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期中考试
时间匆匆过去,很快就来到了期中考试的日子。
学校根据高二年级的成绩分出考场,杨鑫的考号就是他在年级的排名。
一千多名考生中,他排649。
这个区间的学生,等到了高考,就得去读专科,撑死也就三本。
前世的时候,杨鑫发力也是在高三。
“杨鑫,你在几号考场?”王良栋问。
“十六号。”杨鑫道。
祝子皋就不用问了,他那成绩基本跟各班的体育生们,以及文理科艺术生混在一起。
在高中时期,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绝大多数是看不起体育生和艺术生的。
可事实上,一些学生本身如果成绩就比较差的话,学一下体育和艺术,对于高考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其实是有帮助的。
当然,体育和艺术,一样不容易。
第一场考语文。
第一部分考的是基础知识。
全是选择题,而且题目出的都不难。
要么是分析一组词的读音是否全部相同,要么就是找出错别字等等。
很多时候,老师也会给学生挖坑。
就比如断档,很多人会念三声,其实正确读音是四声,还有大雨滂沱,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念二声,其实正确读音是一声。
怎么说呢,就感觉正确读音非常的别扭,有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选择题写完之后,就轮到填空题了。
好巧不巧,阅读题第一部分的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题考的正好就是《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
果然,语文考试的诗文默写部分,它总是会给你挑一些生僻的地方。
这两个空分别是“朝菌不知晦朔”和“蟪蛄不知春秋”,不仅难背,字还难写。
仅第一题,就能看出出试卷的老师“用心险恶”。
之后的诗文默写部分,就是《蜀道难》、《登高》、《师说》中的句子了。
这些对杨鑫来说,都是送分题,不过他也非常谨慎。
默写最怕的就是写对了句子,却写错了字。
一句话哪怕错一个字,那这一小题可就一分都没了。
当所有题型做完,最后的重头戏便是作文。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给了一段关于李大钊先生发表在《青春》上的一篇节选,然后以“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青春啊。
还真是有够巧的。
让少年人写青春,多少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可对于杨鑫而言,心中如有万言,却不知怎么下笔。
倒不是他的青春有多沉重,而是实在没什么好写的。
他的青春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不干坏事,学习一般也没人喜欢,就连用来装逼的故事都没有。
除了写些空话套话,似乎这六十分都不知道该怎么拿。
诶?
恍惚间,杨鑫好像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个节目,那个主持人似乎就青春这一话题,说过一段词。
“青春是一段特别的年华,古往今来,有太多年轻的身影给出了答案。”
“少年张仲景,看到瘟疫横行,写下了‘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求解苍生之苦;年轻的孙思邈感叹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求索千古名方,写就《大医精诚》;二十三岁的李时珍,弃文从医,随父问药,他说‘身如逆流船,生死不怕难’……”
“更有今日之青年,以白衣为甲,出征武汉,响亮地喊出他们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这段文字,杨鑫印象特别深刻。
那段艰苦岁月,杨鑫也参加了战斗,他与同事并肩作战,经历了太多太多事,感触良多。
以至于当听到这些话语时,他总是黯然神伤,但其中内容,他却总喜欢拿出来反复阅读。
不得不承认,央视主持人的文学功底确实了得。
他能给你少年人的朝气,也能给你上价值,却并不会让你反感。
这段以青春为题的主持词,正好可以让杨鑫拿来当作文,不过里面有些内容还是需要做些删减的。
再过一个半月就到2011年,距离汶川地震,也才刚刚过去三年。
那时的青年,何尝不是以绿衣为甲,出征汶川,响亮地喊出他们的誓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脑子里有了内容,下笔的速度也快了些。
没多久,一篇八百多字的作文就跃然纸上。
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后,下午的数学考试就让杨鑫有些抓耳挠腮了。
他深刻体会到了数学这东西,不会就是真的不会,连蒙都没法蒙。
关键考完之后,王良栋这货还来跟杨鑫对答案。
每对一题,杨鑫就感觉自己要遭。
为了不让这货影响自己的心态,杨鑫索性不跟他掰扯了。
第二天的文综,英语,难度就小了很多。
特别是英语,杨鑫看到试卷,简直就像是在看小学生题目。
太简单了。
这就能看出学中医必须要学英语的重要性了。
重生之后根本不怕自己的英语不及格。
英语考完,期中考试也就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大家就能够稍稍喘口气。
不过十二月月底还有一场考试。
高中嘛,就是这样,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还有,聊不完的八卦。
“你在听什么?”
“徐良的《客官不可以》。”
“有许嵩的素颜好听吗?”
“差不多吧,徐良那个调调很洗脑,许嵩的词感觉更有味道。”
……
“我去上厕所,帮我收个菜,别被人给偷了。”
“手机借我登个QQ可以吧。”
“可以,就三分钟。”
“靠,真特么小气。”
……
“心梦网吧涨价了,两块钱一个小时了都。”
“多少!?两块!!他怎么不去抢!?”
“他就是在抢啊,不过麻纺厂那边有个星空网吧很便宜,一块钱一个小时,但是机子很烂。”
“能打CF不?”
“可以。”
“放假去那。”
……
高中生活不好,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家和学校。
或许正是这种固定的路线,让大家习惯了下一个夏天,我们还会坐在这间教室。
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喜欢的人在眼前。
最害怕的班主任在走廊……
当众人看到邵妈手上抱着一大摞卷子时,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
此刻,有人欢喜有人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