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教
繁体版

第23章 天牢提将

    炳桑国的夏王足足等了相国鲍叔两个半时辰,天都渐黑了,才看见相国鲍叔,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赶紧跪下给国王夏朗行礼,并说到:“臣来迟了,臣有罪,希望大王宽恕!”

    夏朗一看这相国天快黑了才来,比自己的皇亲国戚们来的都晚,早就气的怒火中烧,相国一来,夏朗抓起桌子上的黑石砚台盖,就砸在了相国鲍叔的头上,立马打的相国鲍叔的头上鲜血直流,同时怒骂到:

    “你身为相国,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你却找不见人,满朝文武百官,你住的离王宫最近,却天黑了才来,你这个相国到底对我们这个国家有什么用?”

    “大王息怒,臣该死,臣确实的得到消息快马加鞭赶来的!今天拿佳榆国的公主在义慧国苏戈青的邀请下,来咱们国家游玩,老臣正在郊外接待安排。”

    “她们来干什么?为什么你提前没和我说过此事?”夏朗还是不相信相国鲍叔,诧异的问到。

    “是臣托苏戈青大人帮自己撮合臣与杜少华公主的婚事的,想帮大王和那佳榆国结成两国之好,这才有了今晚的特意安排。”相国鲍叔委屈的说到,看起来像极了忠臣。

    “你可知道乾梦国已经在边境集结了军队了?眼下可怎么办呢?你还不赶紧安排人征兵,筹措粮草?”国王夏朗急的来回踱步。

    “啊?啊,臣这就去联络各个部门。”相国鲍叔相国从来都没经历过战争,突然一听都懵了。

    “各个部门早就在这了,就你来的最晚,快点安排吧。”国王夏朗急着催促到。

    “这事,我想应该通知一下极光教。”相国鲍叔一时还没缕清头绪,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

    国王夏朗就这样陪着王公大臣们商讨了好一阵子,终于商讨出来一些结果,最后由相国鲍叔总结如下:

    一、全国征兵,以应对乾梦国的入侵。

    二、派出使者携带重金去往佳榆国、启达国、义慧国请求支援,共同对抗侵略者。

    三、向极光教求救。

    第二日,天明。

    炳桑国所有的艺术演出都不再继续,换成了贴满大街小巷的征兵告示,告示上写着:“乾梦国要入侵我们国家,杀戮我们的同胞,伟大的国王夏朗号召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寸土不让打败敌人入侵,凡我炳桑国范围内全国上下,凡是十四岁以上至七十岁以下的男丁,全部参军北上出征,违命者,杀!”

    刚发出去征兵公告,相国鲍叔也将昨夜拟好的求助信,派出使者,分别送往各个国家。

    一宿没合眼的相国鲍叔这时才坐下,刚抿了一口茶,下面又有亲信来报,说是那佳榆国的老公主要回家了,鲍叔不由得长叹一口气,昨夜的盛情款待又白瞎了。

    还没等相国鲍叔惆怅太久,下面人再次来报,说是极光教对这次战争的预测出来了,相国连忙让人呈上来,只见极光教呈上来的信中清清楚楚的写着:“国破难圆,血流成河”八个大字。

    相国鲍叔看到这八个字不由得眼前一黑,连忙扶住桌子方才站稳了身子,赶紧吩咐手下人备车,他要再次去王宫面见大王。

    到了王宫只后,被门外的侍从告知国王正在睡觉,并拒绝去帮相国鲍叔叫醒大王,说到:

    “相国鲍叔不如就在此等候吧,小的给您沏茶,大王才睡下不久,而且您应该知道大王今天心情不好,小的如若去惊扰了大王休息,怕大王迁怒小的,小的可吃不起。”

    急的相国鲍叔只好在殿外又喊又叫到:“大王您醒醒,下官有要事禀报!大王您醒醒,下官有要事禀报!”

