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泉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决定进攻荣康城

    去往定达报信的两个人,到了定达向向天志报告后,向天志召集大家商议是否出兵夺回临山城。大家都觉着最好不要轻举妄动,陷入了长时间的讨论,就这样时间被耽搁了。等向天志最终决定派兵赶往临山城时,胡酹已经提前一天回到了临山城,他们被挡在了城外。

    同江城那边还在僵持之中,为了定达的安全,向天志决定把进攻临山城的部队召回,回到定达加强守卫。

    眼看着同江城攻打不下,朱围庸也犯愁,他把李仁、胡酹召回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同江那边吃不掉,就换个目标吧;目前我们最当紧的是要获得大量的人身肉体,否则我们的人数便没法增长。”朱围庸说。

    “大哥,虽说这次我们拿下临山城,没得到一个人,但是临山城西北方向的荣康城,人口有70万;从临山去往荣康的路,我带军队走过一趟了,也算有所收获。我看我们下一步就瞄准这荣康城!”胡酹说。

    “荣康城人口这么多,要是真的拿下来,我们的军队就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了。”李仁附议道。

    “之前我们拿下天德城10万人,已经算是突破极限了,现在要吃下这70万的荣康城,我们能办到吗?”朱围庸疑虑道。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都没有信心。然而朱围庸此时却有了主意,但是他没有表露出来,便让大家先回去休息了。

    其实朱围庸已经下定决心要攻夺荣康城了,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一年前,他开始秘密修炼的一项技能,如今基本成熟。

    之前他们移魂夺魄,都要近身才能实现,这就使得前几次攻占城镇速度很慢,且有伤亡。从攻夺清平、虎口、黄阳三镇时,朱围庸便开始修炼远距离移魂夺魄。

    朱围庸一开始也是没有掌握窍门,始终无法远距离移魂夺魄,顶多也就是半米开外。

    远距离移魂夺魄的关键在于瞬间攻占新的寄宿体。速度越快,距离便可以拉的越远。朱围庸始终不放弃,他找了一个肉体,私下反复练习。

    经历了多次失败,朱围庸慢慢地掌握了要领。当灵魂要离开肉体时,需要把身体躬成被拉弯的弓形,把魂集中在一个点,然后蓄力,最后魂似飞箭一般朝向目标人体射去。靠着这个技巧,朱围庸慢慢地从1米,到5米,10米,最后练习到50米开外也能移魂夺魄。

    不奢望大家都能在50米开外移魂夺魄,但是只要把要领告诉大家,严加训练,5米、10米外移魂夺魄应该不是问题。

    朱围庸认真思考后,告诉了李仁和胡酹这个计划。

    “大哥,远距离移魂夺魄,这也太让人意外了。我和李仁赶快练习练习,如果我俩也能行,那我们就赶紧训练下面的人。”胡酹说。

    “是啊,大哥,只要我们的人能在10米外移魂夺魄,在两军对战时,我们将占据绝对的优势,拿下同江城指日可待。”李仁也兴奋地说。

    “嗯,现在同江城杨弘的军队,确实是我们的克星。如果他们的军队推广开来,我们将寸步难行。即使不攻打荣康城,我们也要训练远距离移魂夺魄。”朱围庸说。

    三人很快达成一致,朱围庸开始帮助李仁和胡酹掌握远距离移魂夺魄的要领。

    李仁和胡酹的技能水平略逊于朱围庸,二人在朱围庸的精心教导下迅速领会了精髓,能够在20米之外施展移魂夺魄的技巧。朱围庸见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技艺,便指派他们共同负责指导其余人。

