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付费公寓
繁体版

第三章 离京,暗恋和散伙饭

    周五的晚上,我靠在床头在前公司离职员工微信群里宣布了我即将离开BJ的消息,大家的反应挺统一,排队发了一个“卧槽”以后,才开始有人问我下一站去哪里,我简单回复了“杭州”俩字,有人说杭州也挺好的,大部分人没有再说话。

    有两个关系特别好的前同事私聊了我,其中一个约我走之前吃个饭,另一个已经常住上海的前同事则表示,终于可以约起来了,让我去了杭州没事儿周末多去上海走动走动。

    齐坎破天荒发了一个表情包给我。

    我看着摸不着头脑的表情包,也回复了一个表情包。

    一分钟过去了,齐坎没有再发信息过来,我不想错过和他聊天的机会,想了想他微博上发的状态,主动发了信息:“减肥3天瘦了多少了?“

    齐坎回复挺快:“0.03kg,是不是很厉害?“

    “嗯,厉害,加油,按照这个速度,再有2997天你就达到理想体重了。“

    “好的。“

    对话干巴巴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放下手机关灯睡觉。

    直挺挺地躺在黑暗中,我一点儿都不瞌睡。这房子临街,外面马路上汽车的声音和楼下烧烤店的声音夹杂在一起隔着玻璃和窗帘一起传进来,而窗帘遮光效果并不好,我在那一刻感觉自己似乎睡在大马路上。

    躺了一会儿,我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冰箱前倒了一杯梅子酒加了一块冰,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站在床边一边吹风喝酒一边观赏夜景。我时常干这个电影里睡不着的人干的事儿,对我来说,这个行为仅仅是一种模仿,一种一个人半夜喝酒的仪式感,所以睡不着的夜里,我特别喜欢模仿这个场景,和伤春悲秋无关。

    我住的地方非常靠西,在丰台和大兴的交界处,下楼溜达的话,会觉得这里是城乡结合部,完全不是刻板印象里的BJ,此刻,站在12楼窗边往西看,却也没觉得多荒凉,已经是深夜,依然千家万户灯光闪烁,和我去过的任何一个中国的城市,上海、深圳、广州、哈尔滨、成都这些地方的非商业区的灯光一样。

    城市与城市的差异并不在房子,也不在灯光,除了所处气候带和食物的差异,剩下的差异只有长居才能感受到。

    我想杭州应该会是我人生中下一个重要的城市,这种未知的改变好过我继续在BJ一成不变。

    酒已经喝完,我把还没融完的冰块倒进嘴里,让它迅速融化,然后关窗拉窗帘,没有刷牙便回到床上。

    手机上有齐坎发来的信息,约我明天晚上一起吃饭。

    我决定不回复,而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心地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假装刚看到信息,回了一个“好啊。“

    没等到齐坎回复,我又发过去一条:“几点?哪里?我都可以。“

    过了半个小时,齐坎把一家粤菜馆的大众点评链接发过来,问我:“晚上6点,OK不?“

    OK。

    天气很好,我起床后开着音乐换洗床单被套,吸地拖地,擦桌子柜子,收拾厨房,卫生间也清理好,临近中午,烧了一小锅有大约10种蔬菜的蔬菜汤,喝完洗了个澡,开始化妆,那个时候,才下午2点。

    一线城市约会的时间成本大概就是这样,你不得不从约会时间前三四个小时开始化妆,如果是见重要的人,化妆做搭配起码要一个小时,收拾完毕坐地铁倒地铁再步行或打车到约会地,一个半小时又过去了,要想确保不迟到,提前3个小时比较稳妥,当然,我给自己预留了半小时睡觉时间,这是我的习惯,化完妆在床上躺半个小时,自我感觉眯一会儿眼睛会没有那么肿。

    我不确定齐坎有没有叫别的前同事一起过来,我默认没有,不说就是没有。

    下午5点40分,我比齐坎先一步到饭馆,在靠窗的位子坐下以后,我耐心地等着齐坎。

    这间餐厅我之前因为一次沙龙活动来过,一整座从安徽移过来的徽式建筑非常有特色,层高远远超出一般房子,显得异常开阔,二楼还有一个露台,在那边可以看到不远处停着的游艇,即使是在BJ,这里也称得上非常有特色了。

    相比之下,我和齐坎一起吃的这顿饭平平无奇。

    他比约定时间晚了10分钟,因为来的路上出了一个小车祸,他打的滴滴撞了一辆电动车,双方都没什么太大损伤,但警察来得特别及时,齐坎也不好意思换辆车走,只好等警察做完笔录才坐上车继续走。

    “司机没收我钱。“齐坎开心地跟我说。

    因为这个话题做开端,我和齐坎单单是聊滴滴司机就聊了半个小时,把自己和朋友在各地遇到的奇葩滴滴司机纷纷拿出来分享,后来我们又聊了各自家养的狗和租住小区里的流浪猫,以及如何减肥,每一个话题都还算有趣,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于我而言,这些聊天内容也没有更多惊喜,饭吃到一半,我甚至怀疑齐坎是否为了不冷场一直在努力寻找话题。

    这是我们第一次单独吃饭,不尴尬,无惊喜。

    不出意外的话,也许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吃饭,即使这样想着,我还是在8点半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们散了吧!“

