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风生水起
繁体版

027 小朱同学,福大命大

    连看两车,也先都十分满意,第三车的毛毡一掀,他的眉头立刻皱起:

    哪来的破烂儿!

    林钧忙捅了捅哈铭,哈铭立刻大声道:“吾皇不习惯大王的饮食,瘦了好多,再瘦下去,站到城门前的力气都要没啦!”

    “这些,不过是面粉和一些食材,让吾皇长点肉!好继续为大王叫门!”

    也先的眉头皱了又松,确实啊,正统帝看着,是消瘦了不少!

    那可得养肥点!

    他正要挥手示意林钧二人把马车拉走,一名瓦剌大势贵族走了出来,手中弯刀一挑,一指车上物资中,整整齐齐的十个瓦罐!

    他哈哈大笑:“大王!休要被这些狡猾的蛮子骗了!”

    “你看!这一定是大明皇帝私藏的好酒!”

    也先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哈铭已是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林钧立刻与他低语几句,哈铭大喊:

    “那你何不尝一尝!看看这酒,滋味儿如何!”

    也先眉头紧锁,缓缓点了点头。

    也先虽是外族,也如诸多上位者一般,一旦起了疑心,就再也止不住了!

    那瓦剌贵族笑逐颜开,“那我就先得一罐了!”

    话罢,他刀尖灵巧的一挑,一个瓦罐弹出,落到他手中,竟是分毫不损!

    林钧暗赞,蒙古骑兵纵横百年,手上还是有点真功夫的!

    瓦剌贵族又是一挑,挑开封口,看也不看,仰起了头,张大嘴巴,鲸吞牛饮——

    下一秒,他一口喷出,整张脸都已变形:“这什么酒!忒酸!”

    林钧心道,山西老醋,三年陈!

    酸死你!

    既知此地为大同,林钧又怎会不随信索上十坛老陈醋!

    他十分可惜地看着瓦剌贵族手里的那一罐——

    这厮刚喷了口水进去!

    他是不要了!

    林钧又对哈铭耳语几句,哈铭大叫:“好叫大王知道!这几坛,都是醋!大王若喜欢,尽管拿去!”

    “皇爷另要了时令的瓜果梨桃,给大王!”

    林钧丝毫不担心,也先会爱上这些老陈醋。

    据他所知,哪怕在后世,四大名醋天下闻名,因嗜醋而广为人知的,也仅有山西一地。

    果然,也先好奇地从瓦剌贵族手中接过坛子,闻了一闻后,立刻嫌弃地丢了回去!

    哈铭又适时地把几筐瓜果搬了出来,“都是大王的!大王自己吃!”

    好巧不巧,那食醋的瓦剌贵族凑了过来,哈铭直接横移一步,挡在了对方身前!

    哈铭再次强调:“大王自己吃!”

    不得不说,哈铭这种老实到憨的家伙,在也先这种疑心病,已经深入骨髓的上位者面前,自带忠诚光环,很是容易被取信。

    也先乐了:“这么多!本王也吃不完!”

    大方地叫哈铭拣些回去给朱祁镇。

    哈铭并不贪心,每样拣了两个,就谢过了瓦剌王。

    也先见他憨直,爱才之心又起,笑眯眯道:“哈铭,你我本就是同族!不如到我麾下,给你个千夫长当当!”

    哈铭极是认真地回拒:“不行啊!大王!臣是养不熟的狗呢!”

    也先被他气笑,一鞭子挥过,却落在了空中:“行了!滚回去伺侯你的狗主子吧!”

    哈铭驾车,林钧随车,走远了些,林钧方好奇问起了哈铭最后,和也先说了什么。

    哈铭也是耿直,一字不差地学了,林钧亦是哭笑不得,打定主意,以后和瓦剌王打交道,就交给哈铭了!

    待回到自家营帐,林钧立刻查点起来,最后在车底装着花生瓜子的布包里,发现了一叠油纸包。

    看上面名字,菘菜,芸苔,韭菜,茼蒿,菠菜……足足十余种叶类蔬菜,又有胡瓜,胡萝卜,冬瓜等。

    林钧大喜,认出菘菜即白菜,芸苔为油菜!

    幸好他除了有位好讲古的师兄,还有位厨道造诣颇深的师傅!

    在他拜师不久,每食一种蔬菜,就讲一讲其起源。

    按师傅的说法,会做菜,充其量是一家之煮,菜做的好,也不过是个厨子。

    想要在厨道上精进,成为厨艺大师,乃至一地厨王,又或者更进一步,成为各厨王共同推崇的厨神——

    那就必须了解这些小菜菜的前世今生!

    并且要亲手种菜,这样才能知道菜之优劣,从挑选食材开始,就完美无缺!

    彼时林钧顶着烈日炎炎,在师傅心爱的小菜地里拔草,顶着师傅杀人的眼神,学着师兄的口吻,反问了句:

    “师傅厨王乎?厨神乎?”

    现下看来,若非他先种了两年菜,还真没办法在瓦剌的地盘上,让自己的口舌,不那么辛苦!

    林钧记得,师傅讲过,“除了自古长在华夏的菜,外来蔬果,古来有三姓。”

    “一姓胡,汉晋时的西北陆路,和唐时的丝绸之路,如胡瓜,胡萝卜,胡桃。”

    “二姓番,南宋到元明时,自番舰带入,如番茄,番薯,番石榴等。”

    “最后一姓,是为洋,源自清代和民国,不止于蔬菜,什么洋房洋火的,蔬菜就比如洋芋洋葱!”

    可惜了,番字头的菜,虽然大多自明传入华夏,却是在大明中后期了,现下是没有的。

    林钧小心地把菜籽收好,看起了其他物件。

    面二十斤,不错不错。

    他只要了面,却没要米,虽然这时候,赫赫有名的响水大米,就已经是贡米了,林钧可不觉得,大同城内,会有贡米。

    还不如要面粉!

    山西的面食,可是和老陈醋齐名的!

    四大名醋,各有妙用,山西老陈醋,最配山西刀削面!

    吃面时浇上一勺,简直不要太巴适哦!

    只有二十斤,非是林钧不想多要,实在是朱祁镇的这辆坐驾,两匹马拉着他和朱祁镇及刘监正父子二人,已是十分勉强。

    林钧盘算,再加一百斤的物件,也就极限了。

    到时候,他还得喊着刘监正父子一起,都学学骑马,最好小朱同学也一起。

    这两天,他和师兄,断了许久的wifi,又接上了!

    师兄言:“瓦剌兵临北京城下,损兵折将,连夜逃离,惜太上皇未被炮火余弹所伤,终至草原南狩一年,实为大明之耻!”

    这话里的意思,可太多了!

    瓦剌逃起来,是马快,还是马车快?

    朱祁镇非但没有被救出,反倒被炮火余弹给轰了一波!

    换句话说,小朱同学,先得在大明官兵的炮火下,逃得性命,接着还得跟上瓦剌大军,一路逃亡!活到了草原!

    林钧觉得,小朱同学,从某方面讲,也称得上福大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