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第25章 釜底抽薪

    询价会如期举行,七家供应商悉数到场,各自介绍着产品方案和优势。公司这边,三个副总都出席了。

    霍总那边,方案和报价也调整了一些,合理了许多。如此看来,经验还是十分丰富的。这样让林清对于霍总的实际能力,有了判断。

    身处人情社会,霍总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换位思考,如果是林清在他的位置,何尝不会这样做呢?

    只是,林清不会把未来,寄托在这些事情上。

    询价会顺利结束,供应商也都陆续离开。三位副总简单地做了讨论,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倾向于从季城的其中三家供应商中进行选择,并要求李清做进一步的沟通。

    连续几日,相安无事,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第二个星期一,林清开车从季城回来,刚在公司门口停下车,就看施建在等着他。

    “哥们儿,真让你说中了,那块地有问题!是限建地。”

    项目拟选址的这块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位于水电站下游的第一个江湾,紧邻江畔,在许多人看来,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很早就被本地的一些人盯上了。

    但是由于离城市建成区比较远,所以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更多的是以资本的形式在不同的经济实体间“流转”。后来现在的市属国企手里。

    随着乌拉市南部新城规划的逐步落实,对这块地也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完成了通路、通水、通电和通讯的“四通一平。”

    老板开始筹划医养项目时,通过朋友认识了现在的董事长,董事长彼时正好任职这家国企的总经理,于是双方经过充分的沟通,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充分利用这块地及周边的风景资源,建设一个包含1000张床位的养老院以及一家二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相关部门也同意在基地落成后授予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无论从商业还是政绩考量,这个方向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华夏的各项管理体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健全起来的。早在2013年,以水利部门为主,制订并通过了七大江河的流域控制性规划,这块地因为紧邻松江,处于限建地红线范围内。但是因为部门沟通并不是很顺畅,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施建去咨询时,并没有得到这个信息,于是这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

    林清是地理学专业出身,参与过部分地区的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和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对此比较敏感。尤其是分工负责公司发展战略后。

    施建对林清是认可的,所以在林清提醒后,也重视了起来。周末的时间,通过朋友引荐,约到了地方水利部门的人,得知了这个消息。

    对于公司而言,这个消息是晴天霹雳,是釜底抽薪。因为,医养基地,必须有地才能建设。

    二人都有点儿上火,甚至于施建都忍不住抱怨了几句,因为对他而言,这个项目是未来养家糊口的重要来源。现在,很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林清还是比较冷静的,进到办公室,跟施建商量了一下怎么去汇报。因为施建这时候是有顾虑的,毕竟最初论证项目合理性时,地块的手续,是他去做的咨询,这有失职的嫌疑。一旦崩盘,万一需要人负责任怎么办?施建还得在国企圈子里面混呢。

    但是,这个事情也不能无视,毕竟纸里包不住火。越往后暴露,就会越被动。

    二人商量了许久,最后决定由林清利用非工作时间,把事情透露给木总,然后请木总拿主意再说。毕竟在这个时候,木总、施建和林清三人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这涉及到能不能继续工作下去的问题。

    很巧,木总下班前约林清一起吃饭,于是林清借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木总说了一下,也说了施建的顾虑。

    “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一向沉着冷静的木总,听了这件事情,也有点绷不住了。“小林,你说咱们这几个月,忙活什么呢?”

    林清苦笑了一下:“哎,咱们三个也就是郁闷而已,如果董事长和老板知道了,指不定怎么上火啊,不好收场啊。”

    林清的意思很明白,三个人是一个战线上的,怎么汇报,请大哥拿主意,是去是留,也听大哥的。只是这样的话,现时段都明白,就不用明说了。

    “是不好收场。我约下老板,明天叫上施建,咱们三个一起先汇报再说吧。”

    第二天,因为老板在季城有事情,三人特意由林清开车到了季城,因为这件事情,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没用兰赫开车。

    跟预计的差不多,老板听了以后,劈头盖脸地骂了施建一顿,说他不负责任。施建也是没办法,只能听着。

    看老板发泄得差不多了,木总开始替施建说了几句好话:“这事也不能完全怪小施,规划主管部门也不知道。”

    老板转念,也觉得刚才有点儿失态了,于是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这段情绪算是过去了,施建因为确实有失职的地方,一个劲儿地道歉。

    “现在该怎么办?”其实这才是老板失态的源头,可以理解,任谁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方寸大乱。

    “为今之计,只能再找块地了。”木总说道,“谁也没规定医养基地必须建在江湾。”

    “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老板欲言又止,看了看施建。

    林清明白老板的意思,如果国有股东拿不出合适的地块,那这件事合作的条件也就变了,合作方案也需要调整,甚至要不要继续合作,都得重新谈。

    只是施建毕竟是从对方过来的,这事暂时不能明说。

    施建也明白,这时有些坐立不安,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林清看到这里,赶紧岔开话题:“老板,我有个建议,我们要不要考虑先租一个场地,做一家小型的失智或者失能老人的照护基地,承接一下总会的项目。等以后基地落实了,我们把项目再装进去。等于是建设和运营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