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钢盔与望远镜

    到达杨州码头,朱由崧要先送几位妃子坐船回南京。

    朱由崧对后宫做了一下部署:

    命令沐剑屏护送张杉杉、顾横波、李香君、卞玉京几位嫔妃前往南京。

    张贵妃需要安心养胎,这是朱由崧的第一个子嗣,必须确保安全,皇后已经对皇宫住所重新进行了调整安顿。

    顾横波去南京组建皇家剧团;李香君去南京接管《大明周报》;卞玉京接手大明丝绸厂,并组建大明皇家进出口公司,总管大明的对外贸易。

    四位妃子依依不舍,与朱由崧及众姊妹一一道别,在扬州码头启程回南京。

    紧接着朱由崧就去了钢厂,钢厂就在码头边上,朱由崧计划在钢厂住上几天。

    安顿下来后,按事先商量好的,籍青青带领宫女、侍卫去采集花朵,比如:玫瑰、薰衣草、曼陀罗、七里香等。同时命令玻璃厂按设计图样加工小瓶子,玻璃上刻上‘大明皇家香水’六个字。

    此时,玻璃厂虽然还没建成,但炉子作坊已经有了,且已经在生产望远镜了。望远镜是汤若望给的,好几个。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单筒望远镜不是稀罕物了。

    朱由崧要制作香水了,这玩意做出来就会大卖,来钱快。江南、广东等地富商云集,再卖到东洋、南洋、西洋,将供不应求,财源滚滚。搞军事、发展工业,没钱怎么行?

    籍青青出发后,朱由崧带着皇后、柔柔等妃子们马不停蹄,召集宋应星、汤若望等人开会。

    朱由崧先将当前任务布置交代,并由柔柔记录:

    一、钢厂、兵工厂要继续推进加快生产。

    二、在玻璃厂内成立望远镜车间,望远镜要组织人员专门生产,由毕方济负责;新军连以上军官都得配备;望远镜不得售卖,要加强保密保卫工作。

    三、玻璃厂内再成立香水车间,香水制作由卞敏负责;香水秘方及工艺由朱由崧试制成功后交卞敏;香水秘方为大明特级机密,不得泄密,由锦衣卫加强玻璃厂保卫。

    四、钢盔的生产情况。

    五、加农炮的研发制造进度。

    六、由宋士意再建立扬州钢铁制品厂,现阶段生产军用水壶、民用水壶,生产煤球炉。军用水壶供应军队,民用水壶、煤球炉只能供应皇家商社售卖。

    七、制衣厂要生产行军背包。

    八、在扬州要建立水泥厂。

    朱由崧一股脑将任务交代出来,目的是:一来加强军队物资供应及保障,二来售卖搞钱,三来提供就业岗位,繁荣市场。

    朱由崧交代完成,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道:“陛下,这一和二、四,臣等均已布置妥当。来人,将钢盔、望远镜、玻璃瓶等呈上来给陛下检验。”

    宋应星命人取来钢盔、望远镜及玻璃瓶。

    朱由崧首先挑了一个钢盔,戴在头上,大小合适。

    柔柔见到,奇问:“陛下,这个是帽子?怎么像缩头乌龟壳似的。”

    宋应星笑道:“娘娘,陛下发明的都是好东西啊。此乃钢盔,臣测试过了,45步枪子弹在400米外打不穿,除非子弹正面击中钢盔钢盔会碎裂。击中其它部位,子弹均弹射出去。箭弩射中钢盔更无需担心士兵受伤。我大明将士戴上此头盔,将大大降低伤亡。”

    朱由崧大为满意,问道:“钢盔制作多少量了?”

    宋应星回道:“禀报陛下,前期生产测试了一百个钢盔,现在开始量产,一个月就能装备一个军团。”

    朱由崧点头道:“先送五十个到大营,让士兵们戴上并反馈舒适度、使用效果。”

    朱由崧接着拿起一个望远镜,道:“这个必是我朝生产的,粗糙。”

    毕方济羞愧道:“陛下,我大明工匠刚开始制作,流程工艺等还需琢磨改进,但效果已经不输于西洋望远镜了,您试试看。”

    朱由崧拿起望远镜站到窗口向远望去,前后调节,镜头慢慢清晰起来,1000米有效清晰,1000米外就模糊了。

    毕方济做的这款望远镜是3节6倍单筒望远镜。

    朱由崧笑着回到座位上,将目镜、物镜、折射等精确参数写了下来,画上图稿,交由毕方济、汤若望,两人看了呆若木鸡。

    望远镜是1608年由荷兰人发明,到大明1644年,发展仅30多年。朱由崧提供的参数比这个时候精确、精细多了。

    朱由崧道:“按此参数打磨镜片,修正角度,6-8倍率镜片足以,千万不要琢磨做12倍率以上的望远镜。”

    为啥,12倍率以上望远镜需要固定支架观察,不适合军事人员使用,6-8倍率望远镜足够用了。

    朱由崧道:“修正后的望远镜制作可用,就送到大营,前线军官要优先使用。”

    皇后娘娘等后宫女人都愣愣地看着朱由崧,朱由崧就指示皇后带着嫔妃们到窗口去轮流拿望远镜观看。

    这玩意新奇,工厂靠着长江边上,拿望远镜是能看到远处轮船的。

    “哎呀不得了了。”皇后拿着望远镜刚往远处一看,就惊呆着大叫,差一点把望远镜掉地上。

    “怎么了,皇后姐姐?”柔柔惊奇问道。

    “这船上的艄公光着膀子。”皇后大呼道。

    “我看看。”柔柔拿起望远镜看,“真是的。”

    一众女人大呼小叫的,轮流拿望远镜看,一惊一乍,满屋子吵杂声。

    朱由崧喝止了女人们,不许大声小叫的。然后看向桌上框子里的玻璃瓶,玻璃瓶大大小小有不少,没一个是透明的,杂质多。还是两个字:粗糙。沉淀分离工艺差,明代能生产一些化工物质,但还没有化工基础知识,靠的都是经验,有如中医一样。

    虽然有朱由崧提供的配比工艺流程,但此时明朝的工具技艺也只能做到这程度了,改进需要时间、经验积累。

    一旦大明的工匠积累了锻造、工艺、流程技术经验,后续的产品开发、制造将大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