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繁体版

第55章 嬴政小朋友

    不出嬴政所料,就算自己把身份明白地袒露而出李安也不会相信。

    “你若是能到大秦,想尚公主又有何妨?”

    明知李安这话就是调侃与玩笑,嬴政仍然认真回答道。

    若是能用一个女儿将一个后世人栓在大秦,那嬴政做梦都会乐起来。

    可惜的是就算他再想,让李安一个两千年后的人来到大秦也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别哥们,我可不炼铜,咱别拿你女儿开玩笑。如果你有的话。”

    李安连忙制止,而后问道:“兄弟你这是在玩语c还是干嘛??不得不说,你前面还真把我唬住了,让我以为你是哪个村子里蹲在家里啃老的油腻中年男。”

    “就是你编的借口漏洞太大,我刚好在西安,很容易就能查证你说的是真是假,要是你随便说个其他边疆的小城或者偏僻的山区,我还真不一定能发现你在骗人。”

    他说道:“咱交个底儿,你到底是哪儿人,今年多大岁数了?”

    大秦始皇帝:“朕所说绝无半句虚言!”

    “行了,别朕啊朕的了,咱好好说话。骗哥们可以,哥们笑笑也就过去了,别真入戏太深把自己当秦始皇了哈,你这样上街会被当神经病抓起来的。”

    “可是朕真的……”

    “那行,你说你是始皇帝,好,你怎么证明?”

    李安质问道。

    嬴政愣住,我怎么证明我是我?

    这是个充满哲学的问题,嬴政想了半天,惊愕的发现他似乎真没有什么可以在李安面前自证身份的方式。

    历史?自己对现在发生的事很熟,但顶多证明自己精通历史,说明不了自己是个古人。

    而且后世人站在更高的角度编纂的史书肯定要比自己所知记录的全面。

    李安说道:“你觉得秦朝的时候有网吗?兄弟你穿越小说看多了吧……哪家服务商这么nb能把网线拉到两千年前去啊?”

    “而且,实在不行的话咱俩咱们加个威信打个视频互证一下不就得了呗?”

    “166xxxxxxx9,这是我威信号。你可以试试看两千年前你的微信好友里能不能搜到我的名字。”李安调侃地说道。

    嬴政连手机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威信这些东西。

    他一时间无言以对,半响才说道:“朕…我没有威信……”

    能上网又怎么可能没有威信?

    李安现在才不信嬴政的鬼话。

    不过见嬴政已经重新转变了称呼,李安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嬴政被戳穿谎言后的态度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冲浪这么多年,他见过太多在网上因为吹牛皮被戳破然后破防的小丑,嬴政一直都没吐露过一句脏话,这才是李安愿意和他继续聊天的原因,他觉得这老哥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算了,你不想承认我也没辙,我刚下班回家,先去洗澡了,一会儿还有工作没有完成。”

    见李安就要退走,嬴政急了,连忙发言挽留:“稍等!是不是只要我承认自己不是秦始皇,你就会和我继续聊天?”

    “额……”李安脸色古怪,对面这话的味道怎么那么怪?

    莫名有种黏人的儿子不舍得放走爸爸的既视感。

    “不是,我是要去洗……”

    “好吧,我骗了你,我不是秦始皇其实我是……”

    嬴政说到这突然卡壳,下一刻想起前面李安的话,顺势接上道:“其实我是山里人,我们这儿很偏僻,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就在这上面撒了谎。”

    “怪不得。”

    李安恍然大悟,确实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出生自卑,所以会故意遮掩这一点。

    “那你的年纪呢?应该没有四十吧?”不等嬴政做出回答李安就自己判断道:“我猜你顶多也就十多二十岁的样子?”

    嬴政没有反驳,现在最主要的是暂且顺从李安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多少岁那自己就多少岁吧。

    “你说得对。”

    “你这话说的让我感觉你在嘲讽我似的……”

    “我没有这意思,你说的对,我今年只有十…三岁。”

    嬴政本想说十八,但转念一想不如把年龄说得小点,将来提问的时候能找的借口更方便一些。

    “啊?你只有这么小啊?!”

    这点李安着实没有想到,本以为是个大叔,结果聊了半天对面竟然是个未成年?

    这次他倒是没有怀疑了,网上夸大自己岁数的有,把自己冒充成小学生初中生的还真的少见。

    而且逻辑上也说的,只有这么小的孩子撒的谎才这么粗糙,而且连借口都不会编,戳破了就再也圆不起来了。

    李安对此很理解,他从前偷父母手机上网的时候也经常把自己说成是成年人,在网络上口若悬河。

    直到几年后翻阅那时的言论才会感觉到自己当时的傻叉行为有多么可笑。

    他从对面那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李安乐了起来,也不急着去洗澡了,坐回沙发上:“原来是个小弟弟,你今年上几年级了?你手机是谁的?怎么每天都能玩到这么晚?不用上学吗?”

    “额…我……”

    李安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不等嬴政现编,他自己就脑补了起来。

    山里人教育资源不足,现在应该还在读小学:手机应该是父母的二手老年机,所以很多功能都没有;山里孩子野起来没人管,睡得晚也正常;至于上学……

    他想起之前嬴政问的问题说不知道小学与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什么,他判断出嬴政所在的村子里在教育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甚至可能真如嬴政所说,他们连小学都没有!

