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秦岭赶山狩猎
繁体版

第四章:弹琴养猪

    陈老汉两口子一愣。

    都结婚了,咋还分居?

    这是几个意思?

    哦,是了,人家晓梅生气呢,嫌当初没有操办婚礼呢。

    这孩子..

    黄桂兰:“好啊,咱这小村,啥也没有,晓梅好不容易回来,明儿你就带着晓梅去镇上转转,玩一玩。”

    很快。

    鸡杀了,饭做好了。

    端了上来。

    一家人围绕在桌子旁开吃。

    煤油灯平日里陈老汉都不舍得点,这下倒好。

    为了林晓梅,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一口气让陈文远屋的,还有陈旭屋的,以及他自己藏的一个备用煤油灯全拿出来点上了。

    香喷喷的鸡肉,带着金黄的汤汁,表面漂浮着淡淡的油脂,以及一些零星的枸杞和姜片,阵阵香气扑面而来。

    这可把陈文远家的俩小孩给馋坏了,豆豆一只脏兮兮的手探了出来,就要抓鸡腿吃。

    陈文远皱了皱眉头,一筷子打在豆豆的手上:“竖子无礼,平时没教导你礼义廉耻,君子之道吗?长辈还没动筷,你这小儿岂有先吃的道理?快,去把你的手洗干净了再来。”

    刘翠花本身也馋,等了半天,只等有人第一个动手,自己也好跟着吃一些,现在见到丈夫打小孩就气不打一处来:

    “小孩饿了,想要吃肉,咋就不行,别人就能吃,小孩不能吃?这不是你家小孩,小孩真是倒了霉,从生下来到现在都没吃过一顿好的。”

    陈文远脸色一沉,感觉非常没面子,爸妈都在,还有弟媳也在,这么大一家子人都在这里。

    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陈老汉看到这一幕,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脸色阴沉,几乎马上就要发怒了。

    你这两口子真是不把我老汉放在眼里啊。

    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成何体统!

    “小孩想吃,就吃啊,来来来,快吃。”林晓梅见状,笑着给豆豆夹了一块鸡肉,把话题给岔了过去。

    她本就是一个极为聪慧的人,又在大城市里上学,接触的都是各路精英知识分子,平时打交道早就练好了察言观色。

    现在这么一瞅,哪还能没明白过来。

    问题出在鸡上了。

    老大家媳妇怨自己呢。

    于是,林晓梅赶忙从行李包中,拿出了两个圆圆的小木盒子,递给了正在生闷气的刘翠花。

    “姐姐,这是银耳珍珠霜,这是雅霜雪花膏,对于脸部的保养,女人的皮肤有着很大的好处呢。”

    刘翠花一见,先是一愣,继而满脸都是喜色。

    “这得多少钱啊?”

    “不贵不贵,一个才一块钱。”

    刘翠花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整日里不是做不完的家务,就是泥里来土里去,哪见过这些个玩意?

    又有哪个女人不爱美呢?

    陈旭暗暗点头。

    这个林晓梅倒也挺懂人情世故。

    随后,林晓梅又从自己的大包小包中,翻出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

    其中一样金黄色的物品引人注目,它的外形饱满圆润,表面覆盖着一层金黄色的脆皮,通体散发着淡淡的麦香和烘焙后的香气。

    这种食物在当时无疑是极为罕见的,陈家人从来没有见过此物。

    刘翠花好奇地凑近看了看,不禁问道:“这是啥?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应该也很贵吧?”

    林晓梅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微笑:“面包,也不贵,三毛五分就一斤。”

    陈旭回想起,1978年,上海第一碾米厂开始改产面包,这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面包的厂,从此这种食物风靡整个大江南北。

    随后林晓梅又翻出了一大堆小物件,像是什么铁皮青蛙、塑料陀螺,七巧板等小玩具。

    “耶!我有玩具咯!”豆豆兴奋的喊了一声,十分高兴。

    旋即,林晓梅又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盒子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缎子,泛着淡淡光泽,边缘更是用金色线条勾勒出了美丽的图案。

    林晓梅蹲下身子,抚了抚豆豆脑袋笑道:“这是电动火车套装,你看小火车可以在铁轨上跑,还可以用遥控器控制呢。”

    说罢打开盒子。

    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电动黄车套装展现在眼前,由一列精致的火车头和几节车厢组成。

    铁轨则是需要拼接,此外还佩了一个遥控器。

    “晓梅这玩意得多少钱?”陈文远愣住了,他有点见识,但这玩意从来没见过,而且一看就价值不菲。

    “不贵不贵,就四五十块钱,小孩喜欢就行。”林晓梅不以为意笑了笑。

    嘶!

    此话一出。

    除了陈旭,在场众人,全部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这可是1979年,一个普通工人的收入也才几十块钱。

    这一个玩具就顶上一两个月工资?

    谁会拿一两个月工资买玩具??

    这在陈家人眼里,简直就是不可想象!