    齐坎好像没听到,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一遍,干脆自己起了个头,开始问其他前同事现在都在做什么工作,问他是否知道。

    这个话题我们又聊了半小时,然后我再次提出:“我们走吧。“

    齐坎听到了,他的反应是“啊?“了一声,笑了笑说”好“,然后买单,我们一起走出工体,在路边告别,他打车走,我打算散会儿步,再坐地铁回去。

    我没办法把这顿饭赋予任何意义,齐坎坐车离开后,我反而长出一口气。走向地铁站的路上,我回想了一下,却想不起来我第一次看见齐坎是什么时候,也不记得我第一次跟齐坎说话是什么时候,我甚至不记得齐坎是什么时候离职的,大概那个时候我还没开始喜欢他?那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呢?我也不记得了,活到27岁好像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一个人,这种喜欢从来没有强烈到会让我做出什么事,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我大脑的某一个角落,在有人提起相关话题时突然意识到,哦,我喜欢的是他。这感觉太奇特了,奇特到我发现,吃完这顿饭,我的感觉是:哦,一切都结束了,就这样也挺好。

    我并没有比前一天晚上更伤感,正相反,我心情好了一点点,已经从心底里开始接受自己要离开BJ的事实。

    搬去杭州的事情比我预想中快得多,人事部在帮林微风和娄小园申请公寓的同时,另外申请了三个带客厅的套间给公司领导出差使用,考虑到公司领导出差要么去一群,要么去一个,一般不会有三个领导同时去杭州出差,人事部经过商量打算让我、娄小园和林微风同一批次去杭州,到时候我的公寓肯定还没申请下来,暂住套间即可。

    陆总发微信跟我说:“这个建议是我提的,这样你可以比预期节省至少一个月BJ的房租。“

    最终我几乎是匆匆忙忙地离开了BJ,从我提出申请到打包离开,只花了两周的时间,临走前只来得及见了一个朋友。

    我印象非常深,走的那天是6月1号,周五。选在工作日离开是娄小园的建议,他说因为离开是出于公事,所以必须占用上班时间,到了以后就是周末,方便我们打扫和安顿住处,所以一大早6点多我就拉着行李箱离开了我住了一年多的出租屋,迎着朝阳去BJ南站和娄小园汇合,林微风说还有事儿,订了周六的高铁票。

    娄小园把自己的行李全部打包寄到了杭州,见我拖着箱子,他开始数落我:“你傻呀,行李托运公司报销,你还拖着个箱子干嘛,一起托运走啊,你看我,两手空空。“

    “你最厉害,来,箱子给你拉。”我把箱子丢给娄小园。

    一路上,我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同事的问询信息,包括庄满,娄小园拉了一个三人微信群,我和邱慈都在里面,按照计划,我们差不多同一时间到达杭州,我和娄小园从杭州东站打车去公司总部,邱慈从萧山机场打车去公司总部,我们约好了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见面。

    如何知道没去过的地方楼下有咖啡厅?

    娄小园说有,就肯定有。

    高铁进入浙江境内娄小园才跟我说,他的女朋友安妮在考研,他已经托了他爸的关系介绍安妮和导师认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安妮要来BJ上学,而他却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BJ。

    “那你明年再回BJ?”

    “再说吧。“娄小园说。

    邱慈比我想象中高一些,拉着箱子迈着大步向我和娄小园走过来的时候,帅气得像个男生。

    她远远走过来,娄小园就开始笑话她:“你看她走路姿势,是不是像个男生一样?“说完,一个劲地笑。

    显然邱慈对娄小园莫名其妙的笑完全没有兴趣,她冷漠到走到我们跟前才摘下耳机,不带笑容地和我们打了一声招呼后,把头转向我:“你们俩是打算在这里喝一杯咖啡再上去还是直接上去?“

    我没吭声,娄小园双手插在牛仔裤口袋里,耸着肩说:“走吧,我已经在微信上和前台妹子打过招呼了,我们现在上去,录一个指纹,就可以直接去公寓了,不用等到下班再走。“

    邱慈瞪大眼:“我还没入职呢,哪儿来的公寓,我下周办了入职手续才能申请公寓!“

    娄小园嘿嘿笑着,指着我说:“傻不傻,傻不傻?她上周才提交的申请都有公寓住,你当然也有公寓住,我刚才已经跟前台妹子确认了,这边行政的老大说让你和顾秋一人住一个套间,等你们的申请下来,再各自搬到自己的房间。“

    “那我岂不是一会儿上去要去当面感谢一下这边行政的老大?”邱慈面带为难之色,问娄小园。

    “不用,这个解决办法是我下了高铁刚找陆总提的,这边只是照做,你以为他们有权限安排你?”

    “谢谢啦。”邱慈拉长了尾音,语气里听得出来她简直感激死娄小园了。

    还好邱慈并没有提前找房子,她本来的计划是在朋友家暂住,而且为了以后搬家方便,她的行李也和我们一样,寄到了公寓管理处。

    于是我们三个一起上楼,在前台录了指纹,拿到各自的钥匙便离开了。

    我在电梯口问娄小园:“你确信不和这边的其他同事打声招呼吗?“

    娄小园鄙视地看了我一眼:“这边没有一个大领导,你要和谁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