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纛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再与贤妻话衷肠

    刘和在征讨袁绍回来后,并没有到洛阳居住而是直接回到晋阳县歇息。

    有的时候刘和甚至在梦中想,他究竟是刘千叙还是天柱大将军亦或是神武王。

    初平二年八月初七。

    刘和在晋阳县足足待了大半年,甚至这年都是在晋阳县过的。

    刘和完全没想着回洛阳,只是让赵云张辽徐荣三人把持洛阳军权,牵招、田畴二人把持洛阳政务,辅佐好刘虞对河洛的掌控,他自己则在太原郡练兵。

    大戟士被整编为大戟营,军额两千人为纯步兵和弓弩兵精锐。张郃在遴选好人员后,将大戟营送往太原郡由徐晃统一编练。待刘和趁机施恩安插人手后,再送回河间郡进行驻防。

    大戟营和朔骑营这两支兵马是刘和的倚仗,战时由张郃赵云二人统领他自然放心,但平时训练之时刘和却没有合适的人选总领二营,只好亲自督练以保军士之忠心。

    甄宓在每日刘和练兵时都会送许多吃食入营,与刘和一起展现司空府对二营将士们的关怀。

    要不说娶妻娶贤,甄宓的很多恩惠让刘和收买人心都方便了不少。

    “宓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刘和揽着甄宓躺在床榻上,抚摸着甄宓的脸,眼神中都是柔情。

    “相公......”

    “怎么了?”

    刘和笑了笑,他看到了甄宓脸上的羞涩与欲言又止。

    “今儿个妾吃早食的时候不免得感觉有些恶心,便寻思找郎中看看,这一看怕不就是喜脉。”

    “喜脉?”

    刘和瞬间清醒,心中的惊喜溢于言表。

    “多大月份了?”

    “大概三个月了。”

    算算时间,甄宓是初平二年五月怀上的,当时刘和难得清闲确实与甄宓同床共枕的次数比较多。

    “若是这胎是个世子,相公便可琢磨纳妾了。”

    纳妾是安抚各门阀的手段,河北门阀都盯着她甄夫人的肚子呢。作为高门世家,刘和这个太原侯是绝不许在嫡长子生前纳妾的。袁本初袁公路兄弟就是教训,其事例一直摆在各门阀家中引以为戒。

    只要甄夫人生了世子,那各门阀就可以送家族女儿与刘和为妾,增进双方的信赖度。

    甄宓为什么主动给刘和纳妾?

    用时髦的话来说,老公一月三千,敢出轨当场打死。老公一月三十万,我亲自伺候小三月子。

    甄宓深刻的知道,她的尊荣来自于无极甄氏和郯城刘氏的政治联盟。

    她必须保证两家联盟的紧密性以及郯城刘氏在政治地位上的独一性,这才是甄宓核心利益所在。

    换句话说,甄宓不是甄宓,她是司空夫人。

    司空府屹立不倒、太原侯府屹立不倒,这是甄宓衣食所系、利益所在。

    纳妾嘛,主动给你纳。

    别让人动我司空夫人的位子就行。

    刘和拉着甄宓的手,眼神温柔的在甄宓脸上打转。

    “宓儿......你我夫妻终于是有自己的孩子了,日后为夫与你一起,经营好咱们的家!”

    甄宓也是一脸娇羞,趴在刘和怀里道“只盼着相公不要喜新厌旧就好,妾不求甚多。”

    什么叫不求甚多,都有司空夫人的位子那还能更多了?

    刘和看着眼前的甄宓,心中却感觉到了些许愧疚。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日后家中一切事务都由你说了算。为夫本不想纳妾,但受制于安抚各门阀的需要日后会择其中优秀者入门以抚慰其家族之心,这些妾室一应由你看管,任谁也不能动摇你的地位!”

    甄宓等的就是刘和这句话,听闻此甄宓连忙应下“相公莫虑,一切有妾来做主。”

    甄宓与刘和夫妻一体,琴瑟和鸣之兆初显。

    刘和扶起甄宓,带着她在庭院中踱步散心。

    “宓儿,你我结亲快一年多了,这终于是有了孩子,这值得你我欣喜。

    我知道你一定盼着第一胎是个世子,有了世子咱太原侯府才能传续下去。但我并不是个有执念的人,虽说现在必须有个儿郎继承家业,但我对于儿女来讲是一视同仁的。

    若第一胎是一位小娘子,也希望夫人能与为夫一起呵护于她。”