    刘翠花则急忙拽开了孩子,说道:“先别玩,这么贵的东西你给玩坏了咋整,等你长大了会玩了再整。”

    陈文远也连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太贵重了。”

    林晓梅笑着说没事。

    陈旭情不自禁看了林晓梅一眼,这娘们出手还挺大方。

    这么一个玩意,虽然在后世不值几个钱,但在这个年代这玩具很可能是来自国外进口。

    看到儿媳妇这么会来事。

    陈老汉老两口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瞧瞧,瞧瞧人家,大城市来的就是不一样。

    若不是场合不合适。

    陈老汉真想仰天长啸一声,老天真是开眼了啊,给我老陈家送来这么一个好媳妇。

    他越看自己的这个儿媳妇越满意,寻思着自己要不要耍个赖皮,直接强硬的把供销社工作给老三。

    只要老三再能有一个好工作,就不怕这城里的媳妇跑。

    大学是啥,陈老汉不知道,但寻思着你上了大学出来不也得找工作,也得上班吗?

    你工作再好,除了四个轮子,一把刀,还有什么能比供销社更好?

    想到这里,他又暗暗看了一眼陈文远。

    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骨子里憋着一股气,当年初中毕业被迫去了云城,早些年因为一些原因提前自个回来了。

    问他也不说。

    这几年一直都很郁郁寡欢。

    不过相较于老三来说,老大顶多是个闷葫芦,倒也一直让他很省心。

    看来改天得找个机会,跟老大好好商量一下。

    看是不是把工作给让出来。

    “叔,这是送你的烟,以后你可以抽这个。”林晓梅又笑眯眯的递过来两条包装精致的香烟。

    中华。

    当时价格不贵,5毛5一盒,但这两条也价值11块了。

    “哦,好好好!还是闺女好啊,知道疼我!”陈老汉乐的喜笑颜开。

    他也能抽上这烟了,村里有一个比较富的崔老头,经常在她面前显摆抽的红塔山,明天就拿着这烟去,看那崔老头还牛不牛了。

    林晓梅打开行李包,东西一件件往外掏。

    荣宝斋的文房四宝送给了陈文远,还有什么大白兔奶糖礼盒、同仁堂的阿胶糕、张一元的花茶礼盒、城隍庙的五香豆...

    陈家老两口、陈文远一家越看越心惊。

    而陈旭也不禁感慨林晓梅的出手大方。

    “晓梅啊,你们准备什么时候...”黄桂兰问道。

    此话一出。

    顿时安静了。

    陈旭暗自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其实原本他不是没想过直接说实话,但着实怕二老受不了。

    因为二老对这事的期望实在太大了呀!

    但期望太大,失望也就越大。

    因此他也就没说。

    而林晓梅听到这话后,微微一笑道:“我最近在读一本书,是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上面有段话我印象深刻。”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我时常在想,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也许彼此的章节不同,但各有各的精彩。”

    陈老汉一家人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不明白林晓梅说这话啥意思。

    林晓梅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陈家二老的表情,见他们一脸茫然,便继续道:

    “只是,有时两本书的内容要是相差太远,如《养猪宝典》和《指尖下的音乐》即便放在一起,也难以放在一个分类啊,我一直向往的都是那种精神上的共鸣,那种灵魂深处的契合。”

    林晓梅看向陈旭,美眸眨了眨,眼神中带着几分高高在上,吐气如兰:

    “旭哥,你说呢?你觉得弹琴和养猪,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陈旭瞥了她一眼,摇了摇头,自顾自夹起一个凉拌黄瓜,恩,有点咸啊。

    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

    虽然陈家二老不明白林晓梅说这些什么意思,但也感觉到不对劲了,而陈文远则是皱了皱眉头。

    他转头看向自家小孩。

    豆豆正兴致勃勃地摆动着林晓梅送的电动火车套装,玩的正起劲呢。

    陈文远心中一紧,走上前去,沉声道:“把东西拿来。”

    豆豆被父亲的突然严厉吓了一跳,手中的玩具瞬间掉落在地。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着父亲,眼中满是疑惑,自己又做错什么了吗?没有呀!

    陈文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弯腰捡起玩具,然后转向刘翠花。

    刘翠花同样正在喜滋滋地摆弄着那几盒化妆品,脸上的笑容比平日里吃鸡蛋时还要灿烂。

    陈文远看着她,心中涌现一丝歉意,但还是伸手从刘翠花手中抢过化妆品盒子,并将先前送自己的文房四宝,一并放在桌上。

    “对,我们是农村人,穷,比不上大城市,但都是靠双手吃饭,手上虽然沾满泥土,但心里敞亮,你带来的这些玩意,好是好,但也比不上咱自家地里的一颗粮食来得实在。”

    说完,他转身就要回屋。

    “这是咋了?咋了啊?不聊的好好的吗?突然发啥神经哩?啥养猪弹琴的,你不是会养猪吗,又不是说你不会,咋就生气了?”刘翠花疑道。

    “你给我站住!不像话!”陈老汉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