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绽
繁体版

第62章 模拟指挥

    看到教员已经提前到达了授课地点,连长吴峥迅速把队伍带到小山包半腰处。

    新课程的教员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校,嗓门粗大,笑声爽朗,给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印象。

    中校教员上课的方式跟他的性格一样直爽,张口便开门见山的介绍道:“我们分队战术指挥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组织大家实施一次进攻战役,你们每个人既要扮演指挥员、又要担任战斗员。

    假设我们眼前的大片区域是一场模拟战役的战场,今天上午,我就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具体的地形环境。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是1号高地,此外还有2、3、4、5号高地,稍后,我将会引导大家逐个进行实地勘察。

    观察现场时,请每名同志注意思考,如何结合地形、地物组织防守和进攻的兵力部署。作为指挥员,只有掌握了详实的战场实地信息,才能更好的利用一切资源进行有效指挥。

    这里着重强调一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实地观察地形。地图和侦查员带回的信息往往都不如指挥员亲自实地观察所得可靠,大家现在就可以对脚下的1号高地进行现地考察了。五分钟后我们赶往下一高地。”

    教员的话音刚落,许多人头脑里已经意识到,整个上午的课程安排几乎可以总结成“负重行军兼熟记地形”。

    果然没错,一上午时间,所有人跟着教员走遍方圆十几里的所有山包、道路,崭新的棉衣已被汗水彻底浸透,但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因为一旦停下来,让山间冷风钻到衣服里的滋味更难受。

    临近中午,小伙子们才托着沉甸甸的背囊回到驻训营区,好在食堂的饭菜可口,一顿饱餐消除不少疲劳。

    当天下午,88队被再次带到了1号高地,中校教员通过口授方式,现场讲解战斗想定。

    期间,免受奔波之苦的小伙子们本想可以借机打盹儿,不少人经过反复酝酿,始终无法小憩。因为强劲的西北风就像一针兴奋剂扎透衣服注射入人体,至使坐在山头上的人瑟瑟发抖、神经紧绷。

    中校教员的洪亮嗓音却如扩音器一般,把授课内容强行灌入他们的耳朵:“前方,敌一个排的兵力部署在紧密相连的4、5号高地,其中4号高地是方圆几公里最大土质山丘,4号高地西侧后的一道山脊将4、5号高地连在一起,形成协同之势。

    敌在4、5号高地前沿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又借助山上树林和地形构筑有防御碉堡,且两翼均得到敌友邻部队支援,我方只能在工兵和坦克配合下开辟一条通路,在规定时间内占领阵地。

    现在大家开动脑筋,假设你是全队的指挥员,结合现有地形想定我方战斗部署!”

    教员抛出了一道思考题供大家讨论。

    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坐在寒风中的学员们一个个瑟瑟发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下手。

    中校教员看着一双双迷茫的眼神,眉头紧锁,脸色愠怒,一连几遍重复问道:“有没有哪位同志想好了?”

    在一片沉默中,忽然有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僵局,“报告!教员,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所有人循声望去,巴图已经站了起来,等待着教员的允许。

    此时,一向做事认真、勤奋好学的巴图站出来,其他人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

    中校教员见终于有人回答问题了,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抬手示意道:“那你就说一说吧!”

    “是!教员!”巴图干脆的回答,紧接着说道:“据现地观察可知,敌方占据的4、5号高地地势较高,植被茂密,易于隐蔽和防守,而两翼又被敌军同时占领。我方只有在敌阵地正前方利用工兵开辟通路,借助坦克掩护迅速通过并攻占敌阵地。

    现站立点1号高地据敌前沿一两公里,我们可在山丘背面隐蔽集结作为出发地线,2、3号高地狭长平坦,不利于隐蔽,所以应迅速通过。我部可分为3个梯队,按时依次赶到通路口和坦克汇合,交替掩护通过通路夺取4、5号高地。回答完毕!”

    巴图的战斗想定结合实际紧密,设置合理,回答流畅,中校教员脸上露出了微笑。

    于是说道:“你回答的很好!说明你的基础很扎实。不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清楚!”教员欲言又止,故意没有点破,看巴图能否自己发现。

    巴图冥思苦想半天,没有头绪,只好请教员指教。

    中校教员故作高深的说道:“你把最重要的部分给漏掉了。我们的部队通过通路,进入4号高地后,不能一窝蜂往山头上挤吧?”

    巴图恍然大悟,回想以前所学,果断答道:“第一梯队通过通路后迅速往4号高地左侧移动,成一线队形,消灭高地左半部分敌人,第二梯队向右侧移动消灭右半部分敌人,三梯队视情况及时跟进,以协助前两梯队进攻!”将问题补充完后,巴图胸有成竹的看着教员。

    “回答算是完整了,但是还不周全!再想想哪有疏忽!”没想到中校教员竟给出这样的评价。

    巴图在全队学习认真,成绩也是最好的,如果他的回答都有问题,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巴图头脑飞转搜索自己的遗漏,教员则像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讲到最高潮时戛然而止,留给听众无限遐想。

    那些只想昏昏欲睡的学员也来了兴趣,暂时忘记了嗖嗖的寒风,头脑开始跟随教员的引导飞速思考,课堂气氛一下变得活跃起来。

    有的在下面交头接耳,有的冥思苦想,有人直接不顾课堂纪律叫嚷着让教员给些提示,小伙子们被这个所谓的“疏忽”吊足了胃口。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教员始终是缄口不言,看到年轻人在课堂认真思考的样子,他似乎很享受。

    终于,中校教员笑着提示道:“问题就出在穿过通路阶段的人员安排上!”

    “人员安排!”人群里小声重复着这个关键词,又是几分钟过去了,课堂上还是没有人能够猜到教员的谜底。

    中校教员虽然有的是耐心,但课堂毕竟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他正要准备解开谜底。忽然,吴峥站了起来,“报告!教员,我知道刚才战斗想定的问题出在哪了!”

    中校教员眼前一亮,“那你说说看!”

    “是!教员!刚才巴图的想定中,第一梯队穿过通路后迅速成一线往左侧移动,第二梯队迅速向右侧成一线移动,包围整个4号高地。我认为问题在于,第一梯队进入4号高地前沿迅速移动过程中,势必将自己的大部分暴露在全部敌人的火力下,不利于保存自己,容易造成伤亡。

    我认为应该调整为,第一梯队进入4号高地前沿后,迅速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隐蔽自己,对敌火力点进行牵制,这有利于减少暴露在敌火力下的我方一、二梯队的伤亡。待二梯队全部通过后,由二梯队向右侧成一线移动,第一梯队随后向左侧移动,双方相互掩护交替进行。”

    吴峥的回答是经过周密思考的,他没有充足的把握,但是他可以确定“在敌火力下暴露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中校教员听完吴峥的回答,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马上表扬道:“好!刚才这位同志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他的方案缩短了我方在敌火力下暴露的时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战场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作为指挥员,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要学会精打细算,才能把伤亡降低到最低,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员。”

    教员的点评仿佛一下把吴峥推到了“优秀指挥员”的位置,其他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就连巴图也冲他微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