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去支教,你却打造农业帝国
繁体版

第四章 小笋子随缘寄出去十份

    利用小笋子卖钱这事儿,高大自然是很不看好的。但高大没多说什么,不能打击文老师的一片热心肠。

    他觉得文老师是个对乡土没什么见识的都市人,事实上那些城里人对山村的事儿又知多少?

    慢慢文老师自然而然就懂了。

    “文老师,今天中午还是上我家吃饭,十二点钟准时开餐。晚上到高歌家吃,六点开餐……明天早餐的话……你好好休息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高大说完起身要走。

    他名义上是村长,本质上还是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刨食吃。

    正值春耕的当口上,他的事情多着呢。

    文浩云道,“大叔你忙你的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对了,我得出村一趟,中午饭我在外面自个解决。”

    闻言高大猛地停下脚步,警觉地看着他,“文老师你要出村?你是要买什么吗?我叫人帮你去买就是了。”

    瞅着高大这防备的眼神,文浩云顿时哭笑不得:

    村长同志这是担心他像之前的那些支教老师那样跑路呢。

    “除了买东西,还有点别的事。”文浩云笑了笑,“放心大叔,我不会跑的。即使要跑,我也会提前和你打声招呼。”

    “小人之心”被戳穿,高大老脸一红,尴尬地挠了挠头,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的……村里到镇上那么远,我这不是怕你累着了嘛。”

    村长你这脸皮不怎么厚啊,这就红了。

    是个实在人。

    文浩云笑道,“别担心,我没那么娇气。”

    待高大走后,文浩云吃光了铁钵子中的鸡蛋包子。

    吃撑了,打了个饱嗝,手机开机。

    有几条提示未接来电的信息,以及微讯的未接语音视频,对方都是吴倩。

    还有一条微讯语音信息,也是吴倩:联系你一个晚上了,一直关机!死浩子你他哥的是不是死了?没死给哥们回个视频!

    想到中性人这会肯定还赖在被窝中,文浩云回复信息:有事?

    揣上手机,又去屋后收割似的轻轻松松扯了十几斤小笋,用袋子装好,提着它就离开了学校。

    学校距村口不远,很快文浩云就出了村,往青山镇走去。

    今天不用上课,高大昨儿说两千来公里的舟车劳顿,让文浩云好好休息一天养精蓄锐。

    文浩云没有拒绝,毕竟他来向云村,支教只是目的之一。

    徒步走在路上。

    俗话说好手难提四两,何况文浩云还提着十几斤东西,又要步行六七公里。

    文浩云无奈地摇头:不通路是真不方便,要致富,还是得先修路啊!等搞到第一桶金了,和高大高歌他们好好合计合计。

    文浩云找了根籐条,把小笋分一半出来捆好。

    捡了根树枝,变提为挑,这才轻松不少。

    抵达镇上,文浩云直接来到顺风的快递点。

    十几斤小笋子分成十份,寄了出去。

    至于那十个收货地址,是文浩云在网上搜的。

    其中五个是知名饭店,五个是知名的连琐生鲜超市。

    它们的地址……江东省省会东星市这边寄了两份。

    其它八份,大华各地都有,无一例外都是大城市。

    文浩云本打算亲自带着小笋子去跑业务,但是……

    首先他真没时间,向云村的那几个娃子“嗷嗷待哺”呢。

    然后出去跑开销大,他已经在网银上查过,果不其然所有银行卡全被冻结,现在他就微讯钱包里有千来块钱,穷得一比。

    与其去跑,不如直接寄出去。

    一切随缘呗。

    要是那十家都没福气拥有这个缘份,换收货方,再寄。

    总会找到有缘人的嘛。

    话说谁要是牵系上了他这个挂比寄出的缘份,那谁的这一辈子……

    ……

    向云村是地处大山中的一个大平原。

    村里的田以平原田为主,只有少量的梯田。

    偌大的田垄足有上千亩的面积,不过大部份的田没人耕种,处于荒废的状态。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村里人口流失太过严重,二种田的付出与回报太过于不成正比。

    种过田的人就知道,种田的成本即使撇开人工成本,还有谷种、化肥、农药、犁田的费用等等,这些可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成本真心不小!

    而一瓶500毫升的水的价格几乎都要两块,可一斤稻谷呢?

    但对向云村的留守村民来说,稻谷再贱价,他们也会种好自家的几亩责任田。

    毕竟他们没什么其它收入来源,一家的口粮就指望那几亩田了,况且喂养的牲畜也要吃糠吃碎米。

    总之是不可能花钱去买米的!

    此刻,高大和他婆娘王桂花在田间忙活。

    村民们种的都是两季稻,马上就要犁田弄秧苗了。

    犁田之前需将田埂夯实防漏,这样才能进行蓄水。

    附近还有数丘田中有村民在劳作,孩子们亦参与其中。

    大伙儿边忙活,边唠着嗑,而唠的主要话题,无疑是文浩云。

    “老大,你们昨晚上和文老师吃饭喝酒,感觉文老师人怎么样?能不能长久地留在咱们这里?”

    开口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汉子,叫高爱国,他的孙女乳名叫二丫,村小学一年级唯一的学生,所以他对文浩云比其他村民要更关注更上心。

    “咱们村啊,来过不少的老师,好多都是城里来的。”

    高大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有些乏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捡过身旁的旱烟袋子,熟练地卷着烟,“那些城里老师,都挺娇气的。半途跑掉的老师,绝大部份就是他们……文老师呢,看上去也很娇气,但接触下来,发现他并不像是那种娇气的人……主要我感觉文老师这人比较有责任心,还是个热心肠……我觉得呢,他应该不会随随便便跑路吧。”

    高爱国听到村长的判断,就咧着两排大黄牙笑了,“那就好,真希望文老师能在咱们村多待几年,这样咱们村小就不会动不动就停课了!”

    高大沾巴些口水在白纸上,将旱烟拢好,打火机啪嗒点着,“娃儿们的学习是重要,可咱们不能想着文老师在咱们村多待几年……真要是待几年,那文老师的前程不全耽误在咱们这了?咱们呐,不能这么自私。”

    高爱国挠着头,有些烦躁地道,“哎,又怕娃儿们误了学习,又怕误了文老师的前程,左右为难啊。”

    高大用力吸了口旱烟,吐出一口长长的烟雾,苦笑道,“有什么办法?咱们村太偏僻,又穷,连条路都不通。很多东西,注定了的啊。”

    “唉。”听到村长这番话,大伙儿皆是叹息。

    叹息家乡的偏僻贫穷落后,叹息他们自个的命运,叹息他们的子孙的命运——从一呱呱坠地,就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

    “唉……”高大亦一声喟然长叹。

    然而他更多的是为向云村的命运而叹——目前村里的人所留已然不多,而且人还在不断地往外跑;

    等他们这批不想跑的、跑不动的、没能力跑的老家伙全归了土……真到那一天,向云村也就名存实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