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开始成仙
繁体版

第五章:陈道勤

    高星带着梁薪逛了一圈,最后来到一处庭院,几个同样灰衣的人正端坐在蒲团上,看样子似乎是在修行。

    这些人年龄各异,有的看起来不过十几岁,有的看上去起码四十岁有余了。此时他们不分年龄,不论身份,都坐在蒲团上闭眼修行。

    “这些人不用劳作吗?”梁薪小声问道,以免扰人清静。

    “当然要,”高星也小声回答,“咱们下院的事,其实没什么人管,只要不出乱子就行,所以书院里的事全凭咱们自己拿主意。院里的师兄弟们早就商量好了,大家轮流做那些杂务,七天一换,这样可以匀出更多时间来修行,或许会有所助益。”

    两人低声交谈间,庭院里其中一个人注意到了他们,便站起身来朝他们过来。

    “高师弟,有什么事吗?”

    此人中等身材,约莫三十岁左右,眉目硬朗,五官有些锋芒,但看上去却并不让人感到难以接近,反而有些莫名的亲和感,一眼望去就让人生出可靠和安心的感觉。

    “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陈师兄,”高星介绍道,“陈师兄,这是梁薪,新来的,以后就与你同住了。”

    “陈师兄。”梁薪恭敬地拱手。

    “我叫陈道勤,师弟不介意的话,叫我陈大哥也行。咱们这下院,没那么多规矩!”陈道勤同样拱手,一点前辈的架子都没有,倒像是个爽朗的好大哥。

    “师兄,那他就交给你了,我忙我的去了。”

    高星辞别两人,陈道勤也不修行了,与梁薪一同回到卧房。

    “哈哈哈,宋师弟走后我一个人住确实有些不习惯,这下好了,晚上修行,也能有个人唠嗑了!”陈道勤拍着梁薪的肩膀哈哈大笑,与刘福晟那颓丧的样子截然不同,两人好像不是一个书院的一样。

    在陈道勤的感染之下,梁薪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他这个人就是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影响,毕竟他真正的人生只有十八年,而且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这十八年不说一帆风顺,但也没什么坎坷,既没什么波澜起伏,也没什么刻骨铭心。

    现在的他,不是眼神清澈得像大学生,而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对了,”陈道勤热情地道,“还没人给你讲解这功法的内容吧?”

    梁薪一愣,原来这东西还要人讲解的吗!

    不知是他的前世知识给了他异于常人的理解能力,还是符文秘眼帮他解析了书中的内容,梁薪拿到《真元归心诀》之后一路看下来,倒也没什么看不懂的。除了几处没见过的名词不太理解之外,剩下的内容一口气读下来就跟喝水似的。

    陈道勤看着梁薪有点懵逼的神情,误认为这是他对功法要领不熟悉,于是便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玩意儿咱平常也捞不着看,猛然一翻看不懂也很正常。我当年也是苦心钻研,四处求索,才慢慢弄懂了其中奥秘。”

    哦?莫非这其中有什么玄机,我一个异界之人未能参破?

    梁薪当下一惊,这可不是小事!

    那些武侠小说里可是写了不少武林高手错练武功导致走火入魔的故事,轻则身体残废,断送修为,重则内功紊乱,暴毙而亡!

    想来这修仙功法更加玄妙非常,那练错的代价自然只高不低!

    还好自己还只算是入门,没有深入修行,否则要是还没到山门就因为擅自修行惹出出了什么问题,那这个下场多少有点幽默了。

    如此想来,师道传承也算是极其珍贵的资源了。

    毕竟功法秘籍只是几页文字,即使拿到手里也不是随便翻翻就能修行的。

    凡人自然不必说,上面的词句只怕看都看不懂,更别提仿照修行了;即使是修行之人,拿到别家门派的功法,恐怕也不敢轻易尝试,各家的功法有各家的玄妙,外人不懂其中门路,一意孤行,只怕没什么好下场。

    而师道传承、授业解惑所带来的助益则远非一本死气沉沉的经书能比得上的。

    想到这里,梁薪不禁一阵感动。

    初次见面,陈道勤就主动给自己送上这份大礼,看来高星师兄对他的评价一点也没有夸张!

    要是放在前世,这积攒十年的经验怎么也得开个补习班,一人三万学费来听。但在这里,陈道勤却愿意分文不取为他讲解,甚至是主动提出的。

    虽然名义上是师兄弟,但其实谁心里都清楚,书院内弟子的关系其实更像是竞争者。只不过下院的弟子天赋都不高,大家一样没本事,谁也进不去上院,也就没什么竞争的压力,关系自然不会太僵。

    但要谈什么同门情谊,手足之情,那就是梁薪这个刚上大学的白纸都知道这是扯淡。

    可陈道勤的古道热肠却没有让梁薪感到任何不适或虚伪,他的热情、他的善意、他的爽朗,一切都像阳光一样自然,让人打心底里感到温暖。

    “这修行可不是小事,”陈道勤自然不会知道梁薪内心这么多戏,他拿出自己的《真元归心诀》就开始给梁薪讲解,“修错了路子,轻则经脉郁结,自毁前程,重则五脏受损,小命不保!所以修行修不对路子,倒还不如回家种两亩地!”

    梁薪看陈道勤手里的那本,制式封面都和自己的一模一样,看来果然是院内人手一本。只不过他那本看起来饱经沧桑,光是看外表,梁薪都能想象出陈道勤这几年来在这薄薄一本小书上花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你看这第一页,开宗明义,讲了这真元为何物,心性又为何如此重要……”

    陈道勤与梁薪同席而坐,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逐字逐句地为梁薪讲解。讲到重要处,还会把手指落在梁薪的那本书上,给他指出重要之处。

    不得不说,陈道勤这几年书院确实没有白待,虽然他讲的东西和梁薪理解的内容大致是差不多的,但其中很多梁薪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都一一提点到了。

    梁薪看着陈道勤那烂熟于心、口若悬河的样子,心底忽然涌起一种介于敬佩和悲悯的情绪。

    这书太薄,几乎随手就能翻完;这书又太厚,承载了太多人最美好的青春。

    梁薪突然想,陈师兄这个名字取得真好!

    陈道勤,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