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第21章 重新返工!

    接下来这段时间,林清的工作真是事无巨细。项目定位的事情、总助的事情、专委会的事情,这些前期工作全都压在了林清的头上,他成了公司最忙碌的人,没有之一。

    不过林清思路清晰,工作效率也极高,总是能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这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林清的茶水总会有人给蓄满,早上房间的空调也会有人提前开好,这在最初,是没人管的。

    林清把这些变化告诉了木总,木总跟林清说,坦然接受,这是你应该享受的待遇,于是林清也就不再多想什么,只是每次遇到同事的关心,会表示感谢。

    不过,林清作为市场化聘任的工作人员,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在待遇上,办公会通过决议可以享受的待遇,不再推辞,在这之外,一律不会碰。

    周末往返于季城和乌拉时,林清有时候也开着自己的车。兰赫跟他熟悉了以后,有时候想用公司的油卡帮他加油,每次林清都会婉拒。

    差旅费这块,林清按照办公会制订的标准,在限额内实报实销。刚开始几次,林玲玲拿着贴好林清的报销单找他签字时,林清总是把实报以外的补助部分删去,林玲玲刚开始是不理解的。林清解释说:“我兼着总助,交通费和餐饮费是实报实销的,再拿额外的补贴有点儿说不过去。”

    木总知道后,在办公会上对林清的做法表示了肯定,班子成员这时纷纷表示,自己出差也按照林清的办法执行,连老板也对此表示赞许。

    后来木总一次提起这件事,对林清说:“你老弟,有远见!”

    因为林清清楚,有些事情,沾染上了,就说不清了。而自己,终究不属于这个群体。

    “林清,项目定位的事情,董事长过问了,需要推进,你最近盯一下这件事。”老板给林清打来了电话,明确指示到。

    “好的,老板。”

    林清给咨询公司打去了电话,询问了进展。咨询公司表示,三天后就可以拿出初稿,电话里也向林清简单说了一下思路和问题所在。

    林清在沟通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咨询公司没去过项目现场。顿时心里有了打算。

    这一次,林清没有向老板汇报全部问题,因为他觉得,这是个麻烦事,先别让老板搅进来,算是留个后手。

    三天后,咨询公司如约把报告发给了林清,林清粗略地看了一遍,心中已然有数。

    老板这几天在岭南出差,于是让林清直接向董事长汇报。林清明白,他和老板的心思又想到一起了。不过这次,林清这个先锋官当定了。

    其实林清心里清楚,这份报告在发给自己之前,已经到了董事长手里,作为董事长来说,他真正关注的点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因为这是他的使命和任务。有了项目,拿到了土地,这是那时最简单也是最快的办法。至于项目是怎么定位,只要咨询公司能自圆其说就好了。

    而对于老板来说,拿到了地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建成基地并且运营起来。如果按照咨询公司的那一套做下去,那后果不可想象。

    当初李国涛选择放弃,恐怕也是看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两方面都要得罪,恐怕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

    而林清是谁?初出茅庐么?战略规划这个层面上,恐怕已经不是了,这是林清的本行专业,京都大学近乎苛刻的训练和丰富的实践,使得林清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游刃有余。

    原理很简单,只要咨询公司不能自圆其说,那么董事长就不可能支持他们。如果董事长敢胡来,大不了自有留爷处呗。

    所以,林清很乐得看到老板出差了。他跟木总简单汇报了一下想法,让木总也找个理由先回了季城。于是,第二天,林清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等候召见。

    “小林,进来。”董事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坐。定位报告看了吧?有什么意见没?”

    “董事长,我认真看了报告,总得来说,立意新颖,高举高打,符合我们企业的定位。”林清知道,这个项目是董事长亲自过问的,必须捧着说。

    “嗯,有没有什么问题,没关系,有问题敞开说。”董事长说话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

    “有点儿小瑕疵,这几个数据,可能需要推敲一下。”

    “嗯,什么数据?”

    “董事长,您看,根据报告中所规划的业务和人员配备测算,在100%入住率的前提下,每张床位的入住老人,每年的各项消费总额要达到35万左右,基地才能实现运营上的盈亏平衡。而床位的设置是1000张。”说到这里,林清就打住了,客观数据汇报完,领导还不明白么?又不是傻子。

    职场上最傻的人,就是在领导面前努力表现自己的聪明,傻一点儿,那叫大智若愚。

    “计算无误?”作为国有企业的掌舵者,对于问题的敏感度是高于常人的:“我看看”。

    董事长快速浏览了一遍林清递过来的测算文件:“嗯,小林,很细心,做得好。”

    然后二话没说,拨通了咨询公司的电话,态度平和,但语气中透露出严厉:“喂,汪总啊,报告我看了,有些问题,最近安排时间过来一趟。”

    “好的,陈董事长,我马上安排时间。”

    离开董事长办公室,林清感觉手心里面有点儿湿润。董事长的表现半真半假,林清能看得出来。有些事情,是棘手,可是有些事情,是烫手。

    不过,林清知道,这关是过去了,而且,以后处理咨询公司的事情,老板这边的主动权更大了。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林清分别跟老板和木总通了个电话,警报解除。

    第二天中午,咨询公司就从京都赶到了乌拉市,这次,汪总带队,副总随行,还带了三个助手。嗯,态度终于端正了。

    公司这边,高层也悉数到场。

    “汪总,这份报告,恐怕要重新返工!”会议开始,董事长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