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夜道门开始
繁体版

第45章嫁妆解困,草原贸易

    大唐以北,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宛如一块翡翠绿的宝玉,茵茵绿意延绵无限,清风拂过,草丛泛起涟漪,仿佛是绿色的海洋,随着草浪轻轻摇曳,是大地呼吸的节奏。

    蛮人部落,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草原最大的蛮人部落,金帐王庭单于励精图治,让草原上的人口翻倍,本是好事,却让他手底下的部落,陷入了一个缺衣少食的困境。

    各部族人数增加后,可战之兵也多了,一个个首领开始膨胀,但有金帐王庭的单于压制着,这些人不敢盲目的扩张领土。

    而这种压制,打压了草原蛮人的天性,这才有了金帐王庭要南下的传言。

    事实上,金帐王庭的单于根本没有和大唐开战的想法。

    越是站在高层,便越能明白,大唐的强盛,不止是兵戈之盛。

    大唐最厉害的,是书院,是不可知之地。

    五境之上的圣人。

    是一个无论多少兵力,都无法与之相抗的神明一般的存在。

    生活在草原上的蛮人。

    身材是魁梧的,每一个人都会骑马,每一个都是天生的骑兵。

    可战之兵,绝对是难以想象。

    哪怕唐人有玄甲重骑,也绝对无法阻拦数万的草原骑兵。

    而草原上的骑兵,绝对不止是几十万。

    生活在草原这种恶劣环境的人,往往要比生活在安逸中的人,要更加的凶猛。

    安逸生活了无数年的唐人。

    哪怕有着世上最锋利的兵戈,也绝对难以抵挡草原上的饿狼。

    因为,群狼,是不可战胜的。

    一群饿坏了的群狼,更是难以战胜的。

    草原和唐人的边境,已经有部落按耐不住率先出手了。

    金帐王庭的单于也觉得。

    他逐渐的无法压制住手底下的其他部落。

    在许多饿狼的疯狂下。

    草原南下,已经成为了中低层部落,一致的声音。

    他们不想饿死。

    凭什么,唐人可以醉生梦死,可以有吃不完的粮食,可以大口吃肉喝酒,可以登楼赋诗赏星,而他们蛮人却要一直饿着肚子?

    草原的冬天,越来越冷了。

    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冬天,会冻死多少人。

    大唐公主李渔,在皇宫里磕头请求嫁入草原,解了这位草原单于的燃眉之急。

    跟着李渔的嫁妆,是从南方清河郡收上来的一车又一车的粮食。

    还有许许多多过冬的衣物。

    草原金帐王庭营地,遍地都是红色。

    这些草原蛮人,也在庆贺。

    有吃的了,这些蛮人,便不再躁动了。

    李渔的到来,给草原带来了希望。

    一席云锦描金勾勒血色变化宛如天边流霞的嫁衣,外罩着极柔极薄的绯色皎纱,缀着米粒儿的南珠的喜帕遮住了她的绝世容华,拦腰束着流云纱苏绣凤凰腰带,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她玲珑巧致的身材。

    漫步行走在营帐里,有芬藤的凤凰花瓣偷偷散进她宽大的衣袖里,妖冶的裙摆随风轻轻起伏,好似涌动无边的血色,又似乎天边燃烧的火焰,从红尘深处滚滚而来,似将燃尽这万丈繁华。

    李渔很聪明。

    但她的年龄有点小。

    所以嫁来草原,她的内心是十分恐惧的。

    在唐人的眼中。

    草原蛮人和荒人一般,茹毛饮血,是一群未开化的原始人。

    李渔看过许多书,从书中看到了一群不太一样的蛮人。

    但说起对蛮人的印象。

    就如他们的称呼,始终是野蛮未开化的。

    在见到这些蛮人后。

    李渔是庆幸的。

    蛮人除了比唐人长得高壮一点,似乎和唐人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有许多的蛮人贵族,竟是懂得中原话。

    李渔知道,她赌对了。

    草原的单于,是一个老者,他的眼睛深邃有力,透出坚定和智慧,他的脸庞布满了皱纹,那是坚持和勇气的证明。

    李渔一路上,所害怕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她赌对了,她是草原的救世主。

    单于向着李渔单膝跪地,说道:“乌达提候,拜见上国公主。”

    乌达提候是金帐王庭的单于。

    是草原的王者。

    大臂一挥,便是几十万的草原骑兵。

    是昊天世界里的雄主。

    而这位雄主,在面对大唐公主李渔的时候,却要单膝跪地拜见。

    大唐公主李渔很聪明。

    草原单于乌拉提候也很聪明。

    两人一拍即合。

    这一场利益交易,便从此开始实行。

    大唐的粮食,绝大部分都掌握在了世家大族的手中。

    粮食的产量也一直都是过剩的。

    李渔本身,是不能调动这些粮食。

    但若是草原的蛮人,要南下的话,那些世家大族便坐不住。

    因为那势必是一场血腥的清洗。

    除了朝堂上的掌权者。

    那些世家大族,其实都是不愿意和草原开战。

    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担粮食,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哪怕支撑整个草原,几年的粮食供应,他们也完全拿得出来。

    李渔嫁往草原。

    刚好成为了草原和大唐之间的纽带。

    草原上的马,非常值钱。

    只需要世家大族们,拿出足够的粮食,便能从北方源源不断的换来马匹。

    在过去,两地是没有通商。

    李渔这条纽带,成功的打通了草原上的贸易。

    互利互惠。

    草原上的蛮人,得到了粮食。

    南方的士族,得到了战马。

    这些士族有了战马,便能组建骑兵,也能更好的掌控属地。

    大唐,从来都不缺起义大军。

    在修行者和玄铁骑兵的降维打击下,可以轻易的收拾这些义军。

    但士族,却很难对付这些人。

    从百姓中发展起来的义军,要打仗了,没钱没粮自然不能去抢百姓。

    士族的粮仓,便成为了待宰羔羊。

    北方草原的商贸被打通后。

    南方士族们,可以组建起自己的骑兵队伍,用来对抗想要夺取他们粮食的义军。

    至于说,解救大唐土地上的难民?

    这些事情,从来都不归这些人管。

    难民,在上层人物的眼中,早已经不算是人了。

    只是一群,可能随时加入义军的危险分子。

    唐国是凭着书院屹立千年。

    唐人的民风剽悍,便是让这些士族给压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