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开始成仙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方进义

    进了山庄,走了一段路,梁薪和庄主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一座阁楼前。

    这阁楼一共三层,位处山庄的中心,修建得很是气派,比其他的房屋都要高大许多,一看就是山庄的主楼。

    此时正是用晚饭的时间,这庄主一听来了贵客,赶忙吩咐下去备上一桌上好的酒席,然后才去迎接梁薪。山庄里的下人都在此服侍已久了,都是熟练的老手,这一来一回的时间,足够他们把酒席准备妥当了。

    庄主笑呵呵地把梁薪请进阁楼,迎面一张红木大桌,上面摆好了丰盛的酒席,那琳琅满目的菜品着实让梁薪有点咽口水。

    进了阁楼,庄主坐了主位,梁薪坐在右手边第一位。

    东齐国以右为尊,右边第一席乃是宾师之位。

    其他位置很快也坐了几个中年男人,应该是庄主的家眷,唯有梁薪边上的一个位置空着没人。

    梁薪虽然已经饿了,但庄主没有动筷,他作为客人也不好意思先来上两口,否则整得他好像没吃过饭似的,有失体面。

    “老身姓方,是一介行商之人。”那庄主自我介绍了一下,“不知上仙有何尊号?”

    我有个锤子尊号。

    梁薪礼貌地笑道:“在下一介散修,没什么道号,我叫梁薪,庄主若是不嫌弃,叫我梁老弟便好。”

    “上仙真是谦逊啊,哈哈哈……”虽然话是这么说,但那庄主的眼中明显略过一丝失望。

    虽然那眼神转瞬即逝,但梁薪还是察觉到了。现在的他不同以往,已经学会了和人交流时察言观色。

    在这几个月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的人不论高低贵贱,身份如何,都不会把自己的心思摆在台面上,强者懂得用欺骗去谋取利益,弱者也知道用隐藏来保护自己。所以,任何事情想要了解真相,都要学会察言观色,通过自己细微的观察来判断别人的话是真是假,从而发现真相。

    这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情,让梁薪有些不自在。

    刚刚经历了连云书院的事情,他现在对谁都不会轻易信任,也明白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的分量。

    方庄主又寒暄了几句,却迟迟不动筷子,梁薪正有些奇怪,这时进来了一位公子。

    他剑眉星目,身材壮硕,一身干练的武师装扮,腰间那块佩玉和方庄主的那块很是相似。那公子脸上透着一股锐气,浑身英气勃发,一进来眼睛便急切地四处寻找,一看到梁薪,顿时目光炯炯。

    “这是老身的儿子,叫做进义。犬子性格顽劣,还请上仙多多包涵。”方庄主嘴上这么说,眼里却满是笑意,一看就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

    “上仙!”那后生兴冲冲的,来到梁薪身前便拜,“请上仙收我为徒!”

    “你这小子,不得无礼!”没等梁薪说话,方庄主先厉声道,“快快入座,不要冲撞了上仙!”

    听了这话,方进义连忙起身,坐在了梁薪旁边的位置上。

    原来如此。

    这一下,梁薪就全明白了,这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晚餐啊!

    方进义入了座,庄主才开始动了第一筷,众人也纷纷拿起筷子。

    这一桌子菜属实丰盛,八样果蔬,六种糕点,鸡鸭鹅、牛羊猪,还有好几条肥美的鲜鱼。真是山珍海味,水陆俱全!

    梁薪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他一天没吃东西,还受了伤,现在正是急需补充营养的时候。一番风卷残云下来,梁薪感觉自己好像满血复活了一样。

    “上仙来得突然,饭菜准备得不妥当,还请上仙别嫌弃。”方庄主赔笑道。

    这话并不全是客气,也有几分属实。这桌菜虽然丰盛,但都是常规的菜肴,一些稀有的珍馐美味的确是没来得及准备。

    “庄主客气了,”梁薪已经很满意了,“在下贸然叨扰,这些就足够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梁薪也吃的差不多了。

    方庄主看梁薪停了筷子,瞅准时机道:“恕老身愚钝,不知上仙这手臂是怎么回事?”

    梁薪看了看自己的手臂,上面烧毁的痕迹还很明显,两截衣袖也在那一击之中被焚毁。

    “我之前修行出了岔子,受了点小伤。修行之人,受点伤也是常有的,不妨事。”梁薪随口扯谎道。

    “我看这伤势不轻,”方庄主道,“若是上仙没有要事,不妨在我庄里修养几天。”

    “那就叨扰了。”梁薪没有拒绝。

    方庄主见梁薪如此爽快地答应下来,也十分欣喜。

    从庄主的儿子到来的那一刻,梁薪就明白了方庄主的目的,但他对此也并不反感,也就趁势答应下来,在这里养养伤也不错。

    自此,梁薪便在山庄住了下来。

    他请方庄主帮他拿一些治烧伤的药,另外还要了一身衣服。虽然徐开云给他的这身长袍不是俗物,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梁薪还是不想再穿了。

    一来,他不想再和连云书院有什么牵扯,这身衣服自然也不想再穿在身上;二来,这衣服的袖子已经被焚毁,而且它不是普通织物,不好修补,索性就不穿了;三来,穿着这身衣服,太过招摇,未必是什么好事。

    白天,他自己修行养伤,闲暇之余,便一面继续研习《天变五形》,一面开始研究起徐开云给他的《正天罡气》。

    而到了晚上,方庄主必会请他共进晚餐,席间少不了他的儿子。

    一来二去之间,梁薪和他们父子也熟络了一些。

    某天晚宴席间,方庄主看时机差不多了,借着酒意说道:“贤弟,我老方这辈子行商从没出过大错,但却是个教子无方的人。你看我这小儿,整日不思进取,就知道舞刀弄枪!唉,贤弟,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终于说出口了。

    梁薪不禁发笑,心想这庄主不愧是行商多年,果然圆滑。想让自己收他儿子为徒,却不主动开口,而是客客气气地招待他好几天,把关系拉近了,才看似无意地提出这个话题。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他正有此意。

    梁薪为人处世,主打一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虽然方庄主可能一开始就是冲着这个来的,目的也许并不单纯,但一码归一码,他的确是对梁薪有招待之恩。既然有恩,梁薪就要回报。

    “舞刀弄枪也没什么不好,”梁薪顺着方庄主的意思很自然地往下说,“像我们修行之人,舞刀弄枪倒是常事了。”

    听得此言,方庄主不禁喜上眉梢,而一旁的方进义,更是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