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听雨听世界
繁体版

拨开灵上的附着物

    #为什么我总感觉到有一个平行世界,而且那里还有一个我呢?

    #我也有这种感觉,好像我还不止一个。师兄,你有这种感觉吗?

    #我?我觉得我的灵弥散在这个世界上。

    #还是你最牛。

    #我并不是什么牛,咱们说的是一个事实。到达了某一个层次,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到达了某个基本的层次,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他们都没有区别,所以也可以说他们就是同一的。再下降到某个层次,也许一切动物都是无区别的。

    #我也有这种想法。每个人最核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这个一样的东西——我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也许是生命最基础、最单纯的感知力,或者就说它是灵——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你感知到了这最核心的东西,就同时也会感知到其他的“自己”。

    人与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有不同的附着物附着在他们的核心上头。这些附着物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时候巨大到让人困惑的程度——它使你无法将两种人当成同类。当你感知到了这个核心,当你处在这个核心中,就会看到那些不同的附着物,知道不同的人是如何由不同的附着物构成的。而这些不同的人其实就是不同的你。

    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这些如此不同的人在努力生活、争取和挣扎,他们在思考,在算计,好像相互都格格不入。但当你一层一层、一件一件地剥开这些不同的东西,会发现人们的不同点越来越少。而当你看见了他们的核心,就会发现其实不同的人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你想看见别人的核心,首先就得拨开自己的附着物,接近自己的核心。因为你的核心和别人的并没有什么不同,看见它,就更容易看见别人的。

    #我觉得你发现不了什么,因为那时你已经变成狼孩儿了。

    #不不,我不会变成狼孩儿。狼孩儿是没有经过文化附着的,在这样的生命中是不可能产生智慧的。只有文化才能产生智慧,而只有智慧,才可能拨开你的文化附着物,认识灵和把握灵。

    #需要说明的是,智慧就是通过提炼那些附着物才获得的。

    #如果作为一个复杂的人,能够拨开灵上的附着物接近你的核心,说明你已经有相当的道行了。也只有处在这人类共同的核心,你才能观察他人核心上的附着物。

    #如果你的身体死了,你还可以观察其他人吗?

    #那时我会在灵的海洋中游荡。当我经过某个普通人的灵时,也许他会感到有一星智慧之光一闪而过——哈哈,开个玩笑。

    #我也开个玩笑:如果你在游荡的时候碰巧路过你生前仇人的灵,你会报复他吗?

    #我?不会。你想呀,我的道行都这么深了,还会和普通人计较吗?

    #我觉得师兄不可能和过去的仇人计较。除了他刚才说的,我认为还有两点。首先,报复之心属于灵上的附着物,而且是恶的附着物,师兄如果能修到把握自己的灵,那么所有的附着物都已经被雾化、甚至被丢掉了。尤其是这种恶劣的附着物,他不可能带着这种东西游荡在灵之海的。如果他要报复仇人,岂不是放弃了自己的功果,重新背上那些附着物,再轮回到这世上吗?这太划不来了呀。其次,师兄的灵要报复谁呢?要知道,所谓那个人,并不是那个灵,而是那个灵上附着的东西,你要报复那些东西吗?这是不是很可笑?

    #我想,如果你们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说:也许有些人死了,其实他并没有死。

    #很可能。不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永生,你就没有永生。

    #对,你的核心就是人们的核心,它普遍存在于世,所以你的核心不会死,它就在灵的海洋中。问题是,如果你要了解这一切,那么在死前你就得找到自己的核心,把握自己的核心,强化你的核心感知力,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核心,然后你才可以看到它长存于这个世界。

    #人如果想作到这一点,就需要修炼自己。这是修行的意义之一。

    #人可以通过灵来转移自己吗?

    #那得看你想转移的是什么。如果是智慧把握的灵,那就可以。但如果是附着在这核心的上层的东西,如果是和其他人有很大不同的东西,如果是属于你特别自我的东西,那么,我觉得这不可能。

    #所以,修道人不是需要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而是需要通过智慧找到人类共同的核心。也许那就是佛教说的心。

    #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你们说人可能转移有智慧的灵,而不可能转移它的附着物,是吧?智慧难道不是灵上的附着物吗?

    #智慧不是附着物。附着物离不开相,而智慧是无相的。

    #就是说,人死以后他的附着物会随着相的脱落从灵上自然脱落,是吗?

    #附着物不是简单地附着在灵上面的。一方面,在人活着的时候,附着物不断地在灵上面附着,使这个“抽象”的人成为具体的人。附着物在使人成形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人立足于世的“壳”——它是人应对外界的出发点,是人的工具、盾牌和利剑。这些附着物来自于人的生存环境,因此也像其来源那样复杂,充满矛盾。它不但有合乎情理的东西,也有愚蠢卑劣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些不同的东西,以及它们之间的纠缠,又时时刻刻都在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灵,比方说将其净化、养卫、加固以及腐蚀、撞击、拉扯和扭曲等等。在这种影响中,灵也会上浮到附着物上。如果这种上浮太多就会使灵虚弱,无法自控……

    #等等,我插一句:按理说,你说过灵是无相的,那它怎么可能受到你说的这些影响呢?

