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漫漫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离别巡游

    半个月以后,叶院士的身体总算有所好转,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活动。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次老人的病情确实非常严重,甚至都有很大的生命危险,好在吉人自有天相,老人家并没有留下后遗症,只是身体一下子虚弱了很多,继续承担繁重的工作已经不可能。

    还在叶院士恢复期间,洪海已经按照老人家的愿望,亲自安排了院士到各乡镇橙子园的时间和路线,同时对于医护和安全保障,洪海也做了相应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叶院士的身体不能过于劳累,洪海除了通知相关人员做好接待准备以外,并没有组织民众来跟院士做道别,因为这样会影响到老人家的体力和休息。

    几天以后,两辆汽车从县政府出发,驶向了此次行程的第一站:香溪镇试点园区。陪同叶院士的,除了洪海以外,还有叶院士的家人以及医护人员。

    之所以选择试点园区作为第一站,是因为这里就是当年叶院士及其团队跟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的核心所在。这里不仅培育出了第一批脐橙的品种,所有新品种的研发,病虫害的防治等等所有跟脐橙产业有关的科技成果基本都出自此地。现在的园区,不仅有大面积的脐橙种植园,更建立了专门的科技研究机构,院士的团队成员包括黄同伟等新一代的科技人才都在此工作。

    等到洪海和叶院士一行人到达,黄同伟连同所有这个园区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在大门口列队欢迎。叶院士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车,跟所有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看得出来,老人家的心情十分激动,那双苍老的手一直在不停地颤抖。洪海赶紧上前,告诉老人家不能过于激动,否则会损伤身体,并且后面的行程也肯定会受到影响。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叶院士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他挥手让除了黄同伟外其他工作人员回到工作岗位,而自己则在黄同伟的陪同下,走过园区的每一寸土地,摸摸这棵树,捧起一小撮泥土放在鼻子跟前仔细的闻一闻,眼中尽是留恋。

    洪海和医护人员只是远远地跟着,不轻易上前打扰。洪海知道,在此刻,叶院士最需要的就是些许时间和空间,跟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做最后无言的告别

    一个小时以后,洪海一行人终于走出了试点园区。汽车并没有在镇政府停留,而是直接驶向了下一站:屈原镇,那里是叶老院士及其团队跟洪海他们真正开始合作的地方。

    但是汽车驶出没有多久,就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因为在汽车行驶的路线上,聚集着大量的百姓,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在汽车停下来的一瞬间一拥而上,把两辆汽车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让叶院士和随行人员一时手足无措。洪海也吃惊于行程为何泄露,不过此时他顾不得多想,赶紧下车安抚百姓。

    “乡亲们,请大家理解一下,叶院士的身体还很虚弱,前面还有很长的行程要走。”洪海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洪县长,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叶院士为了我们这些百姓,辛辛苦苦奉献了十几年,现在叶院士要离开了,我们只是来送送他,来表达一下对他的谢意!”一位百姓的回答代表了此刻聚集在道路两旁的民众的心声。

    “大家的心情我很理解,其实我跟大家一样,舍不得叶院士离开。但老人家这么大的年纪,这次又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已经不能承担继续工作的压力。老人家临走之前有个心愿,希望能把他工作过的地方再走一遍,如果每个地方都像大家这样,我担心老院士的身体吃不消。我看不如这样,我现在请叶院士出来跟大家见一面,做个别,大家一定保持克制,不用吵闹,好不好?”洪海担心现场大家的情绪难以控制,因此提前跟大家打好招呼,以免大家情绪激动,影响到叶院士的身体状况。

    “好,洪县长,我们听您的。”洪海的提议很快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大家齐声应和。

    当叶院士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走下汽车,大家看到叶院士还显虚弱的身体,现场突然安静下来。

    人群中不知道谁嚷了一句:“叶院士现在的身体确实还不是很好,不能耽搁太久。我们大家给院士鞠三个躬,表示对他十几年来对我们的帮助,好不好?”

    随着这人继续喊出的口令,现场的百姓齐齐给叶院士鞠了三个躬。叶院士再也忍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几乎要痛哭出声。好在家人和医护人员迅速反应过来,才平复了老人家的心情。不过老人家还是坚持给现场的百姓深深还了一礼,然后毅然转身,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走回了车里。

    民众自觉地让出了道路,让汽车缓缓驶出。临离开时,还是有一位百姓往车里扔进了一件东西,那是今年最新研发出来的脐橙品种,而且个头大得惊人,完全称得上是“橙王”。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叶院士每到一个乡镇,都会有百姓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老人家送行,同时献上最具地方特色的小礼物。

    等三天后回到县城,同行的两辆车已经装满了百姓送给叶院士的礼物。这些礼物并不值钱,却实实在在代表了百姓们对于叶院士的认可和尊敬。让随行的所有人不禁感叹:“百姓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对于那些对自己好的人,真的是掏心掏肺,对于对百姓有贡献的人,民众自会记得。这就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