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崛起之剑起微末
繁体版

第三章 洗米山杨氏

    六岁入学堂至今已满三年,杨士昆对于来往的道路已然十分熟悉,马车经过小半天山路,远方遥遥看见眼前一座大山,面露喜色,他终于到家了。

    眼前大山似一宝座一般,坐北向南,隐隐看出后有靠背,前有坐面,两侧还有微隆山岗如扶手,下方山体缓缓延伸至洗米河中,如同底座,如此山形一看就知是风水极佳之地。

    在那半山腰处宝座坐面上,背靠大山正中有一片楼阁,这就是杨氏家族聚居之地,四周皆是三丈高的石墙围绕,只留南面正中一道大门供族人出入,围墙里面多是高不过两层的石头泥土混建的房舍,左右各整齐排列一片,这些皆是居住着杨氏族人,正中靠前为一大片青石铺就的宽阔坝子,用处颇多,平日晾晒衣物,收粮时则晾晒粮食。

    坝子向里就是这里的唯一一座大宅,杨氏主宅,也是杨士昆的家,房子四周皆是用粗壮山石为基后再砌的土墙,可以看出房子也为二层结构,但约有六七丈的高度,比之寻常房子高出一倍有余。

    上盖乡里常见灰黑瓦片,屋檐四角各有几只犬状雕像,或匍匐警惕或张嘴长哮等种种模样,四面墙上只有高处有方正小孔作为观察或箭口之用,充满防备之意。

    正南方向有大门作为主宅出入通道,两侧各有一米大小的石鼓立在两侧,外大门为一铜制双开大门,门上铜钉颇多,厚重又坚固,内两米通道后还有两扇木制厚重的内大门,门上划痕无数,看上去颇有些陈旧古朴之感。

    从空中看去,四四方方一座大宅,背靠大山,面向洗米河,沉稳中透出几分气势。如飞在空中不论从哪个方向而来,都会有被房顶几犬注视的错觉,隐隐有几分奇妙。

    从山脚顺着青石板路一路蜿蜒向上,道路两旁皆是大片的农田,不见一颗高大坚固树木。

    从山脚一直到山腰,一级一级的梯田,每次杨士昆经过这些梯田都会特别留意。如今初春之际,地里忙着收获着土薯,看着农人不停挖出拳头大小的土薯,他知道,这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季,心情便更好了几分。

    此间田地一年两熟,一为苗麦,一为土薯,两者皆可为主食。只是土薯用处更多,也适合饲畜,转粮为肉,为族人们提供难得的肉食。

    远远的,就见地里农户和他打着招呼,他一一笑着回应,呼喊着唠几句家常,看似三言两语,大家皆习以为常,但他是杨家当代嫡长子,可不是一般子弟,父亲从小教导,这些寻常寒暄都不可少。

    更远的田地间,正有农妇正隔着几块梯田和其他妇人遥唱着歌谣。

    这里的山歌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歌词,你来我回,歌声悠扬,却是述说一些寻常的故事。

    男人们多埋头忙着农活,偶尔抬头擦汗,听着故事,兴起了也起身接上两句。

    也有一二急迫之人,眼看故事将粘上自身转为事故,急迫的歌声使得田地间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乡里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总有特殊的偏爱,杨士昆也一样,这一片都是他们杨氏的族产,地里都是依靠他们家存活的农户。

    洗米山杨家传承悠久,据传是因躲避仇敌追杀,杨家先人带着全家老小几十口人,来这西南边陲之地,扎根下来繁衍至今,从此杨家慢慢发展至今,维持着不大不小的家产,几千亩土地,些许产业也有些固定收入,在这个穷乡僻壤之地也算大户人家。

    家中父辈,一共五人,姑母两人皆已出嫁,叔叔两人也已分家出去,只是共同经营家中产业,其余本家直脉支脉俱按祖辈定下的规矩行事,家族也算和睦。

    杨士昆还有一弟一妹是一胎同生的双胞胎弟妹,如今也才刚满一岁。

    阳光正好,昏暗的杨家祠堂,大门紧闭,门外走道也空无一人,看样子是特意为之。

    阳光透过门上窗户照进来,也仅能驱散门前五尺处的黑暗。只见两人背对大门,面向供桌上那一排排灵位跪在蒲团上,皆面容严肃,只是杨士昆老爹杨守业脸上的激动之色,此刻却怎么也隐藏不住,持檀香的手居然在微微颤抖。

