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之后
繁体版

第九章 会议

    第二天上班,本以为同事们会发现她换了发型,会问上一嘴,没想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安坐在自己工位,进进出出也跟往常一样,默不作声。上班第三天了,她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好像各个岗位的工作都不需要交互配合似的,大家都闷在自己座位上,偶尔听到个别人敲打键盘的声音。

    整个上午,苏盈把剩下的几期《南州金融》翻完了,前两天已经看了大半,总共也就12期,按双月刊推算,联合会成立也就两年时间吧?哦,上次好像听招考官简单介绍过联合会,是5年前作为华东地区首家平台性质的金融社团成立的,后来时机成熟,才又创办了《南州金融》,总之也算是个新兴事物,具有开创性意义,苏盈自说自话地暗自想着。

    临近中午的时候,听到小马接了个电话就跑出办公室,不一会回来,对赵明和苏盈说,下午3点编辑部开会,地点在2号会议室,到时市金融办领导也会出席。萧主编要求大家认真做好笔记,到时金融办领导还会对我们编辑部工作作指导讲话。赵明和苏盈应了声好的,便准备整理一下桌面去楼下食堂吃饭了。

    吃完饭,苏盈照例坐在自己座位上休息,或者网上冲浪。她想起下午的编辑会议,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毕竟还有大领导出席,到时万一要每人发个言什么的,总得事先心理有个准备,看了这么几天的杂志,多多少少要发表点自己的看法,无论成熟不成熟,正确不正确。

    苏盈翻开杂志扉页后的那面版权页,仔细看了看上面列明的各项信息,指导单位的确写着南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办单位是南州市金融业联合会,名誉顾问是庄冕栋,顾问是洪一蓓,这个庄是谁不知道,苏盈猜测大概是当初面试时的主考官吧,传说中分管金融的副市长吧,这个洪一蓓肯定就是前几天在金融办电梯里碰到的那个洪主任了。编委会主任名字也不认识,编委会副主任有两人,其中一人就是阮立君。后面是编委会委员、专家组、主编、编辑、法律顾问和相关的发行信息。听夏秘说阮立君具体分管联合会,那他也是《南州金融》编辑部实际上的最大领导吧?苏盈猜想着。

    下午2点半的时候,小马拿了一叠刚出版的最新一期杂志走了出去,夏秘从她办公室出来,叫赵明和苏盈跟着小陆去布置会场。小陆起身,说了声走吧,赵明跟苏盈就尾随小陆走出了办公室。

    来到2号会议室,小陆把靠门柜子打开,里面有茶杯、茶叶罐、移动桌面话筒、会议桌牌、电热水壶等等,小陆指挥赵明把写有几位领导姓名的桌牌拿出来放到会议桌上,叫苏盈把茶叶罐和茶杯取出来。苏盈立马行动,这几天无所事事的样子让她感到内心不安,这下终于有具体的事要做,苏盈一下就有了劲头,倒是赵明,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小陆装作若无其事地随口说道:“我们联合会人员不多,所以凡是有活动或者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要一起做会务工作,没有岗位之分的。”

    “小陆姐,这些茶杯需要再冲洗一下吗?”苏盈问。

    “哦,你把电热水壶拿去卫生间装上水,回来烧一壶,再稍微冲洗一下吧。一般我们会议结束后都会洗干净的,最好用时再冲一遍。”

    “好嘞。”苏盈拿了热水壶就出门去卫生间灌水。

    回来看到萧主编和夏秘也来到了会议室,两个人都双手交叉抱胸地一边交谈,一边看着大伙做事。

    小陆见苏盈回来,就接过她手里的热水壶去靠墙角边的茶水桌上烧水了,顺便告诉苏盈,参加会议共有8人,到时洗8个杯子就行。

    小马已经把最新一期杂志摆到了会议桌上,对门那排只放了三份,背门这排放了五份。赵明心领神会,把阮立君、宋晓军、薛峰三人桌牌放到了对门那一排。

    “小赵,不对,把宋晓军的跟薛峰的换一下,会议座次,左边高于右边,记住了哦。”

    “好,马上换——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赵明搓了搓手,讪讪地笑着说。

    水烧开后,小陆叫苏盈将茶杯都放到一个盘子里端到卫生间,她自己拿着水壶也跟了出去。两个人在卫生间把茶杯都冲洗了一边,苏盈再端回来,一一放到座位上,小陆则重新灌了一壶水回来烧。

    其他人看事情准备得差不多了,便都先回了各自办公室。小陆看了下时间,还有十分钟,她便叫苏盈先去办公室拿纸和笔,回头来把水冲进热水瓶。等领导们都到了,再放茶叶泡茶,到时她们俩一起弄。

    苏盈赶紧去取了笔和本子,也不知道自己到时候坐哪个位置,就先放在了背门一排的最右端。热水壶开关正好跳掉了,苏盈拿上热水壶去冲,这时听到电梯间传来了对话声,原来夏秘和萧主编早早地在那迎候金融办几位领导了。

