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允熥
繁体版

047 四非真言

    人生的乐趣,是怎么来的?

    除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顺从自己的喜好,还有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看别人受苦。

    别人受苦,自己没受苦,那快乐就来了。

    不然怎么有一句话,叫做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就像今天,因为亲王来朝,朱允熥与朱允炆要陪父亲一起会见亲王,所以才免了课程。

    他们的弟弟朱允熞,如今就苦哈哈的一个人独自面对董伦。

    以朱元璋对皇子们的精心培养,老师都是大儒,而且节假日都按照朝廷的休息时间来安排。

    亲王来朝这等事件与读书的皇子们无关,那他们就得老老实实的在大本堂念书。

    如今自皇十三子豫王朱桂以下,皆在京师。

    只是豫王已经大婚,搬出宫外住在了豫王府中。

    如今还在大本堂内,掰着手指算自己什么时候脱离读书日子的,就是自皇十四子汉王朱楧以下等皇子们了。

    朱济熺在应天府待过几年,因为是藩王世子,所以他是住在宫外的晋王府中。

    但他受朱元璋宠爱,出入宫廷皆很自由。

    而且他也在大本堂学习过一段时间,所以他与诸王叔们也熟悉。

    自知与大位无缘的皇子皇孙们的行事方式,与离大位有些近的皇子皇孙们的行事方式大不相同。

    朱允熥、朱允炆对于与自己年龄相当,甚至比自己小的叔王们,皆要恭恭敬敬,不然传出去,会落个不敬长辈的名声。

    但朱济熺生下来就是藩王之子,与大位无缘。

    所以,他与同龄的皇叔们,就以同辈朋友的方式交往。

    同样的,那些年纪轻的小皇子们,对东宫皇孙的态度,与对晋王世子的态度也不相同。

    因而,朱济熺提出要去大本堂,本意就是要去见见见许久不见的损友们,以及在那群损友面前好好炫耀、嘚瑟一番。

    恰好,朱允熥也刚认识了皇十七子宁王,也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认识认识其他的叔王们。

    于是,这三位堂兄弟,在内侍的带领下,直接往大本堂走去。

    就这一路上,朱济熺也没闲着,时不时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堂弟,扩展一下视野。

    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应天府没有的,朱济熺讲的头头是道。

    若是换一个地方,他们这些人也换一身衣服,说朱济熺是个说书先生也不为过。

    朱允熥还好,后世那么便利,就算没去过没吃过,倒也在网上见过。

    但见朱济熺那宛如说书先生般的介绍方式,也乐得当个段子听。

    可朱允炆就给说的羡慕坏了,他虽然表面不说,可眼神中流露出的向往,是瞒不了在场的两人的。

    “大本堂到了,走,咱们看看十四叔他们是怎么用功学习的。”

    一路上说的龙飞凤舞的朱济熺突然止住了话题,用手指着前面那一排房屋道。

    朱允炆见二哥的话头戛然而止,还有些意犹未尽,可听了他的话后,才突然警醒。

    并暗暗告诫自己,我是东宫长子,切不可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

    朱济熺在两个堂弟的脸上一扫,随后带头往前走。

    大本堂是皇子读书学习之所,外面也是有人守卫的。

    不过侍卫们见来的人身穿世子常服以及皇孙常服,立刻认出了他们的身份,也顿时眼观鼻鼻观心,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众皇子的伴当们也在门外守候,此时也认出了来者何人,刚想上前行礼问候。

    朱济熺立刻用眼神挨个瞪,同时伸出食指放在嘴唇前,警告众人别开口。

    随后,朱济熺朝两个堂弟使了个眼色,掀起衣摆,就轻手轻脚的往窗户走去。

    朱允熥与朱允炆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之色。

    但二哥都这么做了,他们做弟弟的还能怎么办呢,只能跟上咯。

    大本堂内,穿着青色儒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白发长须,身材颀长纤瘦的老儒正在皇子们的座位旁边挨个走过,似乎是在监督众皇子们完成课业。

    朱允熥不认识那个老儒是谁,但看着众皇子不敢造次的样子,便猜要么他是在学界里享有盛誉的儒家大佬。

    要么就是众皇子造妖过后,被老朱狠狠收拾了一番,不得不老老实实。

    老儒绕场一圈后,走到坐在最前面的皇十四子汉王朱楧面前。

    “汉王殿下,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请接下句。”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汉王朱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开始背诵道。

    躲在窗户外的朱济熺一听,偷偷拉了朝着一旁的朱允炆的袖子,又挤了挤眉毛,无声的说了两个字“孟子”。

    朱允炆见了,也只是点点头,不曾言语。

    他自幼学习儒学,谨守儒家规章。

    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非真言也是铭记于心,所以他对偷看不怎么上心,只是站在一旁,并没有去扒拉窗户。

    而朱允熥是好奇别人是怎么上课的,便凑在朱济熺身旁,一同围观。

    汉王朱楧之后,便是卫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

    朱济熺来这里本是打算来看乐子的,比如谁背书没背好,谁在课堂上出了丑,可偷窥了半天,也没见人给他提供乐趣,便有些索然无趣起来。

    好在,朱元璋的儿子也不是个个都优秀,皇十八子岷王朱楩就没背出来,手心挨了十木板。

    可朱济熺来大本堂是想看汉王、卫王丢脸,而不是岷王。

    兴致消失的朱济熺离开窗户,看了看左右有些无聊的堂弟,便指着过道旁的台阶道:“三弟,五弟,我们坐那儿等十四叔他们下课吧。”

    说着朱济熺就径直走到台阶,也不嫌弃地上脏,一屁股坐了下去。

    朱允炆见了,眉头一皱,瞧了瞧周围低头的内侍与侍卫,又看了看那一尘不染的白石台阶,最后还是选择站在一边。

    朱允熥却是毫不在乎,直接坐在了朱济熺的身旁,轻声笑道:“走了不少路,又站了许久,还真有些累了。”

    “哈哈,我也是。”

    朱济熺也笑着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