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风云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礼物

    挂号,就是编外挂靠。

    文化馆不给编制,也没有固定工资。

    等有活动,需要人手时,邀请过来演出。

    李宝平是有正经工作,固定单位的,这事儿对他来说没有多大意思。

    不过一想到唐斌,他还是点了头。

    “哎呀,那敢情好,谢谢朱馆长!”

    朱副馆长脸上的笑容更盛:“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如果以后有多余的编制,安排安排也不是不可能。”

    李宝平一扯唐斌:“斌子,还不赶紧谢谢朱馆长?”

    唐斌瞬间露出笑容:“谢谢朱馆长,您多指点。”

    “好好好好!”

    朱副馆长哈哈大笑,转身就走了。

    唐有礼揉了揉儿子的脑袋,也带着人走了。

    不过,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

    手里还捧着一大堆招待观众的零食,有苹果,有桔子,还有糖果,用报纸包着。

    唐斌一看这个就咽口水,抓起一个苹果,用衣服随便擦了擦就吃。

    然后他又看到他老爸,递给李宝平十块钱。

    李宝平不满道:“你这是干什么?咱俩这关系,还用得着这样?”

    唐有礼笑道:“师哥,这不是我的钱,是馆里给你们这次的演出费,会过账登记的。”

    “噢,这样啊,这行。”

    李宝平醒过攒来,乐呵呵的揣进兜里。

    等唐有礼走了,他却看到唐斌的小眼神不断瞟过来。

    “干嘛?有屁就放。”

    唐斌嘿嘿笑道:“师父,演出还有钱拿呀?”

    “那当然了,总不能白干活儿吧?”

    “噢,那还不老少啊,一张大团结哦。”

    “这也不是固定的,得看每次活动的经费足不足。”

    唐斌才不是想听这个呢,又凑过去:“师父,您说我刚才表演的怎么样?就那现挂,那包袱,那贯口,能不能入您的眼?”

    “嗯,还行吧,有点进步。”

    “肯定有进行啊,我在台上可是真卖了力气。您都不知道,我当时想那现挂的台词啊,想得脑瓜子嗡嗡的。还有那贯口,好家伙,嗓子都干冒烟了……”

    李宝平哪不知道这家伙想拉什么屎?

    也被他叨叨叨的,烦的不行。

    然后从兜里摸出一毛钱递过去:“给,下次继续努力。”

    唐斌一瞧,直接瘪嘴:“师父啊,您这比黄世仁还黑呐,我那在台上可是……”

    “你要不要?不要我可揣回兜里啊。”

    唐斌立马闭嘴,爪子跟闪电似的一伸一缩。

    他的身家顿时就翻了一倍,从一毛变成了两毛。

    李宝平哑然失笑:“你说你也是,小小年纪怎么净想着钱呢?掉钱眼了?”

    “嘿嘿嘿,我不想着买吃的嘛。”

    李宝平点点头,又道:“这钱呢,我也不要,过几天我送你件礼物。”

    “礼物?”唐斌愣了一下,“什么礼物啊?”

    “甭问了,保准你喜欢。赶紧薰活儿去吧。”

    “哦。”

    唐斌压也心思,又往下场口去。

    转眼,爷俩又成了木头桩子,一直到演出全部结束。

    别说,今天这趟还真是来值了。

    一是,熟悉了台前幕后的运转。

    这方面很重要。

    尤其对于他这么小的年纪更是。

    因为只有熟悉才不会怯场,就好比在自己家里,换谁都不会紧张。

    二是,对其他艺术形式,有了一定了解。

    相声就是杂货铺,哪行哪业都能学习,都能融合到自己的活里。

    唐斌今天真算是很长了见识。

    三就是对相声表演的理解,直线上升。

    他自己上台表演的经历,可太难得了。

    处女首秀,还是这么大的舞台,又是临时上台,还有先怯场,再克服……

    这样的经历,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最后还有两段相声的讲解。

    第一段学流程,第二段学技巧。

    尤其第二段,他爸唐有礼的压轴表演。

    功底扎实,经验老道,又规规矩矩,拿捏的全是细节。

    这跟唐斌自己一上台就放飞自我,完全不是一种风格路数。

    再经过李宝平详详细细那么一讲解,他对其中门道又豁然开朗。

    换一句话说。

    其实直到今天,唐斌才算真的入门了。

    夕阳西下,红霞漫天。

    收获颇丰的爷俩,悠悠的骑行回家。

    等到次日,唐斌再次来到李宝平家。

    谁料,王美凤却告诉他,老头一早就出门了。

    唐斌纳闷的挠挠头,自顾自的做功课。

    做完功课,又到胡同里去玩。

    两毛钱的巨款,让他再次成了胡同里最靓的仔。

    被小伙伴“斌哥斌哥”的这么一叫,直接买了三包酸梅粉。

    他自己干舔一包,另外两包泡了一大盆水。

    一人喝一口,唉,人人有份。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李宝平终于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后座上还夹着一个袋子。

    唐斌立马凑过去:“师父,您买的这是什么呀?”

    “布料。”

    “啊,您要做新衣裳吗,还没到过年呢?”

    “是给你做大褂用的,不是说送你件礼物吗?”

    “嘶……”

    唐斌倒吸一口冷气,人都惊喜傻了。

    “师父,您还会做大褂?”

    “多新鲜呐。”

    “哎呀,您可太厉害了。”

    “艺多不压身,你且学着吧,以后等你长大了,也得会自己做大褂。”

    “我学,我学,这可太好了。”

    唐斌激动的直搓手,然后也不回家吃饭,就粘在李宝平屁股后面。

    李宝平带着他回家,吃完午饭,就在堂屋摆开架势。

    先是把唐斌上上下的尺寸量完,接着就开始裁剪。

    “大褂是我们相声艺人的脸面,一件好的大褂可以给演员增加演出效果,这就是好马配好鞍。”

    “所以一名好的相声演员,不仅要会说相声,还应该学会叠大褂,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功。”

    “叠大褂的讲究,我之前已经教过你,你得记牢,别忘记喽。”

    “叠大大褂有讲究,做大褂就更有学问了。”

    “要说现在做大褂的铺子在津城,眼下咱没这个机会去,就我来给你裁一件。”

    “现在我跟你讲讲,这做大褂的讲究。咱们的大褂要求没有肩缝,所以必须用一块整布进行裁剪。”

    “同时要求领子、袖口等处要合身,口袋不仅要暗口,还得斜切,所以剪裁起来很难。”

    “其中最难,最精细的环节,又莫过于盘‘疙瘩袢’,基本的粗坯完成后,还要用镊子一点一点地微调,既要盘实,又要圆润,每个袢鼻一定要对称才好看……”

    李宝平一边教徒弟,双手却丝毫不慢。

    剪子、尺子、粉笔、针线……来回切换,嘁哩喀喳。

    这灵巧又熟练的动作,把唐斌人都看傻了。

    当然,做大褂的速度很慢。

    毕竟,大褂可是全程手工的,一针一线都得仔细归置。

    尤其按李宝平这认真的态度,绝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差错。

    等到第四天,这件青色的小号大褂,才终于全部完成。

    唐斌穿在身上,往镜子前一站,眼神瞬间拉丝。

    “我的妈呀,这也太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