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夜道门开始
繁体版

第4章冥界存在否

    永夜将至,黑暗笼罩,大地冰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将被毁灭。

    作为昊天最虔诚的信徒,卫光明在无尽的光明中看到了灾劫。

    在那一刻,他便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哪怕卫光明知道,永夜的一角可能是昊天故意让他看到。

    他没有选择,作为光明大神官,他的善良不允许这个世界有任何的隐患。

    亿万信徒信任卫光明,卫光明也会为了亿万信徒奉献己身。

    更何况,光明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传承者。

    夜色沉寂,繁星点缀的夜空,如同黑幕布上镶嵌了无数颗宝石,无比美妙。

    永夜的消息,传入到了叶红鱼的耳中,她在知守观的藏书里看过不少隐秘的道门典籍,奈何她的年龄太过于幼小,对于这场未知灾难并没有太多畏惧,反而疑惑的向着李云帆发问道:“你觉得,在昊天世界之外,真的有冥界么?”

    看着璀璨的星空,李云帆想起了记忆里的一部分未来画面,轻声说道:“传说中冥王有七万个子女,也许,这一个只是偶尔流落人间。”

    叶红鱼说道:“你也相信冥界的传说,觉得永夜会给人间带来灾难么?”

    李云帆说道:“这些日子,有许多人在讨论这件事情,也许这是真的。”

    叶红鱼摇摇头,一脸不屑的说道:“真正的强者,不会肆意的讨论这件事情,谈论这件事情,并且让我们听到这件事的人,只是桃山上的平庸之辈罢了。”

    李云帆从叶红鱼的眼中看到了骄傲,他轻声的说道:“如果是假的,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就应该站出来辟谣,可这些年来,你又是否听说过,有哪一位大人做出正面的回应。”

    叶红鱼说道:“这一切也许只是为了利用人类对未知的恐惧。”

    李云帆大感意外,年幼的叶红鱼竟有这般见地,在道门老一辈眼中,这样的认知稍显叛逆,却不知,道门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得他们陷在原地不能进步。

    反倒是,年幼的叶红鱼,她眼中的道门更加真实。

    叶红鱼若是身在书院,拜师夫子,没有道门的束缚,她的人生也许会更加的精彩。

    这份束缚,使得她失去了作为光明传承者的机会。

    事实上,绝大多数道门弟子,都不适合当光明大神官,不止是资质问题,还有心性,光明的善念,是对人间的善,而并不是对道门的虔诚。

    光明需要虔诚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昊天大老爷。

    生在道门,想要问心无愧的成为这样的人,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时刻受到道门规则的约束,那些陈规旧则无形的影响着叶红鱼,在无形中改变着她。

    李云帆说道:“你的设想很大胆,也许你说的是真的,冥王的存在,只是利用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

    叶红鱼说道:“可惜,就像你说的,从来都没有人能证明,冥王不存在,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也一样,他们从未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冥王,所以说,冥王,冥界,冥王之子,有可能真的存在。”

    李云帆看见过没有神龙的未来,没有谁比他更加的了解这个世界。

    这场讨论终不会有任何结果。

    因为哪怕是强大如夫子,他也不能确认这个世界上存在有冥王。

    第二天一早,李云帆是被光明殿教徒喊醒的。

    卫光明已经离开了,他留下了一封信,让李云帆前往南晋去学习柳白的剑。

    在桃山上,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资格骑马的,除了裁决司的护教骑兵外,唯有一些资历非常老的长老,甚至神官才有资格骑马。

    大多数道门教徒,哪怕是步行上下山,也必须要怀着崇高的敬意,表示对昊天道门的尊敬。

    能在桃山上坐马车上下山的,便唯有那几位真正站在桃山顶层的大人物。

    李云帆此时便坐在一辆造型简单的马车上,内部铺着柔软的绒毯,没有过多的装饰,门上刻录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上层人的典雅气息。

    桃山上上下下忙碌的信徒,在见到马车的时候,总是会恭敬的让出一条通道,更有甚者,会在马车外高呼“光明不灭,昊天永存”。

    即便是寻常难得一见的红袍神官,在面对马车的时候,也会露出恭敬之色。

    这些人并不知晓的是,马车上坐着的只是一个五岁的稚童。

    离开桃山,马车的速度便稍微快了起来,李云帆也趁机掀开车帘,开始欣赏马车外的风景。

    西陵一个充满信仰,历史悠久的国度,遍地可见道门痕迹。

    每隔一段路,便能瞧见道门的殿宇,道观、高塔,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熏陶,古意盎然的建筑,笔直得耸入云端,巍峨壮观,气势不凡。

    大街上随便的拉一个人,便是道门的虔诚信徒,他们都聆听过那些道门传教者的声音。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充满了道门的气息。

    从桃山出来,直到离开西陵,大概用了两天时间。

    一路上的景物开始回归自然,偶尔能在山林间看到猎户的居所,在那些山水之间,零星散布有一些古老建筑群,坐北朝南,背倚风景秀丽之奇峰。

    李云帆猜想,也许在这山水之间,也隐匿着道门修行者。

    有很大的一部分道门修士,不喜世俗的权柄之争,又坚信自己的信仰,于是便学了隐士,藏匿于山水之间,感悟昊天的真意。

    天色将晚,黑压压的云层覆盖下来,山野看起来有些阴郁。

    雨丝绵绵的往下飘,打湿路面。

    长安城里的血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宣威将军被血洗。

    卫光明牵头,以掌教的名义,使得大唐的亲王李沛言,还有大将军夏侯联手,去完成这件事情。

    长安城里有一条长巷,靠东面是通议大夫的府邸,靠西边是宣威将军的府邸,都算不上顶尖的权势爵位,却也是大唐的中流砥柱。

    今日,长巷里已经没有了幽静,通议大夫府邸有喜,产婆进进出出,从老爷到丫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只是这份喜色在今天晚上,显得有些奇怪。

    似乎掺杂了一些莫名的情绪,比如说恐惧。

    西边的宣威将军林光远,经历了亲王李沛言的数个月审讯,终于有了结果。

    通敌叛国,满门抄斩!

    长安郊外,一处高山的峭壁之上,一个身材魁梧的老者,缓慢的向上移动,他是书院的夫子,人间最强的人,他一直都在关注着长安城里发生的这一幕。

    卫光明作为最亲近昊天的人,他的这双眼睛看到的不会有错。

    掌教默认,观主默认,甚至书院的夫子,也默认了卫光明的行为。

    若不然他们之中任何一人不同意,这场灭门之案,都不会进行下去。

    昊天世界的强者,都在那晚的异象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昊天的世界里真的有冥王之子,那么冥王之子就在长安城,就在卫光明的屠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