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多尔衮与孝庄

    “陛下,陛下。”柔柔急忙忙跑过来对朱由崧道:“顾先生又出报刊了。”

    朱由崧接过《大明周报》,一看,头版是:‘多尔衮与孝庄秘史’;朱由崧大笑道:“顾炎武也搞花边新闻啊,这个好。”

    “好什么好,这把我大明门面当地下小报来使,大明颜面何在?”

    “顾先生有深意,你懂什么?”朱由崧道:“你看,明面上,大明周报似乎登载了花边新闻。实际上顾先生在打击满清权贵的正统性、权威性,在大明百姓面前落下笑柄。满清小皇帝长大了也抬不起头来,离间他们君臣关系。”

    “你再看后续几则新闻,‘满清推行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大清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这些都是让我百姓痛恨侵略者杀我同胞,痛恨汉奸卖国贼。避免满清收买我大明百姓之民心。”

    “你看这里,‘徐州、淮安、凤阳,朝廷分别设立难民收置点’,意思是北方流民往南走有生路。人是资源,有人就有劳动力税收。”

    顾炎武除文学造诣高,对时政、经济、地理、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都有研究。

    朱由崧让顾炎武办报纸,顾炎武随即明白朱由崧的意图。办理报纸,理清民间思想价值观念,凝聚人心,弘扬正义,痛砭时弊,谴责敌人豺狼野心,传达朝廷施政理念。

    因此,顾炎武的文章报道,含有朝廷中枢的意志。

    BJ。

    紫荆城内,摄政王多尔衮正与辅政大臣济尔哈朗,多尔衮的两个兄弟阿济格、多铎,汉奸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商议军国大事。

    满清入关快一个月了。

    范文程是范仲淹后人,1618年后金攻占抚顺就投靠了努尔哈赤。作为明末第一大汉奸,不仅被皇太极所器重,现在也得到多尔衮的礼遇,老汉奸肚子里还是有东西的。

    满清大部分贵族对于进入中原统治没有远期计划。蒙古各部落,在加满族,约400-500万人口,军队约18万。要进入中原大地作战、统治,实力、资源不足。满蒙贵族的意思是抢掠一番,退回盛京,BJ可留个藩王在此统治即可。

    然而,范文程知道大明内部矛盾重重,不可调和,已经处于分崩离析阶段,满清的军力足以打败农民军及大明军队。如何统御,在这帮官僚看来是驾轻就熟。

    因此,范文程力主:一、将满清首都搬移到BJ,作为将来统治汉人的正统性;二、停止剃发令,降低汉人的反抗意识;三、BJ周边免除税赋,救济灾民;四、军事上采取先攻农民军,后过黄河进取江南的策略。

    李自成退出BJ坚守山西太原后,从1644年5月到9月,清军、农民军、南方明军,都没有大的战事。清军要等攻城利器红衣大炮到了再开战,明朝及李自成均属于守势,清军不动,大家都不动。

    所以,多尔衮在摸清农民军及南明的底细之前,不断地开内阁会议安排统筹战略。

    正商议着,只见宫内太监急匆匆走进来,给多尔衮递上一张纸。

    多尔衮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大明周报》,头版是‘多尔衮与孝庄秘史’,多尔衮的脸瞬间就绿了。

    乖乖不得了,这哪受得了啊。

    多尔衮把报纸摔倒太监头上。

    “混账东西,老子把你剁了。快说,怎么回事?”

    “回摄政王,奴才在宫外茶馆里,看到汉人们在哄堂大笑,说笑着摄政王的事。奴才就多了一个心,上去打听。原来是有个汉人手里拿了这么一份纸张,念着纸上的字,有如说书一般,众人围着听。奴才立刻派人围了茶馆,将所有人都下了狱,严刑拷打。拿纸之人招供说,这纸是从城外流民手里拿的,据传这是南明的《大明周报》,由弘光帝主办,顾炎武总编出版。”

    “奴才就拿报纸进宫来禀报摄政王了,请摄政王定夺。”

    “全部再拷打一边,不能漏了任何相关之人。凡是听到的,看到的,全部处死。”多尔衮喝到。

    “命令查抄《大明周报》,不得流漏在民间,今后查到的全部送内阁来。”

    “睿亲王,臣认为我大清也办一份《大清周报》,来对抗《大明周报》。”范文程道。

    “准,这事由范爱卿去办。”

    “奴才领旨。”

    “依奴才看,大明这种造谣生事的报刊,王爷不必太过认真。我大清没有汉人的三纲五常约束,叔娶寡嫂是再正常不过了。待移都BJ之后,奴才请王爷与太后完婚,以堵小人之口舌。”范文程马屁拍得当当响。

    多尔衮与孝庄之事人尽皆知,但多尔衮仍然要偷偷摸摸的与孝庄约会。只有完婚了,他们才能正大光明。多尔衮没办法自己提出来,福临不答应,代善、济尔哈朗他们都不会同意。由朝廷大臣提出来,于国于民就合理了。

    孝庄名叫布木布泰,小名叫大玉儿,与多尔衮青梅竹马,浓情蜜意。却不料被皇太极横刀夺爱,娶了大玉儿做側宫福晋,多尔衮无奈只能娶了大玉儿的妹妹小玉儿。后来皇太极暴病死了,多尔衮机会来了,扶持孝庄生的九皇子福临继位。他与济尔哈朗共同作为辅政大臣,被福临封为皇父摄政王。这样多尔衮就以商议国家大事之名出入后宫,与孝庄鬼混了起来。

    多尔衮表示同意范文程的建议,下令多派细作到南方打探消息,大明的每期报纸都要送到军机处。

    多尔衮下朝后就拿着《大明周报》来到后殿,皇太后的寝宫。

    福临此时才六岁,还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布木布泰刚安顿好福临睡着了,多尔衮就走了进来。

    “玉儿你看,大明太坏了,在说你我的坏话。”多尔衮指着报纸道。

    大玉儿不识汉文,多尔衮道:“大明皇帝把你我之事用报纸刊登出来,气杀本王了。待我攻下南京,抓住弘光,必将他凌迟了。”

    “范文程的建议是,在移都BJ后,你我完婚,本王觉得这个可行,这样我们就光明正大了。”

    “福临尙小,我们母子要靠摄政王保护,一切听摄政王安排。”

    “我要给我的玉儿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多尔衮边说边抱起布木布泰把她按在桌子上。

    布木布泰此时三十二岁,正似一只熟透了的桃子,风韵妖娆,修长两腿,小腰不盈一握,胸前一对饱满高耸入云。多尔衮长年打仗,身体健硕,皮肤黝黑,上身有两道刀疤特别显眼,伤口外翻显得分外狰狞,显然是九死一生。两人干柴烈火,也不顾屋外宫女看着,相互脱了对方衣服。

    宫女是奴才,连狗都不如。两人视若无物,纵马声色。

    福临醒了过来,发现外屋有两个白花花的身体缠在一起上下晃着。福临年纪尙小,也不敢支声,这种场景他见多了,他不知道这摄政王是不是他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