    李仁和胡酹先训练了自己的核心部下,等他们掌握了要领后,再依次组队训练下一批。就这样一批带一批,不到两个月,所有人均能在5米外施展移魂夺魄之术。

    时机成熟了,朱围庸决定进攻荣康城。

    他让李仁把围困同江城的五万人撤了下来,只留五千人把守巫方镇,同时把胡酹手下的得力干将罗勇从临山城撤下来,带领两万三千人驻守天德大本营。

    朱围庸自己带着一千两百名近身侍卫,和李仁的大部队一同前往临山城,与胡酹汇合。

    经过七八日的行军,朱围庸和李仁带领大部队终于到了临山城,和胡酹会合后人数达到了九万五千人。大家等待着朱围庸的下一步指令。

    随着人马的集结完毕,朱围庸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入侵荣康城的战术和具体攻城计划。

    会议伊始,李仁的部将孙地向众人介绍了荣康城周边的地理形势。

    “荣康城乃当前最大的城市,与我们现在所在的临山城之间隔有群山,仅一条石岭关道相通。幸运的是,石岭关口已在我军掌控之中;荣康城东北方向为国都定达,那里人口约50万,驻扎有精锐之兵;荣康城正北方向有个惠泽湖,是曲江流入所形成的巨大湖泊。”孙地详细地说明。

    “荣康城的防御状况如何?”朱围庸询问。

    “荣康城现人口约70万,呈方形布局,东西、南北延展皆为16公里左右。城领郭云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城中驻兵不足2万,但一旦全民动员,军力可瞬时扩增至十万以上。”孙地继续介绍。

    “看起来,这次的攻势将会是我们迄今为止所遭遇的最为棘手的一次。”朱围庸沉思片刻后说道,“提及郭云成,还有何补充?”

    “大哥,我在早前围攻荣康城时,特意打探了郭云成的背景资料。他出自将领世家,备受部属的敬重。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杨弘的率兵方法深有异议,认为军人乃国家之宝,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只有如此,战士们方能心领神会,忠于使命,坚守战位。”胡酹补充道。

    “如此说来,这郭云成倒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的这个优点,反倒成为了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朱围庸说。

    “是啊,常规作战,我们有百分百的把握攻破这荣康城。”李仁说道,“然而,荣康城作为当世第一大城,我们的攻势启动无疑将引起定达方面的关注,他们不会坐视不理。”

    “是的,荣康与定达相距甚近,若我们围攻荣康,必须同时做好应对定达所派援军的准备。向天志恐怕会命令杨弘赶来助战。”朱围庸分析道。

    “大哥,那就让我面对这杨弘。如今我们有了远距离移魂夺魄的本领,我有信心一雪前耻。”李仁说。

    “嗯,好。那进攻荣康的任务,就还是交给胡酹来负责;你负责抵挡定达方向的援兵。”朱围庸说。

    大的分工明确了,接下来大家开始探讨进攻荣康的详细细节。

    荣康城设有内外两重城墙,外城墙为后来增建,高5米,目的在于隔离野兽侵袭,以及预防洪水灾害。从外城墙向内约1公里,便是高达10米、厚度超过1米的内城墙,四个城门的防御更为坚固,城门楼几乎达到20米高,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

    外城墙与内城墙之间的区域,是荣康城的外围区域,本为防守士兵的驻地和军队总部,功能上较为单一。这个外围区域有一些商店供士兵日常所需,但平日里军队并不总是显露行迹。老百姓一般住在内城墙内,丝毫感受不到军队的影响。这样的布局确实非常高明。

    随着时间的演进,人口慢慢增多,交通也便利起来;相关的机构也渐渐地从内城墙区域外撤到外围区域。郭云成作为将领,虽年轻,却学识渊博,统领下的荣康城日渐稳固繁荣。如今,荣康城的外围区域已是坚实的兵营,融合着支撑城市运营的各项必需机构,强固异常。外城即使被攻破,内城还是难点重重。面对多重防线,即便是胡酹也不禁焦虑不已。

    “大哥,这个荣康城不同于一般的城市,你得帮我好好想想,我自己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胡酹说。

    “荣康城的确是一大挑战,但若是我们能攻下此城,我们就无惧未来任何困难。敌我双方各具优势,我们需要保持信念。至于攻城之法,不必急于一时决断。”朱围庸显露出领袖的从容。

    “是啊,咱们还有时间,一定能想出万全之策的。”李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