    “真可怜……”

    李安叹了口气,国家一直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这项艰苦卓绝的战役,到了今天,因为暗地里无数无名英雄的努力,这其中的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在四年前国家就已经彻底消灭了八百余个贫困县,让华夏大地全面步入了小康。

    但这里的标准衡量的只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并不特指某些家庭。

    哪怕有国家的努力,在少数地区的人们生活水平依然只刚好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水平线。

    上下线差距很大很大,这也是国家下一步要做的缓解“相对贫困”的差距……

    在他看来,嬴政“小朋友”的村子显然就属于国家需要继续扶持的对象。

    “看来是我误解他了,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与众不同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安有些自责地说道。他总算知道与嬴政聊天时那种奇怪感是从哪儿来的了。

    简而言之就是后者没怎么接受过教育,窝在山里对现代社会接触的不多,所以对一切都感到既不懂又好奇的状态。

    言谈方面怪异一些是合乎情理的。

    李安在疯狂脑补,嬴政也在疯狂编故事,他俩想的不谋而合,嬴政也正准备给自己编造一个“偏远山村里走出的孩子”这么一个人设。

    他一边思考,一边通过自己对后世有限的了解开始了人设塑造。

    “我们村子在大山里,具体在哪儿我也不清楚,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出过山,只知道有一条路能通往山外……”

    李安暗暗点头,果然如他所料。

    “我没有骗你,我们村就叫做秦家村,我的名字也真的叫嬴正,这名字是家君所取。”

    家君?这是哪个地方方言的叫法?倒是颇有古意。

    “我们村里网络不好,我用的是手机上网,但我的手机看不了其他的网站,只能在这个网站聊天。”

    什么破手机还有这种限制?砖头吗?

    “我们村子太穷了,没有小学,曾经有一个支教的老师,但他刚来不久就离开了,后续新的支教老师也没有到来。”

    吃不了苦就别去支教啊!这老师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还有…………”

    嬴政一点点为自己补充人设,经过与李安的交流,他至少不再对两千年后的世界彻底一无所知,这次的故事编的像模像样的,李安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还是那句话,嬴政这些古人只是见识不足,而不是傻,能青史留名之辈哪一个不是人精?

    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下,像李安这样刚出社会,还带着一丝天真的愚蠢的大学牲就是他们玩弄的对象。

    许久之后,李安深切地为对面那个孩子感到惋惜。

    多么上进的一个孩子呀,只是因为出生在山里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只能在网上寻求知识。

    在嬴政自己的描述中,他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对历史,尤其是秦汉时期的历史却十分感兴趣。

    “我的名字和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一样,刚来的支教老师曾经因为这个教导过我一些秦朝的历史,我知道咸阳也是他教给我的,但他只讲到秦朝刚建国不久,更后面的历史他还没来得及教就离开了————我想知道更多关于秦朝与他后面的朝代汉朝的知识,还有关于现代科学的知识,你能教教我吗?”

    而李安回忆起两人刚开始聊天时,对面那个“孩子”连经纬度和时差都弄不清楚却操着一副像是在电视里学来的装模作样的古意腔调向他请教一些历史问题。

    还问过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可见是真心喜爱这方面的历史。

    他对嬴政的好感大增,加上生起的恻隐之心。

    要说其他方面自己或许不怎么擅长,但关于历史,尤其是秦汉史那恰好是自己的领域,在闲时,挪出些时间用来稍微教导一下嬴政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这样或许能为这“孩子”补足点基础,等日后日子好起来了这“孩子”重新入学时不至于被拉开太大差距。

    这也算是李安尽力能做到的了,若是嬴政真的就在西安或者咸阳,他还能线下帮着跑一跑,就跟之前他跟嬴政交流时那样,但如果嬴政在外地其他市省的话,李安也无能为力了。

    “当然可以,我大学本科学的就是历史,我跟你说过我现在还在秦始皇陵博物馆工作,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嬴政狂喜,没想到还抓着个专业对口的,之前李安可没说过自己大学学的什么。

    “小弟弟你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问,我先去冲一把,等回来之后再回答你的问题。”

    李安瞅了瞅手机,就聊了这么一会儿时间又接近凌晨一点了,好在他明天可以休息一天,今晚上晚睡会儿也没什么。

    他离开去洗澡,嬴政在寻思自己该问些什么。

    大秦现在正在变法革新,新法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需要向李安请教一下当下推行的新法是否适合大秦吗?

    不妥!

    他自己先给否定了这个问题,一是不知道怎么问,二是政令已经推行下去,朝令不可夕改,怎么也得见见成效再说,若是李安觉得新法不怎么样,可能会影响到自己,从而变得瞻前顾后。

    那是问问关于继承人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哪怕收到了后世许多建议,嬴政仍然拿不定主意。

    他原本心中议定的继承人就俩个,一个扶苏一个胡亥,扶苏就不说,一直那副性子,不可王天下。

    胡亥更是重量级,瞎祸祸一通搞的大秦二世而亡,这个儿子在嬴政心中已经被冷处理掉了。

    其他儿子里也没几个难当大任的,连扶苏都不如。

    总不可能真的立子婴为太子吧?那是动摇帝国根基的事,别说他,朝中大臣也没人会同意的……

    难道真的得等第三代成长起来再做决定吗?

    嬴政目光带着忧虑望向远方,他今年已经四十一岁,如今有了预防,自然不可能再如历史上一样早崩,等下一代成长起来的时间还是有的。

    但后世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他不可长久空着太子之位,谁知道会引出什么乱子来。

    想来想去想的心烦,他干脆不去管这事儿,顺其自然吧。

    剩下还有什么紧要的事吗?

    嬴政突然想起刘季那张痞气十足的身影。

    不如问问建立了汉朝的刘邦到底是谁,还有屠了咸阳的项羽,秦末后的一个个诸侯们的身份……

    既然最后都造反了,终究是群不稳定因素,这些人不一定要全杀了,嬴政只想将他们掌控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