    刘和清楚的知道甄宓心中有执念,她身上的压力来自于门第和家族,这些压力逼着她必须尽快生出一位嫡长子来。

    很显然,甄宓对于这一胎有着极大的期望和执念。若这一胎是个女儿,很容易就让甄宓把巨大的盼望和念想转为怨恨。

    刘和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自然没有那么多传统思想。

    他不求改变别人,但至少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受苦。

    “妾明白,你我夫妻不管生下的是儿郎还是女儿,都要善待之。

    妾自不会伤害孩子,毕竟性别之事孩子是没法选择的。”

    刘和闻言笑了笑,陪着甄宓坐在庭院内的亭子里,吹着夏日和煦的微风望着天边的浮云只觉畅快。

    “宓儿啊......此生有你为妻,真是我刘和的幸事。”

    “相公何必言谢?”甄宓巧笑嫣然,一双杏眼流转波光看的刘和出了神。

    “当然要言谢,有你在为夫身边......为夫可是轻松了不少。”

    刘和笑了笑,伸手抚在甄宓的脸颊上让甄宓闹了个红脸。

    “司空!洛阳来信!”

    刘和正在含情脉脉之时最讨厌谁打扰,可这声汇报却让他立刻紧张了起来。

    “洛阳?传信使!”

    “相公有事便忙,妾不打扰。”甄宓立刻起身准备返回屋中,不再继续叨扰刘和。

    “护着夫人,莫要让夫人动了胎气!”

    刘和吩咐侍女照顾好甄宓,他便立刻出门前往正堂接见洛阳使者。

    “司空!”

    “子经先生?”

    刘和这一出来就看到来人是牵招,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拉着牵招往后堂密室而去。

    “子经先生怎么来了?

    你任廷尉一职乃洛阳重任之所在,怎会擅离职守?”

    牵招是谁?

    洛阳朝廷廷尉、刘虞心腹。

    他亲自赶来太原郡面见刘和,一定是洛阳朝廷出了大问题。刘和不敢怠慢,立刻在密室内点燃蜡烛,将光亮照在地图上说道“子经先生请说,哪里出了乱子?”

    牵招见刘和是个聪明人,当即也不废话立刻指在长安的位置上说道“长安出乱子了!”

    “长安?

    董仲颖死了?”

    “没,司空可别总盼着董仲颖死。”

    牵招扶额,心道董仲颖虽然不是个东西,但有他在至少关中不会大乱。董卓要是死了,那关中之地还不血流成河了?

    董卓好歹还算拟人,李傕郭汜那就和人这个字不沾边。

    “那是什么事情?”

    “董仲颖于嵋屋接见长安大臣,一日内杀朝臣三十余人,与司徒王允合谋欲杀董仲颖之京兆门阀十不存一。我等扶持王允欲杀董仲颖之策,只怕要流产了。”

    “流产就换个办法!

    这值得您亲自来一趟太原郡?”

    “非也!

    董仲颖不知为何查到了这些人与洛阳的联系,他一怒之下起大军屯兵函谷关,有出关的态势威慑潼关!”

    “他疯了?”刘和不可置信的看着牵招,似乎在说他为何要骗自己一样。

    “董仲颖不知道洛阳恨他不死吗?派人刺杀他也是常理之中!他长安朝廷都虚弱成什么样子了还敢出兵东进?

    子经先生你能信这是董仲颖因被洛阳收买人刺杀他的事儿恼羞成怒,这才要起大军东进洛阳的?”

    “绝不敢信啊!”牵招无奈的跺脚,指着长安方向急切的说道“董仲颖怎不知他东进是愚蠢之举?就是怕他表面东进,实际上别有所图。”

    “他还能图什么?

    北面的并州河西诸郡他不敢想,西面的凉州就是他老家。他从哪个方向都没出兵的理由,那还能是往南进兵?”

    “就是往南!”牵招将目光从长安放到汉中方向,对刘和分析道“南边汉中郡郡守张鲁割据一方,董仲颖早有吞并汉中之心。王司徒还没暴露,据他所说董仲颖前两个月就秘密调拨粮草前往汉中一带囤积,此时他表面屯军灞上意图东进,实际上就是要南下汉中收取此地!”

    “汉中郡万不可给董仲颖!”

