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与开拓
繁体版

第十九章 海岛和会议

    王浩然从触发了的椰子蟹陷阱中拿出一个近半米长的椰子蟹。“三个陷阱两天收获一只,还行吧。”把陷阱收纳入储物袋进行修复,之后重新布置在另一棵椰子树下的草丛旁。看着快装满的储物袋和藤条背篓,扛起用藤蔓捆扎在一起的几根大木头,向海边的棚屋返回。

    返回路上,虽然有丛林遮蔽,但水分值还是在炎热的环境下快速下降。“这鬼天气!一个小时就要掉十几点水分!”放下大木头捆,拿出一个青椰子打开痛饮椰汁,缓和了喉咙的干渴,补足了水分。

    “嗯...记得现实里,椰子里的椰汁好像只有三五百毫升的样子,一个也就十几点水分。”把喝光后剩下的椰肉吃掉,“这一个100点是把七八个的量揉一起了...不过这椰肉的热量怎么不也糅合一下啊。”感叹完,扛起大木头捆继续返程。

    回到棚屋,将不易损坏的木头石板等物放入旁边的洞穴里,容易腐败损坏的食物和种子等物放入棚屋的储藏空间内。看了看时间,“日出后超过9小时...嗯,做个钓鱼竿去钓鱼吧。”用石刀把树皮切割成细条,用手搓成绳索。把3份树皮加工成6份绳索,再用竹竿、绳索和小型尖骨做了一副简陋的鱼竿。随后从棚屋里取出4个大蛆虫放入储物袋,扛着钓鱼竿往海边走去。

    王浩然来到浅水礁石区,寻找了片刻,他发现了一处有鱼出没的礁石水域。轻手轻脚的来到该区域,挂上诱饵,抛竿,然后开始等待。漫长的等待后,有鱼咬钩,他起杆后成功钓起了一条半米长的大鱼。

    “叫...海鲈鱼吗?唔!很有精神!”王浩然抓紧手中活蹦乱跳的大鱼,吐槽着。“虽然一次下钩要干等一个小时才能起杆这点有点难顶,但在有鱼的地方下钩必定钓到渔获这点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不会空军。”将这条大鱼收入储物袋后,再次挂上诱饵,抛竿并继续等待。

    第三次起杆钓起了一只虾,“唔哦~这海虾可真够大的。”王浩然拿着海虾比对了一下,“都有我手肘到指尖这么长了,这都超过30公分了。”感叹中将海虾收入储物袋。转头看了看西方,太阳已经半没入海面。“一条海鲈鱼,一只螃蟹和一只海虾,今天就到这吧。”收起钓鱼竿便离开了浅水礁石区,回程路上还采集了几个贝类和海草。

    王浩然在棚屋旁的海边处理了海鲈鱼,将鱼身的血迹清洗干净,并带着鱼和内脏回到棚屋。他升起篝火,将鱼烤熟吃光了鱼肉。趁着还有光亮将鱼骨和鱼内脏投入了离棚屋有一段距离的厨余坑,虽然比不上空间认定的饵料,倒也能增加捕鱼陷阱捕获鱼获的成功率。

    本想就着前半夜勉强可见的亮度,把周围因为优先级靠后没有采集的资源收集了一遍。但他突然心血来潮,没了乘夜采集的兴致,转身赶回庇护所。就着火光将路上随手采集的东西分类好后,在棚屋内坐下,选择登出。

    意识回到现实,伸手按亮床头的夜灯,2点47分。

    “我这是怎么了......?”

    他躺在床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心中激荡。思索良久仍不得要领。

    “算了,想不明白就暂时不想了。嗯...今天就久违的在现实里睡一觉吧。”想罢关灯睡觉。

    一阵光怪陆离,王浩然醒了过来。扭头看向闹钟,6点23分。“虽然空间内休眠恢复疲劳的效果跟现实休眠相同,但还是在现实里睡觉更符合两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啊...”又躺了一会,直至闹铃响起,这才伸手关掉闹钟的闹铃开关,起身洗漱。之后便拿起双肩包下了楼。

    来到餐厅,王母正在灶台前忙活。看到王浩然进来后,对他提前起床有些惊讶,“怎么了?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睡不着了,所以就起来了。”说罢拿起水壶倒了一杯水喝了起来。“睡不着?因为第一次去海外度假而兴奋吗?”王母一边准备着早餐一边随口问到。“算是吧。”王浩然一边喝水一边含糊的回答。

    “爸爸呢?还没起来吗?”“他在进行出发前的确认工作,你也不希望到了机场却发现证件啥的忘了带吧~”“额,确实......”他被母亲的话语勾起了一段惨烈的回忆。“怎么了?”王母听出他的语气不太对,回头询问道。“不,只是前世的时候遭遇过类似的情况。”想起那段经历,直到现在他还有股捂脸的冲动。“不堪回首啊...”母亲闻言便没有继续追问。“那就别再想那些糟心事了,想些让你快乐的事吧。”

    王母做好早餐时,王父也带着夫妇俩的行礼下来了。一家人吃完早餐,跟其他两家打电话确认了事情无变动。之后带着几名负责度假期间安全的保镖,和邻居毒岛一家一起前往机场。在机场与高城一家汇合后,三家人带着保镖们登上飞机,踏上了海外度假之旅。

    经过飞机、汽车和游艇的接力,下午三时许,他们到达了预约的度假小岛。

    留下保镖检查三所别墅,三家人登上已经检查过的游艇。有游艇执照的高城夫妇将船开到远离岛屿的海域,下锚停泊。船停住后,王浩然便带着身穿求生衣的伢子和沙耶跑到甲板上海钓。

    船舱内三家的大人也进入了正题。王父首先发问:“准备得如何?”“未来海啸中受害最严重的宫城县,在我们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高城先生回答道:“大部分的议员和町村首脑,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接受过我们的资助。”

    “嗯...那‘资助行为’被曝光的风险呢?”毒岛先生想了一下问到。“问题不大,都是按照‘规矩’来的。”高城先生成竹在胸的回答着,“而且,我们要求的也只是他们对我们名下的灾害预防团体进行口头和行动支持。”“何况,还有两个半月就将迎来那次遗祸无穷的地震。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将会变成‘先见之明’,进而转化成他们以后的助力。”王父接着话头补充道:“到时候,就算‘有人’想借机搞事,在这层BUFF的加持下,也将无功而返。”

    “对了,毒岛大哥。你那边的另一套方案进行得怎么样了?”

    “我找了一个合乎要求的偏僻小神社,在用小浩制作的特殊食品治好了神主的绝症后,他们一家已经成了小浩的虔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