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九章 郑森

    第二天一早,卢九德禀报,郑森到。

    “哦,”朱由崧有点意外。

    “郑公子正好在南京办事。奴才没费力气就找到了。”卢九德道。

    “召他觐见,将史可法、张慎言也叫过来。”

    郑森,就是后人熟知的郑成功,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郑森由太监领进后殿,下跪拜见皇帝:“草民郑森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郑森起身一看,有女子在,有些犹豫。

    “郑爱卿,这是皇后娘娘。”

    郑森又下跪磕头拜见皇后娘娘。

    “诸位爱卿,朕今日继位,实行新政。以前的繁文缛节,一切从简。从现在起,不再叩头行礼,只需作揖即算行礼。”

    “这个。。。”几人面面相觑。

    郑森是见过洋人的,知道洋人见面是脱帽、或右手搭胸致意。新皇帝要改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礼制?

    郑森第一次进朝廷,也是第一次面见皇帝,大家都陌生,彼此间也无话。

    “后宫不干政,这也得改改。”朱由崧到,“新政新气象,大家慢慢就熟悉朕为人处世的风格。”朱由崧前世是现代人,也不作解释。他需要下人执行即可。

    “朕新政昭告已下,民间不日都会知晓。”

    “郑爱卿,朕已决定解除海禁,将广州、厦门、宁波、杭州、松江、南京六城对外开埠通商。”

    震惊!震惊!还是他妈的震惊!

    明代海禁,他们郑家做贸易实际上都是走私,要砍头的。

    此乃德政,天大的德政!

    郑森下跪道:“草民替大明沿海百姓谢主隆恩!”

    朱由崧大声呵斥道:“朕已有口谕不得下跪,爱卿违背圣旨。”

    郑森连忙起来告罪,“草民高兴糊涂了。”

    “陛下,开放海禁,开商互市,百姓有福了,大明亦有福了。”

    “郑爱卿听旨。”

    郑森这下不跪了,躬身听宣。

    “福建郑芝龙经商贸易,繁荣市场,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对朝廷边境安定有功,封郑芝龙为南安侯,封其子郑森为忠孝伯。赐郑森国姓‘朱’,赐名‘成功’。”

    “谢主龙恩。”郑森又是惊喜。郑家这个大海盗就算漂白了!

    “爱卿不要喜欢过头了。朕是有条件的。”

    “请陛下示意。”郑森道。

    “第一条,在开埠口岸,你郑氏集团拥有贸易权利,朕免你家3年进出口税银;条件是你家要扶持大明;”

    “这个我本人就能答应。”

    “第二条,你家要与西洋人做生意,进口白银、矿产、粮食,从西洋、南洋等地引进粮食蔬菜种子,如:白薯、红薯、土豆、玉米;告诉西班牙人、法兰西人,南美大陆有橡胶树、咖啡树,有大用途。将这些树引入到南洋种植,大明将出钱收购这些树苗。”

    “第三条,朕将在太仓浏家港设造船厂,你郑家要派人前来指导造船;你们也要向西洋人交流学习造船技术;遇到好的西洋传教士、工匠、水手等都可以推荐到大明来。”

    “第四条,朕要你家出兵收复台湾,但朕不会派人给你,朕要灭虏荡寇。收复台湾后,朕封郑芝龙为延平王,永驻台湾、澎湖。”

    “第五条,朕要运粮运兵的时候,你家要协助。作为回报,朕向你提供步枪500支,大炮20门。”

    “第六条,除非得到朕的许可,你家不得私自建造枪支大炮,违者斩,诛灭九族。这条,你们郑家丝毫不能逾越。”

    “第七条,尽量多从西洋人那里购买钟表、怀表,要推广到民间。”

    “以上事宜,你直接与史可法联系。”

    又是新奇的东西。史可法、皇后、卢九德看着皇帝觉得晕乎乎的。

    “陛下,番薯、土豆,怀表明日即可奉上,臣船上就有。”

    “番薯再送一些给两广福建江浙等地府衙,让他们在不毛之地全种上。有了这玩意就饿不死人了。”朱由崧洋洋得意。

    “卢九德,你们东厂及锦衣卫空闲时期,要全部去种粮,养猪。”

    “遵旨。”

    “玉米种子要及时搞到。”

    郑森赶忙领旨,道:“其余事宜,臣要回厦门禀报父亲再回应陛下。”

    “好。史可法、卢九德,你们要派人专线对接郑森,吏部即刻选派官员去太仓船厂。”

    “卢九德,叫人安排晚饭,几位爱卿吃过请回。”

    事毕。朱由崧和皇后回到寝宫。

    “陛下,您说的臣妾都听不懂。臣妾怎么做事啊?”皇后撒娇到。

    “你把今日朕说的全部用纸记下来,慢慢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