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风生水起
繁体版

092 郭大哥井叔叔和杨老爷子

    依然是摆了三桌,瓦剌大汉和大明武将们,一边两桌,一边一桌,泾渭分明,中间过道,刚好用来上菜。

    第一道果茶捞,由井源贡献了原本准备给太上皇的部分茶叶——公器私用这种事儿,有一就有二,反正下次多补上些也就是了!

    郭登心痛地贡献了半罐蜂蜜:早知道就早点回大同了!

    话说回来,若早早地回了大同,就碰不到小国舅了——

    算了,还是小国舅重要!

    刚好是冬季,林钧直接从檐下掰了几根冰椎,用刀拍碎,一股脑地丢进了刚做好的果茶捞里。

    众所周知,水果冰镇以后明显比常温放置的要甜些,更不用说蒸煮过的了。

    主要原因,是水果中的果糖,有两种分子构型,两者之间可进行可逆转换,低温时,果糖会向甜度高的方向偏移,高温时,又会从甜度转为酸度。

    所以后世的奶茶店,卖的果茶多为冷饮。

    林钧敢用加冰的骚操作,还因为总兵府位于北部边锤,宴会厅里没有火炕火墙,却在四角燃了四个火炉,热的瓦剌人纷纷扒了上身的羊皮袄,露出了里面的布衣。

    这时来上一盆加冰的果茶捞,刚刚好。

    三盆清新扑鼻的果茶捞端上来,大明的三员武将还未来得及表态,瓦剌众人,竟然纷纷站了起来!

    除了伯颜帖木儿派来的三人,其余瓦剌大汉们,围到果茶捞盆前,一个个瞪圆了眼睛,盯着茶色奶汤里,起起伏伏的水果捞,发出了阵阵惊呼!

    林钧和井源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不解。

    林钧悄悄拽了拽伯颜手下的翻译的袖子,后者立刻小声地给他翻译起来:

    “他们说,这就是伯颜大王做的那个什么水果的?!”

    “也先大王等了足足一下午,结果连伯颜大王的侍卫们都吃了,就是没给也先大王送的那个?!”

    “也先大王一生气,连夜开拔,我太困了,在马背上又睡了过去!”

    林钧:“……”

    他面色古怪地回到了大明一方的餐桌上,看着三双好奇的眼,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完,井源三人的面色,也变得古怪起来——

    那酸不拉唧,难喝得要死的果茶捞,还有这么一段前世宿怨?!

    也先冲冠一怒为果茶美人儿!

    郭登三人突然就好奇起来,这原版的果茶捞,和翻版的,味道差别,竟能如此之大吗?!

    三人同时站起,又同时伸手抓向了盆中的汤勺,到底还是郭登世家出身,手上的功夫更细一些,硬生生从两位猛将同僚手中,抢下了首捞。

    郭登也不客气,直接打了满满一大碗,然后是井源,仗着年轻十几岁,硬是抢到了第二。

    杨洪做为地主,无奈屈居第三。

    郭登第一口谨慎地只舀了半勺,小心地抿了一口,茶香奶香,带着水果清甜,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他的眼睛,刷地一下亮了起来——

    如此好喝!

    郭登直接端起碗,勺子凑到嘴边,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来,待他吃完,抬起头来,却发现,井源杨洪,早已盛了第二碗!

    这两个糙汉,弃勺不用,张开大嘴就是猛灌!

    郭登赶忙盛了第二碗,效仿起两位同僚,张口猛灌!

    待他要盛第三碗,却被林钧伸手拦下,“这奶汤里加了冰,不宜多饮,一会还要吃饭,留点肚子吧!”

    见三人脸上悻悻然,林钧笑着安抚道:“我已经把做法,教给了府上的厨子,几位大人想吃,随时都能吃到。”

    郭登心中默默更正,是杨府的厨子,不是郭府的!

    他打定主意,等回到大同,就打发都督府的厨子,来杨总兵府上学上一学。

    嗯,京里也要去信,叫侯府也派厨子来学!

    郭登谋划片刻,突然开口道:“叫哥哥!”

    林钧一头雾水:“什么?”

    郭登言简意赅地校正他:“不是大人,是哥哥!”

    井源反应很快:“叫我叔叔!”

    杨洪呵呵一笑,悠闲地抚了把白须,“老夫的年龄,林小哥不妨叫声爷爷。”

    郭登沉默片刻,“你们忘了,小国舅,还是太上皇的内弟?”

    这两个臭不要脸的,还一个想给他当叔叔,一个当爷爷!

    杨洪笑容僵在了脸上,井源倒是一脸坦然:“姑丈和叔叔,也没什么区别!”

    林钧忙道:“无妨!咱们各论各的!”

    说着,他挨个叫了一遍:“郭大哥,井叔叔,杨老爷子!”

    郭登面色和缓轻嗯一声,井源笑眯了眼,杨洪倒是愣了一下——

    他戎马半生,如今已年过花甲,习惯了被唤作将军,大人,猛一听到这一声杨老爷子,竟颇有几分解甲归田悠然养老之感!

    半晌,杨洪缓过劲儿来,感慨万千地应了一声:“好!好孩子!”

    继兵部尚书邝埜的私生子身份,和前任皇帝朱祁镇的便宜小舅子后,林钧又寻回了失散多年,没有血缘关系的都督兄长,都尉叔叔,以及总兵祖父!

    对了,他的兄长出身侯门,叔叔还是个驸马!

    这要是回京开一个酒楼,那不得横着走了!

    林大厨畅想未来,只觉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道上来的是拉条子,鉴于没有最主要的配菜西红柿青椒土豆,又名番茄番椒和洋芋,林钧干脆改成了排骨焖面!

    排骨焖面,最好的配菜,当属豆角,豆角这东西,分类奇多,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也大不一样。

    比如在山东,豆角指的其实是豇豆,在东北,专指油豆角。

    又有四季豆,架豆王,老来少等不同品种。

    做起来味道有区别,但都能让人一口吃出来是豆角类。

    若是现代,林钧优选四季豆,豉豆和芸豆,前两个口感清脆,可以焖煮稍长时间,芸豆也就是东北的油豆,味道更香,和排骨是绝配!

    在大明,林钧就不挑了。

    事实上,北方边锤,这个季节,根本就没有新鲜豆角!

    林钧只找到了几袋干豆角丝,就已经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了!

    他决定,今天做一袋,再找杨老爷子要一袋,打包带回去给小朱同学!

    就好像前世,师兄出去游山玩水,总会给他带各式各样的当地美食和有趣的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