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和,再续炎汉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欣欣向荣

    使者来到州牧府向刘和宣读了诏令,原来朝廷因他抗击鲜卑有功,加封他为平北将军、都乡侯。

    同时刘和帐下诸将也都有封赏:张辽为建威将军、关内侯,赵云、高顺为中郎将,其余如典韦、太史慈、夏侯兰、廖化、周仓等都位居校尉一职。

    接受了诏书,又送走了使者,荀攸率先向刘和道贺:“恭喜主公封候拜将!从此幽州大小事务皆决于主公了!”

    刘和虽然不明白董卓为什么要给他封侯拜将,但是手头权力扩大了,他是十分高兴的。

    汉代武官,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分最高,其下分别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方位将军,再往下便是杂号将军、偏将军、裨将。

    最后是中郎将和校尉。

    汉朝将军一职并不常设,通常在战时或者立有重大战功才会设立,比如卢植、皇甫嵩、朱儁讨黄巾时也仅为中郎将,平定黄巾后皇甫嵩和朱儁才因功被封为左右车骑将军。

    刘和如今被封为平北将军,已经是汉朝武将的高层了,并且与杂号将军不同的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方位将军在他们所负责的方向是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力的。

    之前刘和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但他仅能任命辽东太守府的幕僚,而辽东郡的其他官吏如郡丞、郡尉都是无权任命的,而辽东军队里的官职他也只能通过都尉进行控制。

    而且这类将军一般来说只会同时存在一个,刘和被封为平北将军,那么意味着不会再出现征北、镇北、安北将军这种凌驾于他之上的方位将军。

    这样一来刘和获得的平北将军权力就很大,在他负责北方军事行动期间他有权力组建自己的幕府,同时对于军队里杂号将军以下的官职他可以自行任命,无须经过朝廷同意。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凭借平北将军这个职位,在他负责的军事方向招募军队以及任意调动军队!

    可能有人不是很明白,招募军队这事刘和不是干过了吗?

    刘和先前征柳毅、阳仪,后面征轲比能不是在任意调动军队吗?

    这还真不能混为一谈!

    刘和在辽东征兵那是以太守职权招募郡兵,在蓟县下令征兵是他代刘虞行使州牧的权力进行的征兵(刘虞的州牧是军政财权一把抓的)。

    刘和征柳毅、阳仪,那是属于地方平叛,包括夜破拔奇都是在辽东郡内进行的军事行动,作为一郡太守这点权利他是有的,但是要将军队调往辽东郡以外,必须有朝廷或者更高一级的军事主官的调令。

    包括抗击轲比能,刘和是奉了幽州州牧府的命令才能调军队出辽东郡,若非他爹是刘虞,他还只能在辽东干看着!

    那么现在刘和这个平北将军的意义在哪里呢?

    他不仅可以在北方以发动军事行动的名义招募军队,并且这些军队中他可以自行任命杂号将军以下职位,还可以自行调动军队进行征战!

    如果按后世的理解,他的权限比北部战区司令还大!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北方进行的军事行动,就连刘虞这个幽州牧都得听他的!

    这也是为什么东汉很少封将军的原因,因为权力实在太大了!

    而刘和的另一个封赏:都乡侯,是亭侯之下的一个爵位。

    东汉的侯爵分为关内侯与列侯,最低一级为关内侯,列侯又从低到高分为都亭侯、都乡侯、亭侯、乡侯、县侯。

    刘和的都乡侯便是列侯里的第四等,至于他父亲刘虞的容丘侯则是第一等的县侯。

    如果说刘虞把大印交给刘和,他只是能够代为管幽州的军政事务,现在有了北平将军这个职位,他便是名副其实的幽州一号人物了。

    “恭喜君侯!”

    别驾齐周、从事田畴以及刘和麾下一众文武纷纷上前道贺。

    “公达,我与董卓有怨,他为何要封我做平北将军?”刘和向荀攸询问道。

    荀攸笑了笑:“岂不闻一山不容二虎?伯安公身为幽州牧,君侯为平北将军,譬如二虎,必有一争!而主公与刘幽州身为父子,主公理当避让,我猜董卓是想以此来恶心主公罢了!不过如今刘幽州抱恙,主公正好顺水推舟接下重任了!”

    刘和点点头:“既然朝廷对我进行封赏,那么公达便代我拟一道谢表,呈奏天子!”

    “诺!”

    ……

    自从刘和被封为平北将军、都乡侯之后,他彻底在幽州扎稳了脚跟,并且把军事防御的重点放在了西北的鲜卑人身上。

    辽东则作为了战略大后方,他把荀彧调到蓟县担任从事,任命太原人王烈为辽东功曹,主持辽东政务,廖化则为辽东都尉,负责军事。

    经过荀彧的安排,辽东各地都已经在进行屯田,拔奇带来的数万高句丽人以及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人都已在辽东安家,总体局势一片向好!

    刘和十分重视辽东的铁矿,先前获得的一万鲜卑俘虏被他发落去挖矿,极大的促进了辽东钢铁产量。

    有了钢,在生产领域和军事领域的需求也都开始得到满足。

    大量的铁制农具被生产出来,让辽东以及整个幽州的农民都一片欢腾。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便是荀彧在辽东时请来的国渊国子尼,他本是乐安人,与刘和同为大儒郑玄的弟子,因为避祸而迁居辽东。

    荀彧知晓他的才能将他请来,刘和知道了这位师兄的身份,便果断的将幽州的农政都交给了他,并且指点他制作出了一种跨时代的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重量轻,相比于过去的长直犁更为灵活,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们的喜爱,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国渊的主持下,幽州的农业开始了高速发展。

    军事方面,由于刘和获得了更大的军事权限,他麾下的军队也再次进行了扩张。

    在两个月时间里,刘和麾下军队数量达到了五万,这还不算代郡、上谷等地的驻军。

    幽州的武库被刘和打开,里面的兵器甲胄被用于装备军队,这批五万人的大军在将幽州武库近乎掏空的情况下,披甲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其中铁甲数量也接近了一万套!

    高顺的陷阵营数量仍然维持在八百人满编,但是武器装备都得到了更新,在刘和的思路指导下,一种足以覆盖全身的铁制札甲被制作出来,甲胄重达五十斤,甲片密布犹如鱼鳞,胸口有一块明亮的护心镜。

    不过这种甲胄产量极为有限,在他发动了整个幽州的工匠进行赶制的情况下,也才堪堪将高顺的陷阵营全部列装。

    除了鱼鳞甲,陷阵营士兵的内衬还穿有一层如细网的锁子甲,每个陷阵营士兵都是如此穿着两层甲,身高以后世的单位来算都在一米七以上,在战场上犹如铁塔,绝对能将敌人的阵线击穿!

    刘和望着一卷卷记录了幽州发展情况的竹简,颇为欣慰,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下一刻赶到他的书案上的是一道来自东郡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