    #灵是无相的,但不是不存在的。凡存在皆可影响和被影响。而且,灵也可能被表现:当其附着物太杂太厚,就会被附着在它上面的相来表达,就成为那些附着物的奴隶;而如果附着物清薄透亮,灵就会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它的形就是虚幻飘渺的。

    #好吧,你接着说。

    #在人死亡之后,附着物会和灵分离,之后随着相的消散而消散,它们对灵的影响也会慢慢消退。智慧则不同,因为它也是无相的,所以不会随着附着物的消散而消散。在人活着的时候,如果你有智慧,它会进入到灵中,与灵相融合。如果人的智慧足够强大,如果人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灵,把握着自己的灵,那么在他死后,他的灵也会被智慧加持,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否则,他的灵便会很快地消融在灵的海洋中。

    #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灵?你能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明吗?

    #我也说不清楚,尤其是你要求的“用现代的语言”。非要说的话,我觉得刚才那位师兄说的可以考虑一下。就是说,灵是感知力。

    #感知难道不是有相的吗?

    #感知过程和感知到什么什么,和感知力是不一样的。一般人不可能感知到他的感知力是什么样子。按那位师兄的说法,只有智慧可以把握它。这个“把握”,我想也许可以说是感知力的内省或者说是开悟……反正我也说不清楚,可能其他人有更好的说法。你再问问别人。

    #昨天咱们讨论的那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再深入探讨一下。

    #昨天咱们说什么了?

    #就是附着物和灵的关系问题。

    #哦?你还在想这个?

    #我觉得昨天的讨论没有完。你们说修行者应该找到、感知和把握自己的灵,通过自己的灵进入灵的海洋。但是有一个问题——你们也说了,灵的附着物是为了使人适应外界而形成的,它们是感知力在感知一切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人应对外界并且继续感知的基础。那么在你抓住灵之前,你就把它抛弃了,人还能适应外界吗?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又如何把握他的灵呢?

    #拨开附着物并不等于要丢弃一切附着物。

    #那人能够带着他的附着物感知和握持灵吗?

    #我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一个人要感知和把握灵,就需要拨开那些附着物,要不受附着物的影响。但这样他会不会减少甚至失去对外界的适应性,使自己的心智混乱,乃至影响到他的生存呢?人要活着就要通过所谓附着物保持对外界尤其是对文化的适应性,而人要进入灵的海洋就要拨开这些附着物,感知、了解以及把握自己的灵,这是个矛盾。

    #我认为拨开附着物并不等于丢掉附着物,而是说要用智慧整理附着物:抛弃那些没有用的,理顺留下来的,使附着物轻薄灵活,简洁有效,能够透出灵,进而使智慧和灵能够成为一体,以迎接自己最后的新生。

    #灵、智慧和附着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附着物是灵的附着物,没有灵就没有这些附着物,附着物是灵与外界一同“制造”出来的。所以灵应当是附着物的主人。但在现实中,灵和附着物的关系是颠倒的。就像有些奴才豪横惯了忘记了自己的主人、为所欲为一样,现实中附着物和灵也会形成这种关系,而且绝大多数情况就是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灵,反而是以附着物为自我,他的灵是被附着物劫持和绑架的。直到死去,他的附着物散了,这个人的灵也就散了。而智慧就是纠正二者的关系、解放灵的主体。

    #这是不是感知力、感知的结果和如何处理这些结果的关系?

    #你的这种说法太浅薄了,而且也不能说感知力就是灵。

    #现在咱们这些人谁也不能定义灵,就暂且说它是感知力吧。

    #我觉得三者之间最关键的是智慧,没有智慧,你不可能正确地整理附着物,不可能拨开附着物,也不可能感知灵。没有智慧,你的整理就是新的附着物。

    #如果说灵就是感知力,感知力如何感知自己呢?

    #它可以通过智慧的“镜子”“看见”自己。

    #你别把话说的这么玄。

    #现在我……我想我知道灵是怎么产生的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肯定是错的。灵并不就是感知力,灵也不可能从反应和感觉中产生。不论是现实世界还是其他什么世界,不同的存在跨越了不同的层之后,性质就不一样了。灵不可能来源于最基本的反应,而只能来源于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核心。只有这个核心才可以附着如此复杂的附着物,也只有在如此复杂的附着物中才可能产生智慧。智慧就是所有这些非常复杂的附着物——尤其是复杂的文化相互间关系的提炼物,灵就是依靠这个提炼物昭明和表达自己的。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吧?

    #我还是不明白:具体来说,我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都着相了。无相才是正道。

    #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说要抛弃一切附着物吗?

    #不是抛弃,是什么都没有——没有附着物,没有智慧,连灵也没有。我死后哪儿都不去,什么都不留。这个我,活着要照顾他,死了还得管他,累不累呀?

    #你呢,你什么想法?

    #你们说的这些东西我基本上都不认同。我觉得,如果我能够拨开包裹着我的附着物,我不会沉到灵的海洋中去,而是自由地飞在上界。偶尔,我可能也会不经意地俯瞰一眼:世界上蠕动着的一群群被附着物包裹着的东西。

    #又在做梦了。

    #是庄周在做梦,还是蝴蝶在做梦?

