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三章 挖人才

    朱由崧稍作休息,将明末形式独自分析了一下。认为先得把可用之人网罗过来,没人自己就是光杆司令。在九月清军进攻大顺的太原城之前,得炼钢造枪,先造出一万把步枪,那么防守就没问题了。

    思索完成后来到外厅。太监卢九德已经到厅内候着了。

    “卢九德。”

    “奴才在。”

    “本王被推举为监国,你是有功的。”朱由崧对人的策略是捧一下打一下。他目前一个贴心的人都没有,卢九德是第一个要收服之人。

    因为在古代,太监离开皇权,就连条狗都不如。

    这一点,朱由崧知道,太监们也知道。他们唯有抓住皇帝,让皇帝开心了,事顺利了,他们的权、钱就都有了。

    “本王继位后,封你为秉笔太监,并总督东厂。”

    卢九德心中一阵狂喜,忙下跪道:“谢主隆恩。”

    “不过,”朱由崧话锋一转道:“本王初到南京,留都官员无一人相识。你身为南京司礼太监,对诸官员情况应该都了然于心吧?”

    明朝,东厂太监都是皇帝心腹,用于监视大小官员,包括皇亲国戚。朱由崧自然知道孔九德必然对南京的人、事、物监视的一清二楚。

    “从今天起,你只对本王负责。若有二心,杀无赦。”朱由崧厉声道。

    “奴才自进宫之日起,就对天发誓,只效忠皇上,奴才之心日月可鉴。闯贼进京,逼死思宗皇帝,毁我大明根基。今日我大明重新有了主,奴才肝脑涂地,誓死追随陛下。”卢九德跪下磕头如鸡嘬。

    “恩。”朱由崧知道卢九德说的是真心话。离开皇权,太监如断了线的风筝,他们也不可能依附其它力量。

    “作为留都,南京城没有皇上,没有太子,你们必和其他官员串通一气,也是为了自己生计。本王不管你之前与何官员勾结,做了何事,一概不予追究。今天,你的主子就是本王,本王给你荣华富贵,你不得背叛本王,你可听明白了?”

    “奴才知晓。”卢九德磕头道,脸上那汉水如黄豆般涌出。福王不追究他以前的勾当,那这一页就掀过去了。

    “好,你即刻办差。”朱由崧知道,没时间让费,必须争分夺秒工作。

    朱由崧要改变明朝的命运,首先要击退左良玉的湖广军团,不能让左良玉的儿子投降清军(左良玉在进犯九江后暴毙,其子左梦庚降清)。然后要击退清军进犯南直隶,保得南京一时安宁,再图发展。

    要击退清军,唯一的办法是改进武器。这一点,前世作为武器专家,朱由崧有把握。改进武器,要有人、钱、物料。

    所以,朱由崧脑海之中已经有了计划。

    “小艳艳,拿笔墨了。”朱由崧呼唤门外的李艳艳。

    李艳艳似乎与朱由崧有了默契,一听便知福王在叫她。于是马上备好笔墨纸放到书案上。

    朱由崧提笔写了一串名字。

    宋应星、宋士慧、宋士意、宋应晶;汤若望,南怀仁,王夫之,黄宗羲,方以智,郑保御,赵献可,傅山,翟良,汪昂,王世德,顾炎武,袁枢,沐天波,李岩,郑森。

    写毕,将纸条交卢九德,朱由崧道:“此名单看后即焚毁,见到人后传我口谕:大明福王监国,然国之萧条,外夷内寇,国家风雨飘渺,百姓流离失所。汝等为国之栋梁,应报效朝廷,拯救百姓于水火。速至南京,商讨国家大事,重振大明。”

    “你马上回城,召集可靠心腹,分别出发。好言相说,晓以利弊。如有不愿到南京的,就是绑也要绑到南京,但不可伤人一丝一发。”

    “听明白了?”

    “奴才明白。”

    “如缺少一人到达南京,本王砍了你脑袋。”

    “另外,本王给你说一下各个人员情况。汤若望、南怀仁是西夷洋人,找到传教士就能找到他们;宋应星在亳州,他们是兄弟儿子,着交接印鉴即刻到南京;沐天波是世袭锦衣卫,即刻入南京就职;袁枢在河南抵御李自成,着立即到南京候命,吩咐袁枢不得抗命,到南京后组织北伐收服失地;郑森是郑之龙的儿子,说服他到南京商议抗清大计;李岩在李自成贼部,但不得重用,贼对其猜忌颇多,可绑架到南京。其余人等你派人查询。”

    “你们东厂儿郎为国效忠的时候到了。切记,不得派鲁莽之人做事。”

    “都记得了?”

    “奴才记住了,奴才必不辱使命。”卢九德扣头答道。

    “去吧,一切保密,不得让任何其他人员知道。派出人员单线联系。将本王抗击建奴,扫平贼寇的决心告之他们。本王继位后,将昭告天下,他们也能看到本王之心意。”

    “小艳艳,你把名单销毁。”

    “奴才告退。”卢九德磕完头退去。

    明末,抗清将领、义士一大把;能工巧匠也不少。朱由崧只是把先想到的人才找来,暂时没想起来的后续再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