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序章

    参加完公司新办公楼的剪彩典礼,林清坐在办公室的班椅上,点了一支烟,看着烟圈缓缓地散开,慢慢的闭上眼睛,回想起白天的种种,思绪也慢慢地回忆到过去。

    80后的林清出生在黄龙省的太白山区,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身上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单纯和与世无争。林清的父母都是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同一家地质勘探队,恋爱结婚后有了林清。

    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林清小时候的生活也是衣食无忧的,虽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像今天这样的丰富,但是太白山区从来不缺少孩子们的乐趣,只是到了90年代,改革的阵痛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短时间的困难,林清的父母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陆续双双下岗,成了为生计发愁的“4050”。

    那个时候的林清,看到最多的是,那些曾经抱过他的叔叔阿姨们,蹬着三轮、挑着薇菜;听到最多是,你要考大学,考出去。林清也算争气,在父母几乎拼尽全力的支持下,林清从那个小县城考入了华夏第一学府京都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京都……

    “林总!”,林清耳边传来一声温柔而又沉稳的声音,打断了林清的思绪,不用看,这是公司副总经理珍小琳。

    珍小琳比林清大四岁,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着成熟知性的气质,加入林清公司前,曾经在知名的快消品外企MS公司黄龙省区工作了18年,离职前几年的收入每年有20几万,这在人均工资水平不高的黄龙省首付也算是高薪收入了。离职后也经历过几份短期的工作。

    六年前,林清创立这家公司时,珍小琳是第一个应聘的员工,面对一家新创立的公司,她也是犹豫不决的,难免对公司前景的担忧,也有几份工作可以考虑。

    但是很快,她被林清温文尔雅的谈吐所吸引,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不过,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土生土长的黄龙人,珍小琳是有一些传统思想的,在正式决定之前,珍小琳还是找到了朋友,把最近面试的情况和盘托出,请朋友看看,指点迷津。

    朋友告诉她:“林清这个老板是白手起家,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后面会越来越好,你就跟着他做,没问题的。”因为过去的一些成功案例,珍小琳对朋友深信不疑,决定还是挑战一下新的工作。于是,很快便成为林清公司的001号员工。

    “琳姐、客人们都走了”。“都走了”,琳姐回答道,“同事们也都回去了”。“好的,琳姐,这段时间辛苦了,谢谢你!”,林清直了直身体,真诚地看着珍小琳说到,“对了,琳姐夫最近身体怎么样?”

    珍小琳的老公也是农村出来的,是她大专时的师兄,林清一直亲切地叫他琳姐夫。两人经过通过介绍认识并结婚,不过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婚后两个人到了黄龙省的首府,从地下室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有了自己的房和车,衣食无忧,儿子也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

    琳姐夫年轻时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工作压力大,最后落下了肝硬化的病根,正应了那句话,四十岁前拿命换钱,四十岁后拿钱换命。不得已,只能进行移植手术,珍小琳当时正为几十万的手术费用发愁,恰好MS公司裁员能给一笔不小的补偿费用,于是珍小琳为了救琳姐夫,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工作十八年的公司。

    肝源顺利,手术顺利,琳姐夫的手术很成功,大家一直都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珍小琳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可只有珍小琳知道,这个过程有多难。珍小琳在MS公司工作了十八年,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工作思维,重新工作起来,总是不适应,所以中间的每份工作都不顺利。

    林清毕业后在外企工作过几年,理解珍小琳的不容易,也因为珍小琳对琳姐夫的真情,对珍小琳也是十分敬重。但是林清也知道珍小琳的问题所在。

    刚开始的时候,珍小琳经常有意无意提到MS公司,用林清的话说,是言必称MS,林清觉得珍小琳真诚,只是一时改变不了习惯罢了,于是借着一次机会,林清对珍小琳说:“MS公司成就了你,也间接坑了你”。珍小琳一点就通,明白了林清的苦心,于是,MS在珍小琳的嘴里渐渐少了起来。

    “你琳姐夫挺好的,就是着急挣钱,天天出去开网约车。”珍小琳叹了一声气,回答到。“你看看我这两天收的短信,都是违章,去了罚款和天然气,天天也不剩啥了。”