    #各位师兄弟,咱们在这里说灵和它的附着物,好像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身体。

    #我觉得咱们并没有漏掉它,而只是忽略了。因为身体是可以和感受力放在一起说的。

    #不对,我记得咱们中谁说过,感受力就是灵。

    #咱们并没有确定感受力就是灵吧?而且身体只是感受主体,并不是感受力。你可以说它有感受力,但它并不是感受力。

    #好了,都别争了,咱们都让他说。你是怎么忽然想起这个问题来的?这两天你不是都在吗?

    #其实就是刚才,一阵山风吹落了叶子,有一片飘到我脸上,让我有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包含了文化——比方说诗意什么的,包含了身体的感受——就是舒适的秋凉,同时又触动了我的灵——它有一种光亮轻盈的感觉。这让我想起,身体可能是灵和附着物之间的中介,也可能是这个故事的关键。

    #你讲讲这个故事。

    #我的想法还不成熟,就一边想一边说说吧。昨天咱们谈到灵是生命的核心,那么生命是什么呢?生命首先是由一个什么东西来承载、维护和运作的。我觉得可以说它是个自然物。对于动物来说,这个自然物就是身体。但它并不是全部,动物的生命还需要生存方式来承载、维护和运作。它不是生命的本体,但与生命直接相关,我把它也归入身体。但对于人来说就不同了,人的生存方式最重要的是文化,在精神中,它就是咱们说的附着物。

    说到这里,我的想法和这两天大家说的还没有很大的不同,我下面将要提到的身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就有新的内容了。就是说,从起源上看,动物包括人的附着物是为身体服务的,是身体在支使附着物,向附着物索取自己的需求。但是另外一方面,附着物又在向身体索取——这在人的身上非常明显:人的文化需求需要身体进行配合,比方说人们跳舞,就是文化向身体索取。

    #这话让我想起《红舞鞋》的故事。

    #打断一下:灵、身体、附着物,最后还有智慧,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好像很复杂。首先我修改一下昨天我的观点,灵并不是不可感受的——刚才那片树叶让我感受到了清亮,说明身体是可以感觉到灵的。但是只有文化才能认识灵。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感受就不可能有认识。

    ……

    #其次呢?

    #其次?——咱们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个其次,好吗?

    #我试着说说吧。我觉得它们的关系并不复杂:动物——咱们就说人吧,人需要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是为人服务的,这很简单。但我不完全同意刚才师兄说的,虽然是人的身体在支使它们的生存方式、它们的附着物,但我认为最终的支使者是灵,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认识它。

    当生存方式上升到文化,从文化中产生了智慧,感受就可以回过头来认识和分析灵,乃至于最终把握它。

    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出现在身体上。刚才师兄也说了,身体是生命及其生存方式的承载者,同时它又是索取者。作为承载者,它向生命提供需求,也对生命进行制约;作为索取者,它本身就是动物生活方式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动物生存方式通向生命和灵的一个中介。生存方式保证身体的存在、种群的发展;身体的存在,保证了生命的存在,它的终结代表生命的终结——就像刚才师兄说的,身体是一个关键的轴。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顺遂。越是高等的生命,身体和生存方式的内部外部关系就越复杂,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好了,你别罗嗦了,直接说重点吧。

    #重点就是作为中介的身体——咱们就不要说身体和生命、和灵的关系了吧,那个实在太复杂,我也不清楚,就说身体是附着物的承载者和索取者吧。其实从理性上看,身体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承载者和索取者,甚至它并不完全合格。这种不完美和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到附着物。

    另一方面,附着物——人的文化(包括生存方式和观念等等),它们本来也是不完美甚至不合格的,那么这两种不完美、不合格搅和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它对智慧的产生又会有什么影响呢?你们自己想一想。

    #你说说不就得了吗?

    #我没法说,太复杂了。

    #你举个例子吧。

    #比方说,这位师弟性欲旺盛……

    #你他妈才性欲旺盛呢!

    #好吧,不说你了,就说某人吧。某人性欲旺盛,而这种生理需求在动物的身体中,以及动物相互间的关系中都是矛盾重重的。这个人不但需要克服这种矛盾,寻找解决的办法,还得向文化、也就是附着物索取解决。然而在文化中,关于如何解决也是矛盾重重的。这事给他带来许多困扰和纠结。更要命的是,这个人是个修行者,就在这座山上——我说的不是你啊——他想找到灵,找到智慧。但在这种困扰和纠结中,他是不可能找到的。这是件很痛苦的事。

    #即便不是修行者,也有人为此痛苦、自宫甚至自杀呢。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师弟,我觉得你应该清相,从附着物入手。附着物的混乱,会使身体更加混乱。

    #人家刚才都否认了……

    #对对,我没说你——诶,那你干吗问我?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了半天,你是认为身体也是附着物吗?这种附着物你怎么拨开呢?

    #他说的也对:抛开身体说灵、说附着物,都是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