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
繁体版

061:未来规划

    “真是的,小屁孩知道什么是一生被对方所伤,这样的话,怎么能让咱放心呢?

    你呀,你需要有控制一切的能力。你知道你渴望有爱情,但是我们代表的是皇室,我们注定身不由己的,爱情那东西就是咱们所不能得到的。

    因为咱就是孤家寡人,要是没有你奶奶这个贤内助,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虽然朱元璋在说着很不好的样子,但是为啥作为穿越者的朱雄英看到了狗粮在向自己飘来。

    “爷爷我知道,我只是有这种直觉,而且一直我的感觉很准。”朱雄英丧着脸,显然他很恐惧这件事。

    “你怕啥,真是,和你也爷爷我多学学,怎么游刃有余地处理好那些问题。”

    “貌似那些事情都是奶奶帮你处理的吧,我以后也要找奶奶这样的。”

    朱元璋又想收拾这个孙子了。啥都好,就是喜欢没事调侃自己。

    “所以说嘛,以后要眼光放长远。”

    朱元璋抱着朱雄英一副很欣慰的样子,只是眼底深处闪过的担忧表明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你快回去吧,你奶奶一天看不到你就难受。”

    朱元璋找个理由打发了朱雄英,不然指不定他要多闹心。

    “咱是年幼尝尽人间心酸,然后步步为谋,不断捡漏,不愧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我,笑到了最后。

    可是英儿怎么就有为情所困的苗头了,真不知道以后传位给他是福是祸,看来咱必须擦亮眼睛,可要仔细给英儿选太孙妃了。”

    不过,这时候就有念头了,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不过想想朱标在朱元璋当吴王时就已经是世子了,大明王朝建立同年朱标自然是成功上位为太子殿下。

    按照原有历史进程,被立为太孙的人是朱允炆。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蝴蝶效应,竟然让朱元璋提前萌生了立朱雄英为太孙的想法。

    要不是常遇春从张定边手底下救了朱元璋,也就没有了大明王朝,这也是朱元璋的太子娶常氏为太子妃的原因之一。

    同时他也要别的势力来平衡这一切,淮西武将是他的兄弟们,值得信任,而江南士族又不承认他,口服心不服,这就让朱皇帝很不爽。

    咋的,是看不起咱老朱。

    估计是吧,毕竟五姓七望都瞧不起李唐皇室,可能是因为他们是陇西李氏的旁系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血统不纯吧。

    一旦朱元璋要立朱雄英为太孙,如何为他选择太孙妃就是个问题。

    回到坤宁宫的朱雄英懒洋洋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作为长子长孙,真是小床就贻笑大方了。)

    艾玛,老爷子问的啥问题,莫非这就是霸王说的生死劫。

    朱雄英双手插在一起,用头枕着双手,翘着二郎腿,这自然是带坏了某个熊孩子。

    “老二啊,你可不能整天这么懒洋洋的啊,吃了睡睡醒吃,你看你都胖了,这小手,啧啧,拧起来真有感觉。”

    “我又没招你惹你,怎么了这是,老大。”朱济熺故意咬重了这俩字。

    “想不想以后和大哥我一样有花不完的钱呢,然后好好的享受一把,才不辜负来这世间一趟。”

    “你净忽悠我,你就比我大一岁,能知道什么捞钱的法子?”

    朱济熺充满了怀疑,他可不相信这个便宜堂哥能给他带来什么收益,以后不问他要钱让他自己好好当个晋王就行了。

    “你就说以后大哥我说的话你听不?”

    “我听还不行吗。你让我去掏鸟蛋我绝对不去御花园,你让我吃鱼我绝对不吃鸡,你让我挨打的话我一定拉着你一起。”

    朱济熺很认真的用手指头数着,仿佛这些就是朱雄英的一切罪状。

    什么玩意,我不要这些,我要的只是你以后现在我这一边。

    “算了算了,你吃你的,别烦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朱雄英郁闷的吐槽。

    “燕雀和鸿鹄好吃吗,要不要烧烤呢。”

    朱济熺听到吃的就变了一副样子,真的就是一切皆可吃。

    朱雄英无力摆了摆手,他已经不想挣扎了,他只想好好当个咸鱼,没事混吃等死。

    可谁能想到这混吃等死难度这么高,总不能让别人把你收拾了吧,朱老四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清楚。

    “奇怪,我怎么又来到了这个地方?

    莫非这个地方对我有用。”

    “答对了,年轻人,这是你的精神空间,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大明领土的一切,除此之外它没有别的功能。”

    “就这,真够鸡肋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要干什么吧!”

    以后要干的事情太多了呀。

    首当其冲要解决宗室问题,九大塞王的局面不能打破,同时皇帝还不能分权,九大塞王也不能撤销,看来对他们的待遇和权力要重新思量了,毕竟他们的官员可是由中央任命的。

    其次是对贵族进行安排,用恋爱将他们一个个收拾了,这天下只能有一种贵族,那就是皇室子弟。

    然后就是发展商业,刺激需求。让民众也就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忽悠他们先捞钱,后享受,不过不大可能让他们如愿。中

    途直接让他们失望,不怪谁只能怪他们被毒鸡汤害了。

    而农业的发消息果然是要重视的,就怕他们发生民变,那可就有乐子了。

    不过驭民五术还是要用因为农业太重要,关乎到国家安全,不只是粮食安全,更是从业人员的安排,那就需要改变土地制度。

    然后是定都北平府,供给体系的完善是个大问题,漕运本身也是一项大工程,难度不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不能不干啊。

    府兵制度也需要完善了,税收制度也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可离不开市舶司,这将是大明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大明以后能不能保存皇室子弟的重要途径。

    建设陪都,征讨日本,北征蒙古,打趴之后实行经济制裁(也就是互市垄断),就不相信处理不了。

    对于女真不能采取汉化,来自后世的教训,作为穿越者的朱雄英可不想看到什么扬州十日。

    朱雄英要的就是主宰一切的感觉。只有别的封建地主穷了和他拉开了绝对差距。

    他就可以成为最大的封建地主,而此时能活长久这才是他的追求。这也就理解多少帝王意图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