    不一会儿就听见了里面摔东西的声音,夏朗破口大骂到:“哎呀,烦死了,我看我最后没有被外敌杀死,却是被你们这些个废物折腾死的!”

    相国鲍叔不敢再吱声,好不容易等国王夏朗爬了起来,鲍叔低着脑袋小心翼翼的将极光教的预测呈到了国王夏朗的面前,夏朗抬着睡眼惺忪的眼皮看过信后,却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到:

    “我到底要你这个相国干嘛吃的?昨天不是已经由你负责征兵了吗?那你下一步就安排人带兵去打啊!有这点时间你早该安排好人去迎战了,还费时间跑我这干嘛呢?越老越没用!滚出去!滚滚滚!”说完一甩袖子,就准备转身回里屋床上继续睡觉去了。

    “快请回吧,相国大人!”一旁国王的侍从压低了声音说到,并对着相国做出了请的手势。

    相国鲍叔灰溜溜的走出了王宫,好像自己真的无用到被人嫌弃一般。

    出了宫后,相国鲍叔再回头看了一眼这富丽堂皇的王宫,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呆呆的停顿了半响后,却是转头上了马车,让人驾车直奔炳桑国的刑部大牢而去。

    到了刑部大牢,相国鲍叔点名要见一个名叫岳鸢的死刑犯,此人是一名牛贩子,天生力大无比,能徒手将成年活牛的犄角掰下来,三个月前因与邻居发生口角,最终拿扁担将邻居失手打死,上个月被刑部判了个秋后斩立决。

    炳桑国规定凡是死刑,都必须要经过相国鲍叔再做一次最终的核定,所以相国对这个案子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牛贩子岳鸢的三个孩子都还年幼,最大的儿子不过五岁,最小的女儿才刚会走,审判之时,岳鸢在公堂之上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每一个头都在地上磕出了血印,只希望可以将功补过,给他一个抚养孩子成人的机会。但是,他这会儿后悔已经晚了,杀人偿命,又岂能轻易放过。

    而如今,大敌当前需要勇将,若此人去带兵打仗再合适不过,也算是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了。

    相国大人亲自来提犯人,自然是无人敢拦,很快,在刑部大牢的岳鸢带着沉重的枷锁,被人从里面押了出来,到了相国鲍叔跟前,相国默默的拿过了开枷锁的钥匙,亲自为那岳鸢卸下了一身的枷锁,吓得旁边人想要阻拦,相国鲍叔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都退后,不要插手,并亲自搀扶岳鸢坐在了刑部官员刚才给自己准备的座位上,搞得岳鸢一时摸不着头脑,说到:“这位大人到底是何意?”

    “我姓鲍,名叔,如今已是老弱之辈,我到这个年纪早已活够了,但是我的子民和幼儿稚女们无辜啊。如今有乾梦国来犯,我实在不忍看着我国百姓遭到屠杀和抢掠。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本相看壮士颇有勇力,不应埋没在牢狱之中,挺颈就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楚某今日特来释放并恳请岳壮士走马上任讨敌先锋将军一职,跟随大军带领部队前往边疆,杀敌立功安邦定国,赚取一世功勋。

    希望岳壮士体谅本相一片良苦用心,能力担国难。”

    鲍某在此拜谢将军了。”说完,相国鲍叔就要给岳鸢行礼。

    “国相使不得,如此折煞小人。吓得岳鸢翻身倒地不停叩头。

    “老相国能够法外开恩,释免小人死罪,已经是天大的恩情。如今还给小人指出一条明路,为国家社稷出力,小人定当死不足惜,粉身碎骨以报盛恩。”

    “如此,甚好,甚好。”相国长出了一口气。

    “如今军情紧急,岳将军速回家中安顿家小,卯时到司马府议事吧。”相国抬着沉重的眼皮说到。

    “岳某遵命!”岳将军说道。

    相国一边点头,一边对身边刑部的官员吩咐到:“给岳将军备马,我这有一百两银票,一会儿一并随岳将军给将军家属送去,作为将军这个月的军饷。”

