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录
繁体版

五十四

    赵俭并不怎么把小皇帝放在眼中,但那毕竟是皇帝。他领了命令,倒也不敢怠慢,马上就准备好了,带着赵显成一起入了宫。

    路上,赵显成还在仔细的给赵俭分析着情势,他甚至直言,此战若是胜了,赵氏便会再临翻身之日,赵俭年纪大了,自然没有容易吃他画的大饼,但还是感受到了些许激励。

    他们跟着引导进了内城,来到了小皇帝的书房,里面已经有人在内,正是孙德和顾断之。

    他们对着小皇帝见礼,便分排坐下。

    “我此番将尔等齐聚,是为了合兵。”小皇帝开门见山。

    赵俭面上波澜不惊,却是不自觉的瞟了眼身后站着的侄儿。

    “圣人,我以为此计甚妙。”孙德马上附和道,这和他之前的想法基本不谋而合,他自然是十分愿意。

    “我等也没有异议。“赵俭本来就是里鲞名义上的目标,三军合力,对他而言,自然也是好事。

    “好,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此事便这样安排。”小皇帝看大家都没有异见,就敲定了主意。

    “该如何迎敌?”小皇帝抛出了第二个议题。

    众人第一时间先是沉默,随后还是由顾断之开了口。“此役,有天堑大江,若是依为屏障,据守江边,不失为良策。“

    众人纷纷点头。那赵显成却突然作揖出来说话。

    “臣斗胆,以为不妥。江岸太长,新军可从任何一处登陆。若处处布防,兵力分散,新军强攻,怕难以抵挡。”

    “那你认为该如何?”顾断之倒是没有生气,认真的询问他的想法。

    “不如,着重把守芜湖,采石矶和润州城,以轻骑巡弋,如此便可省下人力物力。”

    小皇帝笑眯眯的看着他,没有说什么。

    “那若是与新军水战?”

    赵显成稍加思索。“晚生以为不可。新军虽是北方军,其组成混杂,有不少归原人,他们并不怕水,那景氏为虎作伥,,他们的水军也不好对付,何况,丹阳战船有限,我等人多势众之优,恐难以发挥。”

    顾断之又如同出题般问了两个可能性,赵显成一一给出理由否定。一旁的小皇帝,似乎也来了一点兴趣,出言发问。“若是以你为帅,你会如何布局?”

    赵显成显然没有想到小皇帝会直接给自己出题,有些惊喜,他仔细思索了一下,拱手道。“若是我来布局,便撤掉沿岸布局,只守重镇,团聚军力于溧水,如此,无论新军从何进犯,都可以及时驰援,以兵力致胜。”

    小皇帝没有评价,只是看着他,点了点头。

    赵俭和赵显成内心乐开了花,别看赵俭插不上话,他觉得,赵显成已然为赵家挣足了颜面。

    孙德忍不住夸赞。“这便是那赵氏麒麟儿吧,真是少年英才,未来可期。”

    “中尉谬赞了,学海无涯,学生还需历练。”赵显成表面上很是谦逊,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心中的得意。

    “此番该如何布局,还是应当交由辅政王定夺。”赵俭看说的差不多,马上表态。

    顾断之,看了看诸位,又看了看小皇帝,对方给他使了个眼色。“那,还是采用第一套方案吧。”

    小皇帝马上差人拿来了地图,几人围着地图,认真看了起来。

    “我等需仔细斟酌该如何设防。”顾断之盯着地图说道。

    “圣人,海涵晚生冒进,此战关乎我朝都城,应当下诏诸位大将军勤王。”

    “此事,我已有安排。”顾断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赵显成见他这般反应,自然没有了话说,也认真盯着地图看了起来,他越看越觉得自己统筹缜密,毫无破绽。

    “圣人,润州乃是我赵家祖地所在,我愿遣子侄胞弟,镇守润州城。“赵俭开口请缨,不过却刻意避开了自己,万一里鲞真的只是要收拾他,他去了润州城,若失了支援,岂不成了羊入虎口。

