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
繁体版

032:阴谋显露

    几天后终于开始了一场风波,是一场将会影响整个大明发展的无法避免的风波,希望这一次可以彻底改变。

    “英儿,你一点也不担心吗?”朱标焦急地问着。

    “我担心什么,我已经给娘吃了药丸,关键时刻能够救她一命。”

    朱雄英应付完自己老爹就准备去睡觉,跑去朱元璋的乾清宫,还是这里舒服,毕竟一切用的都是最好的。

    “去吧,去吧。”朱标无奈摆摆手,朱标一脸郁闷地看向自家老爹。

    “咋滴,咱的孙子不必遵守那些繁文缛节。”

    朱元璋似乎看透了朱标想说什么,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朱标讪讪笑着,意思像是说:“您就宠吧,别给宠坏了。”

    “小心你自己的后院,别着火了。”朱元璋拍了拍自家的好大儿。

    “咱走了,咱去抱着乖孙玩去了。”

    “你也不用担心,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朱元璋看着自家儿子,无奈笑了笑。

    “不可能吧,我就常氏和吕氏二人,怎么会出现事情呢?”朱标疑惑,朱元璋风风火火离开了。

    “驾驭不了自己的女人,那也干不成什么大事,你呀,就是太过仁慈了一些。”

    朱标想起朱元璋之前语重心长的劝告,心里很郁闷,仁慈不好吗?

    那是朱标被自己的立场束缚了,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犹如温室里的花朵。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病已和许平君生的嫡子,所以,刘病已在当了皇帝之后不久,刘奭就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太子之位。

    但是刘奭这人性格比较柔弱,对其父皇动不动就用刑罚处理大臣很是不满。

    此话被宣帝听了去,叹息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想要成为一代圣君明王,那么,心就不能太仁,需雷霆常伴雨露,方能让大臣畏威怀德。

    否则,大臣们就会反客为主,造成大臣太重君王太轻的危局。

    但是,刘奭很明显不具备这种杀伐之心,这是一位爱儒怀仁的君王。

    《汉书》中记载: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这是啥意思呢?

    刘奭的意思很简单,哎呀老爹啊,你不能因为大臣们说了几句讽刺你的话就让他们下狱治罪的呀。

    咱们治理天下,不能用这么多的法家思想,要多用儒生,那么才会上下和睦。

    这句话传到了宣帝的耳朵,他很是愤怒!

    他觉得这个太子实在是有够能和稀泥的,治国理政简直一窍不通!甚至说出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的话!

    这件事情之后,刘奭其实就逐渐被疏远了。

    汉宣帝觉得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很有当一个好皇帝的潜力,那就是淮阳王。

    甚至,差一点儿就要改立淮阳王当太子!

    还好,宣帝还是重感情的,怀念自己小时候和许平君的点滴,最终没下这个决断。

    就这样,刘奭才算是勉强保住了太子大位。

    这和朱标确实是很像,仁慈确实好,恩威并施才可以。

    也多亏了朱元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不去坚持,朱标家的皇位迟早要丢。

    攘外必先安内自然是对的,内政外交处理不了,还想长治久安下去自然不可能。

    对这个帝国没有足够的掌控力,那么没有一丁点用,最后只能成为被架空的傀儡皇帝。

    朱标过于注重感情,自然就很难处理好自己妃嫔的矛盾和问题。

    “你过来,太子妃如何了?”吕氏唤来常氏的贴身丫鬟懒散问着。

    “太子妃已经服用安胎药九个月了。”丫鬟惶恐回答。

    “你下去吧。”吕氏脸上露出了恶毒的笑容。

    “可是娘娘,我的母亲能还给我吗?”丫鬟怯生生问着。

    “这件事干的不错,你去和嬷嬷去见你的母亲吧。”吕氏笑着回答,眼神示意嬷嬷。

    “谢谢娘娘,娘娘真是大善人。”丫鬟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可她浑然忘记了吕氏如何混到如何位置,不心狠手辣怎么行?

    “嬷嬷,去吧,做的干净点。”吕氏吩咐道。

    嬷嬷带着丫鬟去了囚禁她母亲的地方,一具白骨赫然映入眼帘。

    “你去吧,这就是你娘,杀她的时候让嬷嬷放过你。

    不过嬷嬷心善,就让你们母女团聚吧,”嬷嬷恶狠狠地说着。

    “嬷嬷保证你不会有任何痛苦,毕竟你可是下毒毒害太子妃的罪魁祸首,杀了你都算你便宜你了。”

    丫鬟懵了,就算她再傻,此时也明白过来自己只是个炮灰。

    负了太子妃,轻信了太子妃嫔,还帮助太子妃嫔毒害皇家骨肉,随便一条都是死罪。

    “你想活命吗?”丫鬟绝望之际一道充满诱惑的声音在她耳旁响起。

    “我想,我想。

    求求你,救救我。

    我知道错了,我要复仇。

    我要复仇……”

    双目通红,面目狰狞,她已经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留给她的只有复仇。

    同时报答常氏的恩情,对吕氏发起复仇。

    “你个贱婢,临死还敢吓嬷嬷,我弄死你。”嬷嬷脸上露出了变态般的笑容,

    在深宫中憋的久了的人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她的痛苦要千倍百倍附加在她人身上,才能满足她不断扭曲变态的欲望。

    “可真是让人恶心的玩意,脏了本王的眼。”

    常遇春时刻守护着他的女儿,容不得一点意外的发生。

    “本王的女儿也是尔等杂碎能动的。”

    “你你你,你不是死了吗?”嬷嬷惊恐的声音传了过去。

    手起刀落,无头尸体缓缓落下,没有一丝情绪波动,在这个杀神面前,所有人的生死让他无动于衷,除了他在意的人之外。

    只见嬷嬷双手还在胡乱挣扎,双眼瞪得老大,下一秒,丑陋的头颅飞了出去。

    常遇春嫌弃地用着手帕擦了擦沾了她鲜血的宝剑,一脸嫌弃。

    “你随本王走吧,留在此处你只有死路一条,记住,你还有大仇未报。”常遇春冷漠开口。

    丫鬟此时吓傻了,她从未见过如此血腥场面,直接吓得失禁。

    “求求你,饶了我,我有证据,我可以作证。”丫鬟此时语无伦次。

    “作证?自然需要,不过,不是现在。”常遇春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