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太阳
繁体版

第31章 自闭症

    今天,李仝幸子好不容易答应与姜竹沥家长坐坐,说好不容易是因为家长三番五次地邀请李仝幸子外出吃饭,都被她拒绝了,同时自从那天去幼儿园咨询后,吴萸加了李仝幸子的微信,告诉她自己和丈夫长年在外出差,孩子出生后就一直由奶奶和外婆带着,最近才从国外回来,听了老人们介绍孩子的情况后,很是着急,丈夫姜黄主动要求回家陪同孩子,这让吴萸惊喜万分,所以自己才痛下决心请了一个月的假在家里陪陪姜竹沥。

    想到这里李仝幸子觉得还有些不妥,严格意义上他俩还不是家长,因为小太阳幼儿园还没有同意他小孩入园,自己如果这么冒失地去参加宴请,有失师德,犹豫再三,她还是同意不吃饭,就在附近的咖啡店里坐坐,聊聊孩子的自闭症。自己在大学毕业那年才拿到心理咨询师症,毕业后在一家蒙特梭利儿童康复中心实习过半年,那是美国在大陆开设的早教特色连锁店之一,专门针对0到6岁孩子出现自闭症、语言障碍、行动迟缓、言行不调等问题的康复,用其中一个中文名字叫积雪草的美国幼师的话说,“蒙特梭利早教是孔子开的。”当时李仝幸子一脸的朦胧:这蒙特梭利中心执照上写着是美国的第1011家连锁机构,怎么是孔子开的呢?积雪草微笑着说:“你们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办学不就是强调因材施教么?我们开的早教中心也是针对不同儿童的心身健康、智力发育等特点来培养的。”李仝幸子的心中豁然开朗,从那一刻起她才真正领悟到幼师职业的真缔,她纳闷呢,自己从小就读孔子孟子,大学学的就是因材施教,咋到关键时刻就忘记了呢?想到这里,她觉得自己决定喝这咖啡是值得的,最起码我这个小幼师还蛮吃香的,有人问津了,她有些春风得意,在去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琢磨着家长如何提问自己如何应答,万一自己答不上来的也得答应下来后回来上网查一查,或者请教同事,甚至有必要咨询大学时代的教授,反正要让家长满意让家长觉得那次咖啡喝得值得。

    果然,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这个年代啊,家长简直比老师还牛,满嘴谈的都是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培养习惯,滔滔不绝的话语让李仝幸子几乎一度插不上嘴,姜竹沥的母亲吴萸和丈夫姜黄都在华为海外部工作,经常出国,一个常驻西欧代表处,一个往来东南亚,吴萸的英语和法语说得溜溜转,姜黄对东南亚更是如数家珍。说到自闭症,两人的声音嘎然而止,举起双眼四目望着李仝幸子,仿佛救星降临,李仝幸子来之前就做和了功课,此刻胸有成竹,她慢慢道来:你的孩子是疫情时生的,疫情三年有许多宝宝呆在家里,特别是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多有此倾向,不会说话,只会简单的发音,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类的,叫他也不会理你,不爱与我们亲近,喜欢独处,不跟别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拿个瓶盖可以玩上大半天,脾气不好,一旦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大喊大叫的,生气就用手打头。

    吴萸急切地回答:“对对,就是这个症状,BJ、上海的儿童医院都去过了,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药物、营养剂等各种方法都试过了,效果都不理想。”

    姜黄接着说:“唉哟,钱不是问题,你很难想象我们夫妻一年能挣多少钱,可是现在钱又解决什么问题呢?所以,我辞掉了海外调薪,回家带孩子,让他妈妈挣钱。”

    吴萸盯了丈夫一眼,那意思很明显地提醒他不要说无关紧要的题外话,他赶紧低下头。

    李仝幸子继续说:“自闭症的诱因非常复杂,例如:遗传、新陈代谢疾病、孕期理化因子刺激、感染与免疫因素等,中医认为本证为先天禀赋不足、脑髓失养,其表相如痰浊内生、神明蒙蔽,肝失疏利、脑络瘀阻等。既然你都排除了上述因素,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姜竹沥是后天原因产生的症状,所以父母在治疗孩子自闭症的时候要针对性的治疗,选对方法,才能有效果。”

    家长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小县城没有合适的康复中心,所以才找到你们小太阳幼儿园。希望你能劝一劝园长收下我的孩子。”

    李仝幸子觉得自己不能私下答应收下孩子,得请示池园长才能答复家长,但不忍心让家长三番五次地跑来跑去的,就果断地拍着胸脯说:“我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治疗干预,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方案。”

    “费用呢?”吴萸直奔主题,因为自己知道,假期已经快要结束了,如果不将孩子的事情搞定,走得也不安心,所以很想快刀斩乱麻,早点定下来。

    李仝幸子说:“这个,我园还没有制订收费标准,不过,请你放心,既然我答应下来,一是会让池园长收下孩子,即使她不答应,我也不会放弃姜竹沥这孩子的。”

    听君一席话,解开千愁百虑,家长感恩戴德,吴萸拉着她的手几乎哭出声了:“老师,你真是姜竹沥的再生妈妈呀!”此话既出,不觉不妥,转眼深情地对着丈夫说:“有这好的老师,何愁照顾不了姜竹沥,还是你留下来照顾他,等他上小学后,我来照顾。”

    李仝幸子回到幼儿园,心中满是期待与担忧。她早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宏伟目标,就是要帮助更多的孩子,无论他们是天赋异禀还是需要额外关爱。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值得被发掘和呵护。然而,当她告诉池园长她打算收留一个自闭症孩子并开设康复课时,却遭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反对。池园长的态度坚决而坚定,他认为这个决定会给幼儿园带来不小的麻烦。第二天,郝主任转达了池园长的立场:幼儿园是为健康的孩子开设的,不适宜吸纳不健康的孩子,以免影响正常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一番话让李仝幸子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李仝幸子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她曾经信心满满地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幸福。但是现在,她面对池园长的反对和担忧,心中的疑虑渐渐升起。她开始反复思考自己的选择,试图理清头绪。她明白池园长的忧虑,毕竟幼儿园的最大责任是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但是,她内心深处却无法否认对自闭症孩子的怜悯和责任感。这种纠结的情绪让她感到无比沉重,仿佛肩上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李仝幸子深信,康复课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她的理念里,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和机会,不应因为个别特殊情况而被排除在外。康复课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巧。她坚信,只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融入集体,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康复课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爱心传递。然而,从池园长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儿园带来许多困扰和挑战,他难以接受这样的改变。

    李仝幸子意识到,她必须面对自己内心的纠结,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她开始思考如何平衡幼儿园的利益和自己的理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她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和影响。在经过反复权衡和决断之后,李仝幸子决定坚持自己的初衷。她相信,只要心怀善意和信念,无论面对多大的阻力和困难,都能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她决定将康复课顽固地办成,并且尽全力去说服池园长和家长们。她希望能够打破常规,为那些特殊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环境。

    纠结的心情在李仝幸子的内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既是一种困扰,也是一种成长。面对挑战和困难,她选择勇敢地面对,不惧怕失败和挫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纠结的时刻,重要的是如何选择和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这次经历,李仝幸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她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只要心存善意和勇气,就能创造奇迹。纠结虽然令人困扰,但也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坚定和方向。愿每一个纠结的心灵,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李仝幸子彻夜难眠,她琢磨着如何向家长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