    “好,那,赵大将军便与孙中尉陪同圣人固守康宁城,我屯兵于溧水。”顾断之在地图上比划了起来。”至于当涂,我与圣人商议,准备下诏白氏增援,到时候,便让白氏镇守当涂。“

    “白氏?”孙德愣了一下,赵俭也感到不可思议。想到这危急存亡之时,顾断之定然不会信口开河,必然有其考量,孙德马上拍了个彩虹屁,反正他是固守康宁之人,便是真不敌新军,他们也有的是时间逃跑,大不了,裹挟着小皇帝跑路就是了。“辅政王思虑缜密,我等自叹不如。”

    在决定了最后的大战术方针后,顾断之又安排交代了加固城防,工程,以及江岸拒止的措施后,天色依然昏沉。

    小皇帝看与会之人皆露出疲态,就放他们都离开了,顾断之自然没有走,他知道小皇帝还有好多话要和他交待。

    “元恭,可还有其他交待?”

    “叔父以为,这赵显成如何?”

    “熟读兵书,确实不错,不成想,赵家也能再出个人才。”

    小皇帝不以为然的笑了。

    “元恭觉得,此人不行?”

    “照本宣科,不知变通,此人难堪大任。不看舆图,不问水文,只是想着芜湖江岸极短,就想着新军会由此渡江,岂不可笑。”他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大军屯于溧水,放任新军过河,若是固守城池倒也罢了,溧水驰援看似迅捷,可与新军平原交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元恭为何如此布局?”

    “叔父,你屯军溧水不假,却不断可冒然驰援,守备安排,亦需调整,如今,我们还有时间,应在河岸多建哨塔,高处置弩车,发石车,若新军渡河第一时间,发起攻势阻拦,若是抵挡不住,便拆了器械回防。粮草断不可存于康宁城内,存于溧水,更加稳妥,如此安排,只要溧水,康宁城不破,他里鲞从卫州而来,后勤补给又能撑得住多久,待他撤兵,我等可乘胜追击,若能挫其锐气,可保五年,甚至十年南北再无战事,王氏居于汉中,与永兴离得太近,一直被当做眼中钉,如今也是不堪重负有投降之意,若是此战胜了,便可至信蜀地,抚慰人心,安稳西部。解决了这外患,便可以收了孙德兵权,下旨征讨白氏,再联合薛氏灭了张氏,赵氏已然不成气候,交州谢氏乃是趋炎附势之徒,到时候也定然会重归朝廷,如此我顾氏兴矣。“他的自己的想法完整的交待给顾断之,他讲的心潮澎湃,顾断之也听得热血沸腾,他好像已经看到了,顾氏全领南方,再与新军抗衡的样子。

    “若真有那一天,我便宰了祝玄通祭旗,挥师北上,重振山河。”顾断之一时有些激动,眼中泛起了一点泪花。

    回家的马车上,赵显成和赵俭也在聊着。

    “大伯,润州城,在运河路线,来往船只混杂,不宜防守啊。”赵氏麒麟儿有些发愁。

    “不必担心,你真当里鲞的目标是我?”赵俭进了几次宫,摸索出来了这其中的门道。

    “大伯此言何意?”

    “这不过是挑起争端的借口罢了。他打的主意,是我大兆疆土。”

    “大伯,犯我疆土,实为敌寇,无论他目的为何,都应全力防范。”

    “孩子,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赵俭摇了摇头,他感觉侄儿还是太单纯了。“我只是让你们据守润州,保存我赵家实力。”

    赵显成有些没听懂。

    “若是我赵家主力与新军抗衡,即便最后赢了,我军怕是也要消耗殆尽,到时候,我赵家还有何立足根本,我这是为了我们赵家考虑。”

    “大伯,若是此役输了,还谈什么以后啊。”赵显成有些着急。

    赵俭又摇了摇头。“这大兆,是他顾氏的,而非我赵氏的,若是真挡不住,我赵氏还可从润州去往常州,苏州。”

    “逃了又该如何,若是真的败了,里鲞不会追来吗?”

    “但那时候,我们就有更多的筹码,常州有矿。”

    赵显成大为震撼,原来大将军们的心中,保家卫国之前还有一个自己小家的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