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风生水起
繁体版

04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也先到底也是一个经过实战检验过的军事家,他非常聪明,既然大同和宣府两块骨头,十分难啃,他干脆不啃了!

    尤其是宣府守将杨洪,最近简直跟疯狗一样,带着一支千人游骑,到处乱窜,遇到瓦剌骑兵人少,就吞掉!

    人多,就避开!

    滑不溜丢跟泥鳅似的!

    就好像有贼进了他家,盗了他家传宝贝一样!彻底疯狂!

    惹不起,惹不起!

    喜宁引路,瓦剌大军一路南下,从大同宣府二镇中间穿过,直取紫荆关!

    在地图上看,若将大同宣府连做一条直线,在二城后方的紫荆关和明都,连做另一条直线,两条直线,几乎平行。

    取下紫荆关,距离明都,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

    紫荆关守将副都御史孙祥,盯着城外数万瓦剌骑兵,面色阴沉。

    两天!

    再等两天,于大人派来的两万精兵就到账了!

    偏偏催租的也先,这时候来了!

    他已做好死战的准备。

    前有吾皇以朕为靶,他以身殉国,又有何不可!

    孙祥看着上前掠阵的瓦剌大将,示意身边士卒,随他大喊——这一招,还是和太上皇学的!

    “太上皇何在?!速速出来!”

    满朝皆知,太上皇一心成仁,却被身边两奸佞小人拦截!

    今天,就让他孙祥,来成全太上皇!

    随后他再战死!

    君圣臣忠,成就一番千古佳话!

    孙祥浑然不知,也先听了他的喊话后,郁闷至极!

    朱祁镇又病了!

    明明一个月来,人都好好的!

    结果就在登基大典后,人就病了!说是受了凉!

    也先现在有些后悔,不该多此一举,办什么登基大典!

    伯颜帖木儿又混蛋,说什么磕了头方显诚意,才能打动上天。

    也先不准备墨迹了,沉着脸,手一挥,大军直接压了上去!

    ……

    大军后方,林钧坐在马车里,裹着棉被,又打了一个喷嚏,蔫蔫儿地道:“你们都离我远点,别把你们传染了!”

    小朱同学是装病,他是真病了!

    刘监正的帕子,被他当做口罩,蒙在了脸上,聊胜于无。

    朱祁镇一脸关切,又倒了碗水递了过来,“可惜缺衣少药,只能多喝点热水了。”

    林钧也郁闷,自己前两次什么都要,怎么偏偏忘了要点成药备着!

    好在他自己也有点土方,葱姜煮水,发了两次汗,烧是退了。

    听着外面杀声喧天,林钧有些忧心忡忡,前几日,瓦剌决定进攻时,师兄的话,又浮了一段出来:

    “险有轻重,守亦有缓急,居庸紫荆二关互为唇舌,常人都重居庸而轻紫荆,却不知虏自居庸入关者十之有三,而紫荆,十之有七!”

    “欲保京师,紫荆乃是重点!”

    “可惜,瓦剌到底,还是从紫荆入了京!”

    师兄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紫荆没守住!

    林钧忍不住猜起师兄身份,看出紫荆是重点,却没能提前布防,可见师兄身份不高,权力不大,在大明军方说不上话,做不了主!

    可惜,这一次,就算他假扮成正统帝,也改变不了什么。

    林钧只能不去想紫荆关上万官兵的下场。

    他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蝴蝶翅膀,扇起的飓风,已经形成。

    原史上明军大败后,因兵力不足,大同宣府,只能龟缩防守。

    瓦剌带着正统帝来叫门时,杨洪谎称不在,却手握横刀,亲自监军,只一句话:“出城者!死!”

    那时郭登杨洪,尚且守住了二城,何况接受了十万大军的现在!

    两城守将都嚣张的不行,杨洪且不说了,带几个千人队,鬼魂一样游荡在宣府周边,见谁咬谁!

    大同郭登也派出无数斥侯!

    瓦剌大军一动,两城就都知道了。

    只不过也先是筹备数日,准备充分,两城还要调兵遣将,安排粮草事宜。

    加上瓦剌全是骑兵,大同宣府,主要还是两条腿运兵,慢了半天。

    增兵至半途,双方汇兵,远远见了,杨洪就大喊一声:“井源何在!”

    不喊驸马,不唤官职,可见杨洪之恨!

    扮作一普通士卒的井源缩了缩脖子,郭登已沉声应道:“城中不可无主,井驸马留守大同了!”

    杨洪冷笑一声:“太上皇去哪儿,姓井的就去哪儿,现下太上皇到了紫荆关,他会不来?!”

    杨洪说着,在大同军中策马兜起了圈子,每一名校尉都被他仔细查验。

    井源再度缩了缩脖子,心道,知我者,杨洪也!

    可惜他不知自己一点面子都不要了,直接扮成了持矛小卒!

    井源若有所思,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知半解吧!

    大同宣府联军,紧赶慢赶,终于在两日后,赶到了紫荆关前!

    遥遥看去,紫荆关上黑烟冲天,城墙半塌,竟是关隘已破!

    郭登心中一紧,长剑拨出,遥指前方,“有马的儿郎们,跟我冲!”

    杨洪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两天来,坚持不懈地在大同军中,寻找那贼子的身影。

    这两天,他的视线已从校尉,下放到了士卒!

    郭登冲锋时,他正巡到队伍中游,反应过来,已是慢了半拍。

    正要打马追上,斜刺里突然冲出一悍卒,一矛将他挑下马,飞身夺了他的马,大喝一声:

    “杨老将军休怕!看某为老将军冲锋陷阵!”

    杨洪站稳,定睛一看,咬牙切齿恨意滔天:“井——源!”

    啊啊啊啊啊!

    他与井贼,不共戴天!

    ……

    就在郭登率队发起冲锋时,紫荆关守将孙祥,已率残部退入城中,各自选了窄巷固守,身后是惊慌的百姓们。

    孙祥回头看了眼逃亡百姓,示意军卒随他大喊:

    “众百姓无需惧怕,背太上语录,可保性命!”

    反反复复,喊了一遍又一遍,奇迹般的,原本已开始逃亡的百姓,竟纷纷停下脚步。

    家在附近的,就近归家,远的,就寻个人家避一下。

    孙祥回头,看到众士卒渴望地看着他,他摇头苦笑:“太上皇可没说,大明的士卒,明日就是瓦剌士卒!”

    “……你们,难道能刀枪向同袍?!”

    见众人士气低落,孙祥大喊:“怕什么!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本官与尔等,共闯黄泉路!”

    “看看是阎王殿气派,还是咱大明皇宫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