    看着珍小琳满脸苦笑的样子,林清刚要开口劝,珍小琳马上开口了:“你琳姐夫要强了半辈子,有个事干就好,挣不挣钱的无所谓,我就希望他心情好,身体好就行了”。“领导,你是不是想劝我说这些啊?”珍小琳有点儿调皮的说到,六年的共事,林清和珍小琳早已像一家人一样,无话不谈,也不再那么拘谨。

    “得,真是大助理,老板想说的话都给省了。”林清在珍小琳面前也不再板着脸了,微笑地说到。“那老板看在助理这么勤劳的份上,给放两天假啊?”,珍小琳看林清挺开心的样子,忙打趣到。“行行行,休息几天吧,别把我琳姐累坏了。”林清看了珍小琳一眼,这个姐姐嘴上总是说要休息,但工作起来也真是不要命,看着珍小琳满脸疲惫却强打精神,林清不免有些心疼。

    “休息啥,这几天光顾着剪彩仪式了,部门和工位还没安排完,完事再说吧,销售部的那些人真是不让人省心,总盯着技术部的位置,说风水好,哎……瞧瞧你安排的人,不让人省心”。珍小琳便抱怨着,便走了出去,临关门还不忘嘱咐一句:“快回去吧,你也得好好歇歇了。”

    “好滴!”林清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珍小琳总能带给他暖暖的感觉,可能珍小琳也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吧……

    目送着珍小琳关上门,林清有点儿失落,回去,回哪里去呢?

    林清有过一段婚姻,前妻叫孙瑞芬,比林清大两岁。2006年很偶然的一次聚会,两个人认识了,然后,恋爱七个月就结婚了。跟所有的小两口都一样,刚开始,还是很甜蜜的。

    孙瑞芬来自京都北面的燕北口,也是从农村出来的,那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本来可以考入三本学校,但是因为学费,只能去津门医学院读了个专科的医学检验,毕业到京都石化医院,换了两份工作,跟林清认识时,在京都北郊的医院工作,做主任助理。

    孙瑞芬个子不高,都说她不像北方人,但是很漂亮,大眼睛,两颗小门牙略微外露,笑起来很喜庆。人很能干,由于是单身,在科室里面经常替同事值夜班,在医院上上下下也颇有人缘。

    说起来还有个小插曲,两人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吃完午饭,喝完茶,孙瑞芬要去值夜班。林清刚刚陷入热恋中,于是送孙瑞芬去医院,无非是想多腻一会儿。当时林清有点儿感冒,咳嗽不停,孙瑞芬到了医院就给林清抽血做了化验,只是令林清奇怪的是,足足抽了四管,孙瑞芬告诉林清,检查的细致点儿,林清也就没在意。孙瑞芬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结婚后告诉林清,当时把能检查的项目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林清没啥问题,除了眼睛有点儿“残疾”。林清当时心里暗暗吃惊:“还有这些手段!”,嘴上却只说道:“哈哈,洁身自好,不怕你验”。

    两人婚后虽然有些争吵分歧,但是婚姻里面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总体来说还算幸福,一起努力在京都买了房,买了车,生活也算安定。时间来到2015年,已经离开医院,在国内知名的IVD上市公司YM公司京都研究院工作的孙瑞芬,突然决定去市场部门工作,从此两人聚少离多,也在京都和黄龙省首府之间来回迁移,感情亮起了红灯,两年前,两人决定和平分手。林清留在了黄龙省,而孙瑞芬则留在京都,继续她的事业。

    林清现在这家公司,说起来是跟孙瑞芬有关系的。孙瑞芬进入到YM公司京都研究院后,由于不错的人缘和努力的工作,很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并且每次加薪都有她。

    因为她既有医学基础,也有研发经验,所以被市场部门看重,部门Leader出门将她挖了过去,她欣然接受,但是第二年年底,到了涨薪的时候,却没给她。孙瑞芬要强的性格这时候占据了上风,在跟直属Leader大吵一架后,愤然离职。

