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开始成仙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新任知县

    梁薪走出茶馆,悄悄跟在那老人身后,一路随行。

    没过多久,老人与两个朋友分开,各自回家。梁薪跟着老人又走了几条街,转了几个路口,最后来到一处宅子。

    那宅子看着面积不小,但院墙却有些破旧,让整个宅子有些破落的感觉。看来这老人的确是有一些家资,不过现在可能有些落魄了。

    看老人进了宅子,梁薪也轻轻一跃,翻了进去。

    “谁!”

    见一个陌生人翻墙而入,老人不禁浑身一震。刚才的事着实惊险,他还没回过神来。虽然他有股子傲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儿。

    “老先生,”梁薪行了一礼,说道,“我是方才茶馆里说话的人。”

    “你?”老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似乎是认出了他,但还是有些戒备,“你翻入我家里做什么?莫非你也是官府的人?”

    “我是外地来的,怎么会是官府的人?”梁薪解释道,“只是方才我在茶馆里问话,只有老先生肯回答我,因此才跟着老先生,想要问个明白。”

    “既然如此,先进屋吧!”听得此言,再结合之前的情形,老人看他确实不像是官府的人,便将他请进了屋子。

    两人分主次坐下,老人家里的仆人奉了茶。

    先饮了一口茶定了定神,老人才说道:“老身姓李,单名一个仁字,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我姓梁,单名一个薪柴的薪。”

    老人点点头,说道:“梁公子是外来之人,让你见笑了。这如今的西平县,的确是乌烟瘴气,梁公子若是没有要事,还是尽早离开吧!”

    “这是为何?”梁薪问道,“莫不是和刚才所说的新任知县有关?”

    老人四下看了看,虽然心有余悸,但还是解释道:“正是如此。五年前,这西平县还不是这番样子。自从那新来的知县上任之后,这西平县的天,就越来越黑!”

    看起来老人对这件事不满已久,趁着这个机会,一股脑儿地把西平县这几年的情况跟梁薪说了一遍。

    在五年前,西平县还只是一个寻常的县城,和谷阳城差别不大。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地方。而一个姓张的知县上任以后,一切都变了样。

    这个新来的知县一上任,就加重赋税,严刑苛政。百姓们要交的税银不但数额上涨,而且名目增多,什么名头的税都有。

    接着,他又勾结城中富商,大肆修建青楼、赌坊。原先整个城里只有几家隐蔽的青楼、赌坊,现在不但数量激增,而且还光明正大地开到了最繁华的地段。除此之外,城中还突然冒出来好多商行,以高额利息借钱给城中百姓,而这些欠款,似乎永远都还不完。

    没过多久,城中许多百姓就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卖儿卖女。一些略有家资的中上层市民,也都被数不清的赌坊和青楼吞掉了家资。

    不仅如此,这新任的知县还联合城里几个富商,几乎垄断了西平县的各行各业。一些中小型的商户被挤压得无处生存,很快纷纷破产。

    为了堵上百姓的嘴,他还实行恐怖统治,凡是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示不满,就会被“请”去知县府。而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回来。

    总之,这个新的知县就像吸血虫一样附在西平县里,短短五年时间,就把这里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他简直比天灾还要厉害,比猛虎还要凶恶!

    城里的百姓背地里都说,整个西平县一半的钱财都堆在知县府中了,而另一半钱财,正在送往知县府的路上。

    李仁原先经营着一家商行,虽然生意不是很大,但也有不错的收入。自从那个新任的知县来了以后,赋税不断加重,他的商行又受到针对,这生意就越来越难做,到后面更是被逼得不得不关门。还好他经营多年,存下来不少银子,倒也能顾得上这一大家子。

    但就在前不久,他的儿子被人诱进赌坊,仅仅一个晚上就输了不少钱。李仁不得不用半数家资换来儿子的性命,本就失去了收入的李家,如今的日子过得更是越来越窘迫了。

    听完这些,李仁对知县的愤恨,梁薪也就完全能理解了。

    听完这些,梁薪不禁感叹,这个新任的知县实在狠毒无比!整个西平县,除了最顶级的几个富商和他同流合污,剩下的百姓几乎都要被他敲骨吸髓、喝血吃肉!

    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想到这里,梁薪忽然有不好的预感。

    黄泥村也在西平县的管辖范围之内,城里的人都被如此剥削,那村里的百姓生活一定更艰苦。

    他的心一下子吊了起来,要是陈大哥的母亲有什么不测,他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这个知县碎尸万段!

    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梁薪不敢再耽误时间,便立即起身告辞。

    “梁公子,如今的西平县不是个好地方,你还是快快离开为好。”梁薪走到门边,李仁忽然开口劝道。

    听了这句话,梁薪却顿住了。

    过了片刻,梁薪回头朝李仁郑重地说道:“老先生,我一定还此地一个太平!”

    说完,他便出去了。

    李仁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只当是那年轻人一时的不平之语。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以后,这年轻人真的会兑现他的诺言。

    离开李仁的宅子,梁薪也没心思买什么东西了,问了黄泥村的位置,便火速出城去了。

    出了城,梁薪立即踏空而行,犹如一只低飞的燕子迅速朝黄泥村的方向而去。

    因为心里有些着急,梁薪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便到了黄泥村。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看上去大约有二三百户人家。村口有一个陈旧高大的木牌,上面写着“黄泥村”三个斑驳的大字。乡村不比城里,没有石砖铺成的道路,地面全是黄土。要是一下雨,肯定满地泥泞,怪不得叫做黄泥村。

    梁薪走进村里,到第一户人家,便问陈大哥的住处。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那户人家竟然说没听过“陈道勤”这个名字!

    梁薪不禁有些奇怪,连续问了几家,他们都说村里没有这个人。

    这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