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败光渣男家产后另谋高嫁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佟家的聘礼

    佟昭儿有点不乐意:“此事应当是你们男方找了媒人主动上门,而不是让我父母一趟趟往阜城跑吧?”

    “我这只是为了周全你们两人的名声,想着一切从简,就不铺张大办了。

    日后回京,就说你们早就在阜城成亲了。免得太过招摇,传得沸沸扬扬的,被人戳脊梁骨。”

    佟昭儿一听就不干了:“女人一辈子就嫁这一次人,哪能敷衍了事?否则跟纳妾有何两样?我乃是将门千金,当初良姜是怎么进门的,只能更好,不能差分毫。”

    方老太太话里有话道:“当初良姜成亲,因为乘煦要进京,也是一切从简的。而且,人家也没要什么聘礼,反而陪送了那么多抬嫁妆与银子。”

    佟昭儿又不傻,岂能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

    绵里藏针道:“就是因为良姜家里赔钱嫁女儿,所以过门之后才被婆家轻贱。轻易得来的东西总是不被珍惜。这是前车之鉴,我不能不吸取教训。”

    她寸步不让,噎得方老太太直翻白眼。

    女儿尚且如此难缠,佟夫人那里更不用说了。

    一个填房而已,孩子都生了,还拿自己当黄花闺女呢。等你嫁进门来,我再给你好生立规矩。

    两日后,方老夫人与方乘煦收拾得焕然一新,带上各色茶礼,去了一趟将军府。

    天色未亮就启程出门,直到繁星满天才回来。

    方乘煦垂头丧气,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方老太太则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回府就回到自己院子躺下了,长吁短叹的,就连晚饭都没吃。

    于妈揣了一捧干果出去,一会儿回来,一脸的兴奋。关上门就神秘兮兮地问良姜:“你可知道,佟家狮子大开口,要了多少聘礼?”

    良姜已经洗漱完毕,正靠在榻上翻账簿。

    听到于妈的话,头也不抬,漫不经心地道:“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于妈拔下头上簪子,帮她将烛心挑起,又倒了一盏茶递过来,方才竖起一根手指头,痛快地道:

    “佟家直接给了方老夫人一张聘礼清单,聘金八千两,绸缎二百匹,金饰银器四箱,翡翠如意两柄,这还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糕饼三牲,茶叶帖盒!”

    于妈说得夸张,良姜微眯着眸子,也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多吗?”

    “不多,在上京哪个富贵人家娶妻也不比这少,更遑论是将军府。”于妈咽下唾沫:“可足够方家喝一壶的。”

    良姜笑笑:“人家方家自己乐意。更何况,到时候将军府的陪嫁一定也是不少的。”

    “话是这么说的,老夫人自己也知道,空手套白狼是不成了,正愁得唉声叹气呢。”

    良姜合拢了账簿:“那她应该很快就来找我了。”

    果真如良姜所料,第二天一早,刚用过早膳,方老太太就登门了。

    她昨夜一夜翻来覆去地没睡好,精神有些恹恹的。

    良姜对她挺客气,将她请进屋里:“方老夫人的面色瞧着不太好,可是哪里不舒服?”

    方老太太对于佟昭儿聘礼一事绝口不提,不想被她笑话,只是捂着心口道:“昨日跑了一趟上京,来回颠簸,回来就累得心口疼。”

    “我母亲给您配的药可吃了?”

    “吃了,这次怎么就不怎么见效呢?上次我跟你说的那种药你可帮我问了?”

    良姜点头:“昨日我出门跑了一天,总算是有点眉目了。只是,听说也只有十粒而已,价格高的令人咋舌,我一口就拒绝了。”

    方老夫人一听,顿时就来了精神:“再贵总要有个价儿吧?”

    良姜冲着她晃了晃巴掌:“说出来能吓您一跳,五百两银子一粒呢!他怎么不去抢钱呢?我当时从他手里买的时候,也只八十两银子一粒。”

    方老太太的确吓了一跳:“这么贵?金子做的吗?”

    “那人说这药出自于名家之手,又是失传秘方,现在有价无市,只怕世间也仅存这几粒了。

    就这价格他还舍不得全都出手,要留一半关键时候敲人竹杠呢。

    我算了算,五颗药丸的话就是两千五百两,依照方府现如今的境况,也是吃不起的,就一口回绝了。”

    方老太太心里合计,一粒药丸五百,那京城神医以千两回收,自己一转手就净赚一半。若是十粒药丸全部买下,净赚五千两,佟昭儿的聘礼基本就有着落了。

    她装作一脸为难,犹豫片刻,对良姜道:“谁让我指望着这药救命呢!也只能听凭人家拿捏,你帮我再问问,若是我要两粒的话,还能不能便宜一点?”

    良姜一愣:“一千两啊?人家要现银的。”

    “实在不行,我就再卖几亩地。”方老太太咬牙跺脚,完全一副豁出去的样子。

    良姜点头:“看在老夫人你以前对我还算亲厚的份上,我就再跑一趟,你在府上等我消息吧。”

    方老太太笑得十分慈蔼:“老夫人长老夫人短的,我听着格外心酸,还是喜欢你叫我母亲。”

    良姜低垂了头冷笑:“我如今已经不是方乘煦的妻子了,再这样叫不合适。”

    方老太太猛然间,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个新的想法冒出头来,在心里酝酿。

    她笑眯眯地拍着良姜的手:“我总觉得,咱娘俩的缘分还没有尽呢。不说了,你先忙去,我等你消息。”

    良姜应着,吩咐于妈:“备车,我要出去一趟。”

    主仆二人简单收拾收拾,便出了方府。

    却没有注意到,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跟在马车后面,如影随形。

    仁和堂。

    钱掌柜客客气气地送走了良姜,美滋滋地摸摸胡子,转身正要回去,被人叫住了。

    “掌柜留步。”

    钱掌柜扭脸,见一位面皮儿白净的老太太在下人搀扶之下,从一旁马车上下来,径直冲着仁和堂走过来。

    掌柜瞧着老太太眼生,楞了一下:“这位老夫人是要抓药吗?”

    老太太点头:“想跟掌柜寻一味药,不知道仁和堂可有?”

    掌柜得意道:“老夫人您是来对了地方,整个阜城,从南到北,就我们仁和堂药材最全。”

    老太太“呵呵”一笑:“我说的这味药丸,漫说阜城了,只怕上京都不好找,叫救心丸。”

    掌柜一怔,上下打量老太太:“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这里有救心丸?”

    老太太得意道:“阜城方家。”

    掌柜恍然大悟:“原来是方老夫人,巧了,您儿媳妇刚走,她已经给您定了两粒儿,让我千万给您留着。”

    方老太太点头:“我听说这药可不便宜,这孩子真舍得给我花银子啊。”

    “可不是!”掌柜附和:“四百两银子一粒呢。”

    方老太太鼻端轻哼,就知道,这女人嘴甜心毒,不会放过这次剥皮的机会,一粒药还赚自己一百两差价,多亏自己留了一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