    卯时,司马府门前已经挤满了刚招来的参军之人,司马府大将军正在忙着安排人给大家发军装,而相国鲍叔已经立在门口,只为等候岳将军的到来,并亲自将岳鸢引荐到大司马将军范左印的面前,让岳将军正式效命于司马将军府。

    大司马将军范左印,此时正俯首在一张地图上面,跟着十几个偏将讨论着出兵的具体细节。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正好相国鲍叔在这里,请问我上次提及的大军粮草几时能够齐备?他对相国鲍叔介绍的岳鸢只是点了点头,挥手让他入列之后,就问向相国鲍叔。

    “再有七日,大司马要的三百万担粮草就齐备了。我计划先拨付大司马一百三十万担粮草明日入营随军调度,以免贻误军机。”相国鲍叔此时累的已经有些腿软,但还是及时的回答了大司马将军范左印的问话。

    “恩,一百三十万担?是按我上次具体明细配备的吗?老相国恕我多言啊,军情紧急啊,我需要详细的具体数据。军粮多少?军需多少?马料多少?火油帐篷多少?起码两个季节的军服被服多少?马具多少,随队军医和医疗药品多少?护具,弓矢,羽箭,盾牌,长剑长枪。。。斩马刀。。。草原骑兵。。草原骑兵怎么打败他们呢?”大司马不停的盯着地图喃喃自语,突然抬起头,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相国鲍叔,看来范将军也是一宿没睡。

    “大司马放心,上次将军提出来的所有物资老夫都了然于胸,军械部分正在加紧打造,十万人的配备还是能满足的。七天,七天内,都会按照你上次的要求陆续调度给将军的。”

    “好!石将军出列。”

    “在!”一个络腮胡子的大将拱手站了出来。

    “你明天去接管军需物资,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大司马范左印双手击在一起,发出啪啪两声,“十万人,十万人,应该可以抵挡一阵,应该能,一定能抵挡。。”

    他抬手揉着眉头,这才转身对着一旁站着的岳鸢说道:“老宰相推荐你,想必你是有点本事的?”

    他盯着岳鸢的肩膀和腰又仔细看了看,环顾四周说道:

    “狼背?熊腰?恩看起来有点条件。来,你站过来,我军帐之中什么兵器都有,给我练两手,看看你到底是个怂包还是好汉?是让你挑粪还是带兵!”

    岳鸢听了,知道这是要考核自己。他走过来兵器架上先取下来一把长刀,拿在手里颠了颠,拱手道:“屋内窄憋,请将军容卑职去屋外一试。”

    大司马听了,双眉一扬,大手一挥:“哦?请!”

    他清楚自己年轻时候常用的这把刀重达四十八斤,但此刻拿在岳鸢手里却并不见他感觉如何沉重,显然这个死囚犯起码在气力上有点真东西。

    只见岳鸢来到账外,双手擎刀深吸一口气挥舞起来。长刀平推开来犹如寒光一片,如水一般倾泻出去,并随着身影步法如车轮般团团簇簇四处转动,十分灵活。

    “哈哈哈!枪扎一条线,刀扫一大片。你有两把刷子,这才是我冲陷敌阵的先锋大将。”大司马看的禁不住仰天大笑。

    三天之后,京都城郊的教军场上旌旗挥舞,人吼马嘶,大司马将军范左印亲自在此点兵拜将。

    只见三十万大军整整齐齐漫山遍野,刀枪剑戟林立寒光森森。

    “弟兄们,此次远征,系扬威国外之盛举,我们炳桑国男儿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我范某在此立军令状,即便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大家这就随我出发,让我们一起视死如归,定将这乾梦国的蛮人赶出我炳桑国领土!”

    而那朱禹和张林斗,以及朱禹的父亲,也全都在这次征兵的范围里,成为了炳桑国的新兵,跟随大部队一起北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