    一旁的杨士昆见状也是不解,从小到现在,从未见他如此激动不止,但在父亲从小严厉管教下,他也不会多说一句,跟随父亲三叩首后插香入香炉,檀香味慢慢飘满祠堂,仿佛也能驱散黑暗一般,让杨守业也渐渐冷静下来。

    杨士昆正要起身,却听父亲的一声轻喝:“磕头”!

    闻言,杨士昆转头看向父亲,只见父亲一脸严肃,率先磕头下去,只听“砰”的轻响,杨士昆只觉的父亲这次是认真的,虽说不是第一次见父亲给老祖宗们磕头,但这次明显有些不一样。

    赶紧也是一个头叩下去,同样也是轻轻“砰”了一声,斜眼不见父亲起身,也不敢起,过了好一会儿,听见父亲王守业平静又沉稳的说道:

    “杨家历代先祖在上,不肖子孙杨守业今和长子杨士昆特来敬拜”。

    “得祖先保佑,我杨氏家族自迁居来此洗米山至今已有八百载,家中历代长辈前赴后继,外御蛮族,内结乡里,家族团结一心,辛勤数十代方有今日之幸事,以告先祖”。

    “杨氏嫡长子士昆年九岁,今被学堂监卿留仙宗仙长检测出有修仙资质,五色雾气俱全,得祖先保佑,也是我杨氏先辈八百载积德行善之报,方有今日之幸……”。

    “不肖子孙杨守业今按族训,传我上古杨氏传承典集《杨氏族记》于杨氏士昆,望先祖佑他日后能修有所成,已全我洗米山杨氏八百载守望,乃至能复一二我上古杨氏昔日之辉煌……能造福于人族,造福于天下苍生,斩妖除魔虽九死亦不惜身”。

    “只是如今我洗米山杨氏族人几百年来无一人可修行,断了修行传承,至今连查验有无修行资质之法也已失传。

    万幸今杨氏嫡长子士昆有修行资质,但修行乃是逆天而行,如无良师引导,修行路途万分凶险。

    然一啄一饮自有定数,因果循环天意如此,杨氏子弟士昆按理法应先入留仙宗,修成仙法,报得仙门恩情,再回报家族,为家族培养修士,让我杨氏重回修真世家之门,已全诸位先辈八百载守望。

    不孝子孙杨守业、携不肖子孙杨士昆再敬拜”。

    杨士昆跟着杨守业拜了几个大礼后,只见杨守业起身从案桌后面墙壁上取下一块方砖,随即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小孔,再伸手进去拿出一个黝黑皮囊,拍了拍灰尘,从皮囊中取出一叠书卷,看上去也似某种兽皮制成,陈旧古朴,上有《杨氏族记》四个古篆大字。

    “老大,”杨守业双眼注视着眼前九岁的儿子郑重道:

    “父亲,有事请讲”,杨士昆入读官学三年,又是大户人家子弟,比一般孩童早熟,自然懂得父亲杨守业有事交待,故也郑重回复。

    “你是我杨家嫡长子,今又检测出有修行资质,有些事来看今天是要提前告诉你了。

    你要切记,今日之事,非家主嫡脉不可传,另祖上传下玄功妙法,你要起誓,分毫不得外泄,否则必引来灭族之祸”。杨守业说的很慢,一字一句认真说道。

    “是,父亲所讲,孩儿自当遵从”。

    见杨士昆郑重起誓不外泄分毫功法之事后,杨守业跪坐在蒲团上,开口讲道:

    “我杨氏祖上传承久远,族中记载万万年前也是修仙大族。鼎盛时也是纵横天地,盖压无数世界的恐怖存在,族中大能横渡虚空,来往于无数大世界也不过尔尔,家族经过无数岁月累积越发强盛,在无数星空万族中亦可称雄”。

    杨守业讲的很慢很费力,脸上却满是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