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七章 诏书如雪片般发出

    “韩赞周,拟招。”

    “奴才遵旨。”

    “第一道诏书,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第二道诏书,免去前朝三饷”;

    “第三道诏书,永久免除徭役,监狱罪犯除外”;

    “第四道诏书,开商互市,永久免除农业赋税”;

    “第五道诏书,解除海禁,开埠通商,广州、厦门、宁波、杭州、松江、南京,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来经商”;

    “第六道诏书,成立海关总署衙门,在开阜口岸征收关税”;

    “陛下,陛下。。。”大臣们听不懂啊,赶忙打断朱由崧的口谕。

    明末,阉党、东林党、皇帝党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制衡。皇帝要做的事,东林党赞成,阉党必反对;阉党赞成,东林党反对;大臣赞成,皇帝又猜忌,政令不出京,往往不了了之。大明就这么糜烂下去,救不活的。清兵不入关,那也是大顺的天下了。

    “皇上,免除税赋,国库怎么办?官员饷银从哪出?”

    “诸位爱卿,”朱由崧知道大堂之上大臣们心态,要先封住他们口,给胡萝卜啊。

    所以继续说道:“朕决定改内阁廷议为总理衙门,由马世英担任首任总理兼兵部尚书,总领兵部、礼部、吏部、刑部、户部、工部。”

    马世英一听,心中狂喜,这朱由崧拎得清。官场老手,要的就是权、钱。大明存亡,与他何干。

    马世英马上同意,身后江北四镇将领均站出同意。掌控军队实权的一同意,谁敢反对?马上呼啦一群全部同意。

    “封黄得功得为靖南侯驻滁州;高杰为兴平伯驻徐州;刘泽清为东平伯驻淮安;刘良佐为广昌伯驻凤阳。”

    四镇皆大欢喜,后高杰贪图享受不愿意驻防徐州,这个后面再讲。

    “封钱谦益为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入总理衙门办差;”

    “封左良玉为宁南侯,加太子太傅,驻守武昌;”

    “封秦良玉为忠贞侯,加太子太保,驻石柱;”

    “封韩赞周为掌印太监;”

    “封史可法为海关总署大关长。”

    史可法受马世英排挤,但为人忠贞耿直,是旧朝官吏唯一可用的。

    朱由崧有自己的策略。旧官僚在明处,给官给钱,让他们自己在朝堂上扯皮去吧。自己要重新打造一个新的机构体系,放在暗处,为己所用。

    其他官员一律提升一级。封赏完毕,百官皆满意。

    朱由崧道:“朕大赦天下,解除劳役赋税。是为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民心不再为贼寇及外虏所用。”

    “崇祯期间,天灾连年,江南歉收,无米提供给陕西等地灾民,是民变之因。”

    “今我北境之地、人口尽失,无需再提供钱粮,江南一年就省下银500万两,食粮数千万石。朝廷每年能收上来的农业赋税不多,免了赋税,百姓拥护,乡绅亦拥护,少了官民矛盾。”

    “尔等不拥乎?”朱由崧顿了一下。

    堂上官僚哪个不有良田千亩,免除农税,自然默不作声。再说,开商互市,最有利官绅阶层,也就同意了。

    “可是,陛下。朝廷没了收入,何以为继?”

    “因此,朕要解除海禁,开埠通商,收取关银;各地开商互市,开设商品市场,收取商业税。江南商业发达,工业也有雏形。西夷船坚炮利,在世界各地贸易,赚取利润。想必大家耳有所闻,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法兰西、英吉利。其中葡萄牙占我澳门,西班牙占了台湾北部,荷兰占了台湾南部。”

    “关于钱粮收入,朕自有主意;开商互市,由户部去做,成立海关,由史可法去办。”

    马世英心中盘计:“兵权在我,官员在我,不怕你跳出我掌心。”

    遂道:“陛下圣明。”

    “朕刚登基,宫中无人可用。请马总理着礼部甄选秀女七十名进宫伺候。”

    “拟定诏书,由总理衙门核准发出吧。”

    “以后朝会由总理衙门马总理例行主持,退朝。”朱由崧甩手离开大殿。懒得与他们扯。

    退至乾清宫,朱由崧招来孔九德,“把史可法请到后殿,不要声张,要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