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拯救三体宇宙的只有西游记了
繁体版

第十八章 贾浅浅的诗与二次翻译体

    最近,校园里贾浅浅这位女作家的诗火了,褒贬不一,但是东森三体社的人都知道她的诗其实是“二次翻译体”。

    类似情况的实例就是:汉语的一句话——你几岁了?

    英语翻译成——好欧德阿右?

    再翻译回汉语——怎么老是你?

    类似的情况有个笑话,当然这个笑话挺侮辱人的,但是你不懂怎么回事,就是二次侮辱。

    在半殖民地时期,某公园门口写着“华夏士族不得入内”。这是治安需求,因为士族不肯对洋人低头,容易发生矛盾。但是商贩,脚夫,人工还是可以进入的。并非所有华人无法进入公园,工作人员本身就不可能全用洋人。因此只是写了“士族”禁止进入,但是真进入了也没啥大事。

    洋人发坏,但也真不是三头六臂,你揍完他就跑,他不害怕呀?

    但是这个标语的英文,翻译是有问题的。“士”是狗的雅称,“奴”是猫的雅称,翻译的人,故意把“士族”翻译成“华人与狗”,写成英文了。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时候,是按照英文又翻译回中文了。

    这就是著名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含义明显的告示牌。

    但是这个行为本身,还是说明他们害怕士族揍他的。

    太后“楚乔”是波斯血统,其实是故意出卖华夏给波斯换得利益的,所谓太后专权的时期,她的真实动机,您不知道楚乔是波斯人,不知道她的宗教和文化,你就无法准确分析。

    士族不得入内,经过汉译英,再经过英译汉,就成了华夏人与狗不得入内。

    比如贾浅浅的一首诗《雪天》

    雪天,我们一起去尿尿。

    你,尿了一条线,

    我尿了一个坑。

    这首诗的古诗原文大意是:

    宋天,(雪这个字,古代读宋,或者松,跟“胡”对立,古诗胡天八月即飞雪,雪也是读作宋。松花江的标准写法也是“雪花江”,是字典错了。)

    我和你一起去插上旌旗。

    你把旌插在了地上。

    我把旗插在了地上。

    旌旗的本意就是男生和女生尿尿。男生尿尿的行为和印记叫旌,女生的叫旗。

    旌和旗的意义也是不同,大概都能想明白。

    贾浅浅的这种诗,就是明显的二次翻译。

    雪不翻译“宋”的含义,只表示自然现象,就表现不出北宋时期的戍边家庭的爱国主义精神了。

    雪不读“血”,字典又错了。

    这首诗应该是戍边夫妻在家附近插上旌旗的意思。或者是另外有原著,或者原著也是贾浅浅。

    然后贾浅浅翻译成了英文或者其他语言,又翻译成中文。

    旌旗就成了尿成线和尿出坑。

    这首诗根本没有尿尿的事情,是把旌翻译成男人撒尿,旗翻译成女人撒尿,然后再翻译过来。

    就是古汉语翻译成英语,然后再从英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个东森三体社的解读版本立刻也是火遍全网,很多人追问作家本人,真的是那样吗?

    贾浅浅随后公开表示,已经联系去东森大学进行诗词交流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次翻译体”明显在拜年前就已经存在,这一次又重新走进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