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能量啊!
繁体版

第28章 正月里来是新年

    快6点的时候,王林再次被老爸叫醒。

    一夜王林都没怎么睡好。

    自打睡下,就不时的有鞭炮声响起,这边刚睡着,那边就响起了鞭炮声,一来二去的,让人即烦躁,又无奈。

    还好一年只有这一次。

    王林负责爷爷奶奶这里开门,老爸负责外公外婆那边的开门。

    掐着点,6点钟准时点火。

    开门简单,前后门和厨房门前放鞭炮即可。

    王林开门后,又拿出烟花,一连点了十几个。

    放完烟花,王林就自觉的来到厨房煮饭。

    这是他们家的传统。

    新年开门第一餐饭家里男人做,而且要做柴火饭。

    柴火饭其实也很简单。

    洗锅放水,淘米下锅,点火煮饭。

    再时不时的揭开锅盖翻动一下,省得大米沉底巴锅。

    水开以后揭开锅盖,捞起米粒用手指捏一捏,大米煮透开花了就可以捞出来了。

    捞出米饭,再把米汤单独捞出来。

    再把米饭下锅,微微起一点顶,四周浇点米汤,能看到米汤影子就成。

    米饭四周还可以把昨晚的剩菜放下去跟着一起热。

    煮米饭王林从小看奶奶和外婆做了无数次,早就烂熟于胸,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再在另一个锅里加水,放上蒸笼,把剩菜放进去,盖上盖子,烧火。

    一通忙完,就是7点半了。

    期间老爸回来了,看他在做饭,就心安理得的回去睡觉了。

    其实现在做饭还有点早,冬天又是大过年的,农村一般都9点才吃早饭。

    只是家里4个老人的觉都轻省,不到8点就起来了,爸妈也是起早惯了的,也是一起起来了。

    一早起来碰面,四老和老妈都给王林包了压岁钱,都给的是666,挺好,王林也没有推辞。

    早饭吃到9点,吃完早饭,王林就送外公外婆回去。

    过年还是要在自家过的,守岁是商量好的。

    而且家里也离不开人,昨天过来,家里的鸡鸭都早早的关了起来,现在要赶紧回去照应一下。

    到得外公外婆家,王林也没立刻回去,而是先帮忙把带来的各种肉菜化冻,又去菜园里帮忙掐菜心,拔大蒜,再弄了一堆菜叶子回来给外婆喂鸡。

    午饭王林就在外公外婆这里吃了,一是怕他们觉得孤单,二是怕二老省钱不肯把东西拿出来做了吃。

    吃完午饭,王林又在村里和人扯了会儿闲篇,和外公外婆约好晚上来这里睡觉,三点多才又驱车回到了爷爷奶奶家。

    这时爷爷奶奶家,大姑小姑带着三小只已经来了。

    都说闺女初二回门,大姑小姑是前一天晚上就到,在这里睡一晚上,第二天下午才会回去。

    三小只看到王林,一个个立马两眼放光,上来就伸手要红包。

    王林就把一早刚得到的红包一人给发了一个。

    得了红包的三小只又开始撺掇王林带他们去挖竹笋。

    王林杠不过,只能无奈的扛起锄头,带着三人往竹林走去。

    作为调皮淘气小能手,挖竹笋王林是懂的。

    那些所谓的看竹鞭看竹梢,王林是会的,不过那是概率问题,如果完全按那个来,估计要跟开荒一样,把竹林锄个遍。

    看竹鞭,看竹梢可以作为参考,因为有竹笋的几率更大,查看的仔细一些,看看有没有裂缝和鼓包,也算有的放矢。

    而到了竹林,三小只就放飞了,他们在农村待的时间比王林要短一些,看什么都感觉新奇,最后也就只有王林这只老黄牛在认真挖竹笋。

    运气还不错,一个多小时,天黑下来回去的时候挖到了4棵,二大二小,算是有一盘了。

    三小只也有收获,表弟弄了根奇形怪状的竹鞭,两个表妹各挖回来长势很好的带红色果子的灌木。

    晚饭又是一桌大菜,老爸又是把外公外婆接了过来,二老也是哭笑不得。

    饭桌上,王林问起大表妹准备考哪个大学。

    大姑说她想上豫章大学,只是分数有点不够。

    王林就建议她上豫章财经,豫章财经毕业,至少在省内还是很吃得开的。

    表妹也是点头说他们老是也是这么说的。

    另外两小只看问起学习的事情,就是一顿装聋作哑,狂吃海喝。

    王林估计他们也是跟原主一样,上个大专的命。

    只是要不要拉他们进娱乐圈王林有些踌躇,只是一想到这两个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就熄了这个心思。

    到时候看他们自己的选择吧。

    但那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如果他们愿意,拉一把,照顾一下,他还是能做到的。

    吃完饭,一家子又是放起了烟花。

    放完烟花,一家子坐下来说起了各家生意上的事情。

    说起各家的生意,大姑家稳,小姑家赚,爸妈就是忙。

    大姑家做南北干货生意,进出货渠道和数量都非常稳定,想多一些,少一些都难。

    小姑家做的是五金生意,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发展,颇是赚了不少,也是三家里最有钱的。

    爸妈不用说,做的是百货批发,又稳又赚,只是太压资金,又太忙。

    王林又说起让大家买房投资的事情。

    王林一说,小姑父立刻就接过了话头。

    小姑父见识不错,也都说道了点子上。

    红谷滩新区,城市规划,一河两岸,省府搬迁,商业中心,政府城投。

    说的老爸老妈,大姑父,小姑父都不住的点头。

    “最好是在豫章桥和八一桥中间这一段,这里将会是未来的经济核心区,我听说地铁一号线已经开建了,路线就在滕王阁边上过江,江对岸的路线比这边还要长,而且二号线也已经上报中央了,估计有个一两年也会开建,而且二号线会在八一桥边上过江,路线也是江对岸的路线更长。”王林道。

    “嘶,一号线的事情我知道,二号线的消息你哪里得来的”,小姑父道。

    “春晚演出那晚,我碰到两个人,和我年纪差不多大,很是谈得来,一个叫马超的,他爸是原来的博物馆书记,后来调到BJ去了,另一个叫刘涛,家住福山立交附近,家里人在市政上班,他们说的话,我两厢一对就猜出来了”,王林说谎完全不带打草稿的。

    “那就买,最好一家再在那边买一个铺子,新区建议来以后,谁知道老区会怎么变,有备无患,到时候,老区真衰败下去了,咱们大不了搬去新区重新来过,总比事到临了着急忙慌强”,大姑说道。

    “嗯,这房价看着是一年比一年高,咱们现在住的房子也都有十年,小区环境也差不说,连个门卫都没有,停车位什么的也紧缺,新区那边我去看过了,确实好很多”。老爸说道。

    “住房就我去联系吧,我认识不少开发商,不说什么内部价,起码不会挨刀,铺子大家自己去看”,小姑父到。

    之后一家人你来我往的说着买房买铺子以后的事情,约莫8点半,王林带着外公外婆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