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卷死在座的各位
繁体版

第36章 父母也得卷

    爸妈租的房子就在黄土坑村的把头,一间很旧很小的房子。

    好处就是离得近,去豆腐坊或者去农贸市场都方便。

    方心同到的时候,老妈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着他来开饭了。

    “咋下午去找你的时候,同学说你出去了?你可得好好学习啊,别整些不三不四的...”

    “好事儿,这不快模考了么,教育局那边问问跳级的事儿,别没事儿瞎捉摸。我自己能管好自己,你俩专心挣钱就行。”

    这次进城,老两口的气运值终于发生了变化,虽然不太大,但也冲到了190的高峰。

    对比之前130出头的时期,俨然算逆天改命了。

    吃饭的时候,方心同发现,居然杯盘碗筷,甚至连吃饭的桌子,都是家里原来的。

    “你们这搬家,是真的把家给搬来啦?”

    老方拦着方妈,没让她说家里的糟心事儿,只是一直给儿子夹菜。

    “快吃吧,你妈把咱家园子里的嫩菜都给带过来了。要是不烂,能吃一个礼拜。下午出门我买了个二手冰箱,现在塞得满满的。”

    “行啊,还是老妈持家有道。我最喜欢吃蒜茄子了,老妈有空了做点,我带到学校去吃...”

    一家三口乐乐呵呵的吃了一顿暖锅饭,方心同开开心心的回去上晚自习,折磨小伙伴去了。

    模考在即,现在是大火收汁的关键时刻。

    如果仅仅自己考过重点线,那收割气运值的事情,就无法大规模推进了。

    他的计划是让小组里至少有三五个过重点的,其他人也得480分以上。

    只有如此,才能震惊普通班的师生,也才能够继续下面的计划。

    还是那间小教室,方心同今天主讲考试技巧。

    “经过三周的训练,咱们的学习方法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不停的巩固,海量刷题。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快速答题法。放心,不是三长一短选最短那种假货,而是实打实的名师秘笈。”

    《独孤九剑-选择题》,这是本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出的教辅。

    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教你怎么快速准确的解答选择题。

    小伙伴们太乐意听这个了,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一道题有时候要算四五分钟,还不一定能做对。

    要是有啥秘笈,把时间节省到后面,那成绩肯定能提高。

    ........................

    儿子回学校了,方爸拿着一张单子,计算明天去东市场提货。

    方妈除了收拾家里,还要去农贸市场挑选黄豆,去附近几个村里找合适的井水。

    俩人也跟上晚自习一样,九点多了还没歇息。

    要是比着在振兴村,这时候早躺下睡觉了。

    “掌柜的,你说咱这就算农转非了吧,以后就是小商小贩了。”

    “那可不咋滴,当了一辈子老农民,咱也进城了。不过现在叫个体户,等正式生产了,还得办个手续去。”

    “一寻思跟做梦似的,前几天还下地干活呢,这就来城里干买卖了。”

    “跟着我你是没享着福啊,都五十了,还得接着折腾。”

    “也挺好,种地是一年两头忙,累的时候直不起来腰。这做豆腐多轻快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好赚钱。”

    “不都研究过了么,怕啥。咱有这个手艺,肯定能吃饱饭。”

    俩人合计够了,十点多,终于睡下。

    这年头的农村老爷们都是十项全能,老方也多少会一些瓦工、木工,豆腐坊的改造总体说还算顺利。

    水电改造,设备安装,再修一道隔断。

    北边不远就是煤场,280一吨的无烟煤,还得掺着褐煤一起烧。

    方妈那头也很顺利,本地的大豆本来质量就不错,而且农贸市场还有黑省的农场大豆,质量更是上乘。

    些许差强人意的,就是这个水的问题。

    人家的深井水倒是不错,就是这个水箱的事儿闹心。

    用塑料的,老方嫌乎有味道。用不锈钢的,又觉得价钱太贵。

    合计了老半天,最终找人买了四口大瓷缸,花了120块钱。

    在正式开始之前,得先试做几次。一个是不同的豆子泡发时间不一样,另外也要掌握电磨的产能跟灶膛的火候。

    豆腐要想做得好吃,除了本身的材质问题,工艺方法也是个关键。

    老方当年学的时候,师傅就讲过重点。一是“过浆”,二是“过火”,三是“过手”。

    所谓“过浆”,指的是豆子磨成浆水,需要捞渣的步骤。渣没捞干净,豆腐就不细腻,而且腥味会很大。

    生产队时无所谓,大伙有的吃就不错了,捞豆腐渣太多了,还会被批判浪费原料。

    现在自己做营生,就需要充分考虑顾客的口感。选的纱布一定要细密,结实,捞渣要捞的干净。

    过火指的是煮豆浆,做豆腐需要用大火。稻草或者秸秆的火是不行的,以前用的是木头绊子,火要够硬。

    城里头木头不好买,价格也没有烧煤便宜。但老方对煤炭的火候没把握,需要一点一点的尝试。

    煮豆浆的时候要一直搅拌锅底,省的糊锅,否则成品就有一股糊味。

    要想卖的好,就必须控制好火候,以及勤加搅拌。

    最后一项“过手”,指的是下卤。

    点豆腐的试剂分好多种,最传统的就是盐卤。好处是便宜,坏处是发苦。一旦用多了,成品就一股子苦味儿。

    还有个常用的是石膏,价格也不贵,用得少是因为它作为凝固剂,起效有点慢。

    其余的内酯豆腐、醋豆腐,是专门做嫩豆腐的。做不了北方的大豆腐和干豆腐。

    老方为了尽快做出理想中的豆腐,卤水、石膏、内酯都搞了一点。

    儿子说了,给早餐店送货,是最稳当的生意。点豆花,得要嫩一点才适口。

    方爸这边琢磨怎么控火,怎么点豆腐。方妈那头琢磨怎么做蘸水,以及给儿子做蒜茄子。

    一天的时间,俩人一口饭没吃,灌了一肚子的豆腐脑。

    晚上的时候,从几十份样品中,二人终于确定了最合适的配方。

    当天晚上,俩人泡了整整两大盆的豆子,准备第二天开始跑早餐店的市场。

    为此老方还从村里借了一辆倒骑驴。

    “赶快睡,一点钟就得起。一共四个保温桶,三桶豆花,一通浇头,够咱俩忙活的。”

    “行,我定好闹钟了,你赶快睡吧。”

    刚躺下没一会,俩人就先后打起了呼噜。这一天实在太忙叨了,白天因为兴奋还能挺住,现在一沾枕头可就忍不住了。

    九月的夏夜已经微凉,天气舒爽怡人。

    月亮高挂,虫儿嘶鸣,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