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太阳
繁体版

第15章 爱像一团火

    幼儿园一月一热点回答,本月主题是:带孩子去哪儿?

    每次这个标准答案都被来园三年以上的老师夺得,今天却要颁给李仝幸子,大家都刮目相看,觉得她的提法很有亮点,在例会上,她向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心得,她第一次有资格站在园长们的位置向全园的老师讲话,她表现得像是一位真正的园长,她大大方方、语速抑扬顿挫,不时还看一看台下,重点是她还没有照着稿子念詷,字正腔圆地说:“该如何引导孩子拥有富足的人生?一是培养孩子喜欢去书房,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神的导师,可以带领孩子通往理想的远方。孩子若是从小就喜欢在书房自主学习,定能成为博学的人。二是培养孩子喜欢去厨房,厨房是生活最美好的天地,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会欣赏食物的珍贵,体会劳动的力量。小朋友能在厨房亲手做做家务活,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这里可以教会孩子计算卡路里,亲手为自己制作食物,也学会了节制和自律,孩子明白了吃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每一粒米,每一口肉,都凝聚着大自然和人类的辛勤汗水,不可耽误挥霍,为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三是培养孩子喜欢去做家务,做家务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洁癖和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热爱整理家务,也是在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石。四是喜欢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造物主最完美的馈赠,每一株树木,每一朵花卉,都是生命力的体现,当我们把孩子领入大自然,看到群山环绕,溪水潺潺,就相当于为他们播撒了希望的种子,心怀大自然,必有广阔胸襟。所以,家庭最大的福气,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上书房、厨房、做家务、亲近自然这些美好的去处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去追求内心最富足的生活方式吧!”

    通过这次亮相,大家对李仝幸子有了全新的认识。

    池园长对她们仨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的事略知一二,所以在安排老师露面机会的时候掌握好平衡,这次省里组织生育调查,就派郝主任牵头,让她带上白芥子老师去。

    在大街上,郝主任和白芥子带上问卷,分派到几个老师手中,每两人为一组在车站、广场商圈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开展地毯式的调查,郝主任专门寻找一些00后,问他们:“假如没有生育限制,父母长辈也不干涉,你想要几个孩子?“

    21岁的小张如此回答:“我一个也不想要。“

    “我最多只想要一个孩子“。22岁的赵小姐也表示:“婚姻和生育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影响太大了,我更在乎自我价值的实现。“

    22岁的小李直言不讳:“有钱才敢生,没钱连自己都养不起。“

    “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何谈生育?“24岁的小张也表示,纵观当下的教育费用、房价水平等,自己只有足够的财力才会考虑生一个孩子。

    “我未来想要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最好。这样他们可以彼此有个玩伴,我和老公也能男女都有。“23岁的小李更是直言:“虽然抚养孩子会增加很多开销,但有孩子的家庭才更有温馨的感觉。我还是希望将来能有自己的孩子。“

    一些00后倾向于不生育,并非纯粹个人原因,更多出于对教育和抚养环境的忧虑。对于这些00后年轻人的想法,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唉,这些年轻人都是怎么了?我觉得我都快要成老太婆了。”白芥子感慨万千,00后的想法大大地颠覆了她的认知。

    郝主任听后觉得自己完全是剩女她妈妈了。

    东山吊锅餐馆里生意异常火爆,宾客盈门,座无虚席。饭馆老板石纬喜上眉梢,忙前忙后,有顾客向嘀咕他道:“怎么这么重的煤气味?”石纬回答“不可能呀,我到厨房里瞧瞧。”话末尽音,只听“嘭”的一声,剧烈爆炸发生了,火光四溅。石纬本能地一把抱住儿子石决明,将他护在身下。很快父子俩被120紧急送到市人民医院。

    中午,胡荽看到石决明没有上学,觉得在些奇怪,就与家长联系,接电话的是一个护士,电话那头说:“我是医院的护士,你要找的石纬如今已经不省人事,所幸他的孩子无大碍,但是也得住院观察。”胡荽放下电话,望着石决明的座位,心里空空荡荡的,眼前老是浮现出放学后空旷的校园里坐着孤零零的石决明,心里一阵酸楚,似乎关心起石决明的妈妈,听孩子说,他的妈妈去东莞打工去了,已经有两年没有回来,胡荽就可以想像到这位家长既当爹又当妈的也挺不容易,刚好明天是星期天,就决定约瞿麦和麦冬一块上医院看看,可是瞿麦说必须得去参加中学老师资格证考试,毕竟报名了,而麦冬呢她家有两个小孩不说,一个瘫痪在床上的公公老人就让她够呛,在上海打工的丈夫最近又出国去非洲了。胡荽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还是自己去一趟吧。池园长听闻后,立即派李仝幸子一同前往。

    所有的伤者被送到皮肤科,病房显变得拥挤不堪,呼喊声哀嚎声此起彼伏。就在胡荽寻找的时候,只听背后传来石决明的叫喊声:“胡老师,胡老师。”转身寻声望去,石决明站守在一副急救担架边上,眼泪像断线的珍珠,她追了过去,石纬却不能醒来。担架送进去后,她俩跟的进去,见他被安排在四号床位,整个人被纱布包裹着见不到皮肉。李仝幸子对胡荽说,马上联系到孩子的妈妈或者他的家属,这可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孩子得上幼儿园啊。

    正在这时,李仝幸子看到一个失魂落魄的妇女,双手交叉着叠在胸前,手上盖着一件衣服,衣服下面似乎是一双手铐,后面跟着两上穿黑衣的男人,见到石纬后虽然悲痛欲绝,但是却又欲哭无泪,她抱了抱石纬,然后腋下身子用双手摸了摸石决明的头。石决明一脸的木然,不久又被两个黑衣人带走了。原来,她正是石决明的母亲。因过故意伤人被判刑了,这次是从监狱出来看丈夫和孩子的,可惜场面却出乎意料。

    此时在对面病房医生正在抢救的另一个双腿摔断的中年伤者,一旁所有医护人员正拼命抢救,李仝幸子脑海里仿佛显现当年父母在楼房倒塌时的情形。石纬的亲戚和亲属都赶来了人,对胡荽和李仝幸子来看病人和孩子的精神赞叹不已。李仝幸子却始终无法摆脱刚才骨折病人带给她的冲击和负面情绪。

    放学后,石决明嚷嚷着要去爸爸哪里,胡荽总最后一个离开,她牵着石决明慢慢地朝着医院的方向走,越过车水马龙的大街,又穿过冷冷清清的小巷,来医院看望石纬,周末还隔三差五地来医院帮忙做点事。

    时间久了,全幼儿园的老师都知道了,流言菲语多了,有人冷嘲热讽有人唉声叹气,也有人愤愤不平,认为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觉得找一个拖儿带女的男人县妻子还是牢改犯的人太亏了,我们幼师啊,就是贱病!李仝幸子替胡荽打抱不平说:“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胡老师这是关爱孩子,不是爱家长,老师爱孩子无论怎么样爱都不过份,轮不到心术不正的人说三道四。”

    大家哑口无言,暂时消停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