的说法,为孩子取名为“肖学畅”。安妍不想因为这件事闹得村里邻里不和睦,她的确对娇畅的身世感到怜悯。

    当她看到纸大伯那期待且带有压迫感的眼神时,心中做出了决定。她要给自己的畅畅上一个其他的名字。

    在匆忙之中,畅畅的户口本上被登记为“肖环兰”,而乳名依旧是畅畅。

    纸大伯长长地虚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纸大娘交代的任务,可以安心回去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初中。当畅畅认识了新同学后,新同学已经习惯叫她为环兰了。

    在学校里,畅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环兰。然而,当她回到村里时,乡亲们和家人总是亲切地叫她畅畅。她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乳名,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温暖和亲切。

    多年来,这个称呼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难以改变。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某一天突然转动。畅畅如往常一样去娇畅家玩耍,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娇畅全家人刻意地一遍又一遍称呼她为环兰,而娇畅也不断强调她是畅畅,并说畅畅已经改名为环兰了。

    纸大伯和纸大娘解释说这样有利于区分两个人。畅畅心里十分委屈,她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乳名不能再被称呼。这个名字伴随了她这么多年,是她先叫这个名字的。

    尽管她多次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周围的人,尤其是乡亲们,依然叫她畅畅。但娇畅一家人却一直在和村里人强调畅畅叫环兰了。

    畅畅感到无比困惑和失落,她开始思考名字对一个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与他人情感联系的纽带。

    在这个过程中,畅畅逐渐明白,名字是自己的一部分,她有权利决定别人如何称呼她。

    最终,她决定坚守自己的乳名,努力让娇畅一家人理解她的感受。

    然而,畅畅深知,希望一个人理解自己的前提是对方本来就把她放在友好的立场,本来就有共情能力,本来就有同等的善良。

    她开始反思与娇畅一家的关系,曾经的她们是否真的彼此友好?娇畅一家是否真的具备共情能力和同等的善良?

    畅畅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试图寻找答案。她们一起玩耍的时光,那些欢笑和分享,似乎都证明着她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友谊。

    但如今,娇畅一家的行为却让她感到困惑和痛苦。

    畅畅决定不再被动地等待,她要主动去沟通,去尝试让娇畅一家理解她的感受。

    她找到娇畅,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对乳名的喜爱和对名字被改变的不适感。

    娇畅听后,陷入了沉思。她又反问了一句“你不是叫环兰了吗”,然后拉下了脸。

    经过一番努力,娇畅一家人或许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在他们潜意识里“这个夺来的名字或许带来好运”,他们还是坚持这种另类斗争。畅畅不理解,也不打算和他们纠缠,毕竟学业也有压力,还有很多事要做。自己也不愿意去找娇畅玩了,不愿意他们刻意叫自己环兰。环兰这个名字并不难听,但是乳名“畅畅”也是自己听了很多年的,不想糊里糊涂地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