    林清这时候正考虑回到黄龙省,于是两个人商量好,林清回老家准备创业,孙瑞芬跟着回去工作。去了黄龙省唯一一家IVD上市公司IR公司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从基层的产品主管,晋升到了产品线总监,成为公司炙手可热的人物。

    橘生淮北则为枳,不适应IR公司管理文化的孙瑞芬,因为一些原因还是离开了,与因为内部斗争失败而离开的崔强团队一起,去了燕云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IVD公司,做崔强的助理,离开了黄龙省,从此,她和林清的婚姻开始了走上了不归路。好景不长,因为崔强认为孙瑞芬是技术出身,没有实务经验,一直让孙瑞芬做案头文字工作,孙瑞芬那要强的性格,再一次爆发了。

    恰在此时,孙瑞芬之前在YM工作时的老领导木一恭,从YM离开后,以花甲之年创立IVD研发企业GW公司,苦于没有亲信人员把控营销团队,于是选中了离开研发后,有过营销经验的孙瑞芬,做营销负责人,负责营销工作。

    而林清在此时,应孙瑞芬的要求,放弃了齐鲁省一家老牌IT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的Offer,从孙瑞芬同事的手里,接手了一家经销公司,从此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林清最开始是不情愿的,但是考虑到孙瑞芬一直以来想做产品的理想,还是放弃了大厂的Offer,留在了黄龙省,照顾孩子和老人,就算是对孙瑞芬的支持吧,毕竟在婚姻中总要有一方牺牲的,而且,林清本来就是与世无争的性格。

    但是,林清毕竟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孩子,明白这个社会的现实,迟迟不松口同意。无奈,木一恭只能放下身段,亲自打电话把林清约到了京都,也亲自为林清讲了产品和前景,林清不是这个专业的,什么都没有听懂,只是觉得时机到了,于是认认真真地与木一恭谈起了条件……

    木一恭已近花甲之年,谈吐间温文尔雅、循循善诱。他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迎合着当年那批大学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远渡重洋,留学美丽国,毕业后加入美丽国的国籍,定居于美丽国,并加入了国际知名的IVD企业EM公司,从事十余年的研发工作并一度成为FCM仪器的硬件研发负责人。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企业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开始大力引进人才并创新。YM公司为了大力提高高端XQ和FCM仪器研发水平,从EM公司整体引进一个团队,而木一恭作为这个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也作为留美博士,自然在引进之列。

    木一恭回国后,不负众望,领导研究团队连克XQ和FCM两个仪器平台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产品化,这两项产品,使得YM公司彻底确立了IVD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一举完成了在美丽国资本市场私有化和国内创业板上市的壮举,市值在医疗器械企业中更是独树一帜,遥遥领先。

    在这个过程中,YM公司的战略发生了暂时性的变化,放弃了研发投入大且市场见效慢的产品,于是木一恭领导的FCM研发团队面临着裁撤和合并,即使这个团队当时已经做出了更加先进的成果。木一恭借此机会,离开了YM公司,并依托主要团队人员创立了GW公司,将在YM公司未完成的产品重新改进,做出了仪器和配套试剂产品。

    木一恭找到林清时,林清并不懂得这些产品都是什么,更不懂得这样的产品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怎样一个艰难过程。只是觉得木一恭已经快退休的年纪,领着一个年轻的团队辛苦创业,产品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都说文人相轻,但是对于木一恭,林清有着天然好感、信任和尊重。既然不懂得产品,也没有必要当着老学长和老大哥的面提出质疑了。于是,两个人达成协议,木一恭同意将产品的乌江、黄龙和奉州三个省的代理交给林清做,而林清同意孙瑞芬加入GW公司。但此事,也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种子……

    看着眼前的办公室,再回想起当年的那场不知是沟通还是谈判的场景,林清的眼眶有些红了,他打开了第二抽屉,从最里面拿出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面是那张只有一个人照片的紫红色证书,端详了许久,久久不能释怀……

    “难受了吧,知道你今天心情挺复杂,走吧,陪你去撸个串”,这时林清耳边响起了珍小琳的声音。“你什么时候进来的,吓我一跳!”,林清边说边慌忙收起了证件,脸上虽然露出了不悦之色,心里还是暖暖的。“行吧,我请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