    刘和大惊失色,立刻让牵招继续细说。

    “董仲颖现在是里外不是人,想推翻他的不止京兆门阀,还有他凉州带来的将士。而董仲颖为转移矛盾,也为给凉州将士们创造更多的赏赐,这才盯上了汉中之地。

    据说董仲颖许诺凉州将士,只要此次打下了汉中则劫掠十日不禁止,任何财物都归劫掠者所有。汉中这几年民心安定,汉中郡守张鲁力主回复生产,此时汉中郡内粮食囤积如山、财货也绝不少于朝廷一年税收。

    董仲颖若得汉中,则洛阳朝廷西进之策十年不可成也!”

    刘和心中惊诧,董卓居然能盯上汉中这块肥肉。

    汉中之地有险峻山脉作为天险,董卓麾下兵马不耐山地苦战,怎么说也犯不着冒险去打汉中。

    而他之所以能如此冒险,还是因为再不冒险他董仲颖就要撑不下去了。

    董仲颖压力太大了。

    尤其是这次他查出来如此多的京兆门阀要杀他后,他就彻底的失去了安全感。

    “给王司徒传信,说朝廷这几日暗中给他送一批军械,让他联系这几年发展的所有暗桩,务必要在董仲颖出征后将其刺杀!”

    刘和通过判断能够得出此战的结果,那就是董卓一定会铩羽而归。此战后凉州军将进一步分裂,吕布这个不讨喜的三姓家奴会更为董卓忌惮和排挤。王允刺杀董卓的机会就在此时,再不杀他董仲颖就怕他再发疯搞事就不美了。

    “子经先生你放心吧,汉中之战于洛阳朝廷来说不是危机,却是个除董仲颖的机遇!”

    “司空当真?”牵招有些疑惑,随即还是对刘和小声询问道“太傅说务必要司空整顿并州兵马入洛阳拱卫朝廷,再遣军从豫州入南阳郡屯兵。太傅已经联系了刘左军和刘镇南两位将军,豫州和荆州的兵马可以随时与朝廷大军一道支援汉中郡。”

    “不要调兵,调兵得费多少粮草?

    安心等待,凉州军这是垂死挣扎,绝对拿不下汉中郡的!

    相反,等凉州军吃了败仗回来的时候,就是他董仲颖该死的时候了!

    还有啊,让父亲告知玄德叔父和景升叔父,要二位叔父稍安勿躁且莫因董仲颖之事被乱了方寸。”

    “对了,益州的刘征南也传信来,说想趁董仲颖南征汉中郡的时候夹击汉中郡,夺回汉室兴旺基业之地!”

    牵招刚想走,却像是忽然才想起来一样的回头补充了一句。

    “子经先生啊,这事儿你刚才都差点忘了,这不说明此事你都知道不现实!

    告诉君朗叔父,不要轻举妄动!

    益州军绝对打不下汉中郡,损兵折将空堕汉室威风,绝不许他擅自出兵!”

    益州军什么战斗力?

    能打下汉中郡?

    开什么国际玩笑!

    “一个汉中郡引出多少乱子,董仲颖他该死!”刘和啐了一口,暗自骂了一句董卓不是个东西。

    “传令,要朔骑营和大戟营待命,随时与本司空西进!”

    刘和知道董卓离死不远了。

    凉州军这次只要是吃了败仗,那所有怒火就会反噬到董卓身上。吕布会迅速与王允结盟,串通那些不满董卓的凉州军基层军官谋杀他董仲颖。董卓一死,则李傕郭汜将掀起一场大乱。

    为保关中稳定,届时刘和必须迅速出关西进打下长安。

    刘和不愿劳民伤财的起大军征伐,于是乎便只调了两支精锐待命。

    这位汉末第一魔王,即将倾覆在给他带来巨大力量和无上荣光的凉州铁骑的手中。

    他和凉州人订下了血契,以为凉州人带来财富、土地、名望为条件,换取了傲世天下的力量。

    当他退守长安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他没有完成契约。

    他即将被愤怒的凉州人粉碎。

    “董仲颖啊董仲颖,你是怎么死的我不关心,但我关心的是你麾下那支精锐的凉州铁骑和治下关中百姓。

    放心吧,凉州人会在洛阳朝廷有更美好的未来,关中百姓也会在洛阳朝廷的治下有更稳定的生活。

    所以......安心去吧。”

    这不仅是刘和的想法,这更是凉州军内绝大多数基层军官士兵与关中百姓的想法。

    刘和原本没想这么快支持王允对董卓的刺杀,但他董仲颖一意孤行要打汉中郡,自己找死这可怨不得他刘和。

    “准备吧,大汉的大纛旗将再度于关中上空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