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馒头榨菜,我竟被黄袍加身
繁体版

第24章 生为教主生,死为教主死(求追读)

    李轩没有注意到少年孤儿们的崇拜眼神。

    他现在已经没兴趣观看系统面板了。

    每天【叮,声望+999】的刷屏公告,已经让他麻木!

    不管他如何花掉声望值来兑换食物,那声望值啊,就跟有生命力一样,不断地自我繁殖!

    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王多鱼的烦恼!

    花不完,完全花不完!

    有钱,有些时候,真的挺烦的!

    他只想把这些比自已小不了几岁的孩子训练出来,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武艺,也不需要强壮的身体,只要听话、不怕死就行!

    至于这些少年上了战场后,死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村里的规矩,吃席呗!

    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

    如果没有他的收留,这些孤儿,不是饿死、冻死、被人杀死,就是病死,有时甚至会被人当作食物!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就让他们为自已而死吧!

    不管哪种战争,死得最多的,不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吗?

    李轩也没想过这些小孩遇到朝廷的正规军,能不能抵挡的问题,就这点人,别说他们了,全城七千百姓加在一起,都不够那些边军们一个冲锋的!

    他只是搞个邪教,无法无天,在白水县称王称霸,又不打进京师,所以用不着考虑这种问题!

    能够通过这些小孩,制衡田见秀、刘芳亮等人,李轩就很满足了!

    因此训练这群孩子的队列,是李轩最近几天,最上心的事情。

    为了保证他们的体能,他自然是让这些少年敞开了吃,想吃啥就吃啥。

    吃得越多,他们就越有兴趣操练!

    ……

    完成一天的训练后,李轩正准备回府里洗个热水澡,顺便调戏一下久未见面的柳黛儿。

    可惜啊,柳姑娘还处在守孝期,没法跟他颠三倒四。

    也只能过过嘴瘾。

    这时田见秀走了过来:“教主,王二在城外马莲岗,建了一个营寨,让党五那厮守着,既防官军,也监视着我们,城里的百姓出去砍柴,被党五抓了不少!我和郝法王商量了一下,准备偷袭并杀掉党五!”

    在古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燃料的柴,永远都摆在第一位。

    这个时候没有天燃气,用煤也不普遍,自然界随处可砍的柴,也就成了百姓们的首选。

    因此满清的古代照片里,城市周边的山岭,都光秃秃的,就是被大伙儿砍掉烧了不少。

    卖炭翁、卖柴客等文学作品,也是对这种行为的记载。

    据说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就是出门砍柴时被张飞掳去的。

    就算有了李轩的馒头,白水县的城中百姓,也要去城外砍柴,生火烧水什么的,被党守素抓去,再正常不过了。

    “这县城内外的大事,你和永忠看着办,你们做事,我放心!”

    李轩懒得管这种闲事,顺手推了出去。

    他以后只要掌握以“狂信徒”为主的X卫队,那就压根不担心被田见秀等人架空!

    这田见秀再有本事,想当杨秀清,那也得问问他李教主,是不是上帝的二儿子洪教主!

    田见秀要动用护教卫队,去偷袭城外的党守素,自然要得到李轩的支持,那死忠于李轩的郝永忠,才会配合自已。

    眼下得到了自已想要的结果,他就满意地离开了。

    田见秀的野心,李轩早就体会出来了。

    当初为了抢自已的仙术,这小子可是带了匕首的!

    不过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还没到清算之日,什么时候风平浪静了,他也不介意把司马懿发出的那颗子弹,在擦过李靖的头皮、正中李善长的脑门后,再射入田见秀的心窝!

    他穿越前,虽然只是一个大学生,但单纯,又他娘的不是蠢!

    哪些人对自已好,哪些心存不良,他还是分得出来的。

    田见秀要带人去攻打马莲岗的山寨,那就让这小子去呗,赢了,他身为教主,面子也有光彩,输了,正好可以借机敲打一下这位田法王!

    李轩感觉,自已似乎已经越来越适应古代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做教主的心态。

    至于护卫队员们会不会死,会死多少。

    他也懒得关心。

    他非常清楚,他李轩的未来,在那群“狂信徒孩子”身上!

    田见秀和那九百民夫,都是浮云。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却已无所扰,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他哼着东方教主的专属BGM,轻轻松松地回了李府。

    ……

    接下来的两天。

    李轩为了自已的“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对那群少年孤儿的军训,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每天从早操练到晚,手一挥,就是足够的馒头!

    这种高品质的碳水化合物,足以补充少年孤儿们流失的能量。

    含着精盐的榨菜,更是让孤儿们充满了力量!

    羊肉这种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高蛋白质,让孤儿们练了还想练,完全停不下来。

    甚至李轩都站累了,躺在校场旁的摇椅上,吃着春香递过来的莲子羹,顺手还拍了一下这小妞那很翘的臀部。

    这些少年孤儿依然目不斜视。

    军姿站得笔直!

    比四百年后的大学生们,认真多了。

    高抬腿时,李轩规定,脚尖离地一尺,他们就会一丝不苟地做到一尺!

    甚至还会彼此帮助,让没有方向感和长度观念的小伙伴们,明白什么是左右前后、什么是一尺!

    “教主给我们吃,给我们穿,我们应该生为教主生,死为教主死!”

    “对,教主恩同再造,若是谁敢不听教主的话,我孙癞子第一个杀了他!”

    “我刘五也是!”

    “还有我,艾小二,教主的话,我也时刻记在心中!”

    听到少年们的议论,李轩微微一笑,小孩子,就是容易被洗脑啊!

    这孙癞子,才十二岁,因头顶长了个大大的癞疮,因此得了这个绰号。

    来自北边百里外的延安府延长县,父母都饿死了,大姐为了救他,卖身去了白水县的青楼,他一个人在街上瞎混,被负责招人的李富贵看见,就招了进来。

    据说他大姐进青楼后,给他取了个大名叫可望。

    孙可望,名字还不错。

    而且这小子很老实,训练也刻苦,是个不错的苗子。

    缺点嘛,就是性格有点固执,还很记仇,谁要是惹到了他,就会不死不休。

    但李轩的话,这小子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比所有的少年都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