    小马和赵明闻声赶紧拿了笔记本过来了,不一会,金融办领导一行在夏秘和萧主编的陪同下来到了会议室。赵明、小马、小陆站在进门处,几乎异口同声致意:“阮主任好,宋处好,薛科好。”

    苏盈一下子急了,想着放茶叶冲水的事情还没做,顾不得上去叫一声,慌慌张张打开茶叶罐,用小茶勺舀着茶叶一个个放进茶杯。放完茶叶,大伙也陆续准备入座。正当苏盈回头去拿热水瓶的时候,抬头看到阮立君拎着公文包走了过来。

    苏盈赶紧低声喊了句:“阮主任。”

    “头发剪短了?”阮立君眉眼温和地随口问了句。

    “嗯。”

    苏盈心下一咯噔,这个阮主任,一个大男人,还是个领导,心竟然这么细,我一个小罗啰剪了个头发他也注意到了,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地问出来,无心者还好,若有心者听了进去,会怎么想呢!

    不过正是这一句有意无意的话,让苏盈一下子对这个男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么短短几个字,如春风拂面,让苏盈第一次感到被人放在眼里,被人关心,不管那个人是否只是随口一说,或者纯粹是在某个场合为了活跃气氛而无话中找的“话头”。

    阮立君入座后,宋处和薛科长也跟着坐了下来。夏秘正对着阮主任坐下,萧主编在她左手位也坐了下来。小马迟疑着坐哪,赵明自顾自走到萧主任旁边坐下了。夏秘示意小马坐她右手边,最后剩下一个位置,苏盈便心知肚明了。

    小陆和苏盈各拿了一个热水瓶,小陆直接往金融办领导那一排走,苏盈便走去背门那一排。见小陆先给阮主任倒茶,再宋处,再薛主任,苏盈心领神会,便也按照座位主次一一倒了茶。全部倒完后,小陆走出了会议室,顺手把门关上了。苏盈坐回自己位置。

    夏秘首先开口说:“今天一早萧主编来跟我提议下午开个编辑部会议,认为现在人员也充实进来了,这几天两位新人也在认真翻阅熟悉杂志,打算初步地对他们进行版面分工,让赵明和苏盈也挑起担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慢慢学习,积累经验,提升业务水平。我便打电话给阮主任通个气,想不到阮主任非常重视这个会议,表示要亲自带领综合处两位同志一起来参加,了解一下编辑部新的版面分工和下一步提升计划,也想听听我们的意见建议,以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个人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三位领导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予倾听、指导,让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能够更加地有的放矢,更加地高效。在此,我提议我们联合会几位人员一起鼓掌,对三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听了,齐声鼓起掌来。阮主任微微一笑,说:“大家随意些,我们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夏秘本身就是金融行业的资深专家,萧主编也担任过《南州商报》编辑部主任多年,都非常有经验,两年来在两位的带领下,我们《南州金融》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庄副市长、洪主任的肯定,也得到了全体会员单位的认可。现在编辑部又充实了力量,我相信我们《南州金融》势必会越办越好。——今天的会议,我们算旁听,以你们为主,你们尽管按照原本的会议计划和内容进行好了。“

    “好好,那我们开始吧?“夏秘侧头朝萧主编示意。

    萧主编点头回应,开始主持编辑部会议。他说:“我们《南州金融》到上月底,正好出了12期。虽然日常编辑工作在我和小马这里,但是这么多期的编审工作,金融办各位领导都一期不落地给予了耐心指导,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金融研究’和‘智库’两个版块,几乎全程主导策划和编写以及和各路专家的沟通对接事宜。此外,我们夏秘全程参与了每一期的编审工作,特别是每一期的卷首语,她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正如庄副市长所指出和要求的那样,我们的《南州金融》,应该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宏阔的视野,不能只局限于南州金融行业这块领域,我们的稿件质量还需要提高,我们联合会还要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不能只以全市金融行业信息加工中心和集散地而存在。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杂志质量,扩充杂志编辑队伍,在庄副市长的指示下,在洪主任和阮主任的支持下,在宋处和薛科的具体指导下,我们联合会在上半年启动了编辑岗位招聘项目,并在六月底全面完成了所有的招聘流程。现在,两位新人到位,我跟夏秘已事先做了研究和探讨,对各个版面重新进行分工。除了‘金融研究’和‘智库’版块、卷首语部分分别由金融办综合处、夏秘和我主持外,‘会员展示’、‘行业博览’、‘行业综述’、‘金融实践’、‘会员动态’以及‘人文’六个版块的编辑和校对任务具体分配到小马、赵明和苏盈。根据我们对三位同志的考察了解,决定让小马负责‘会员展示’和‘会员动态’两个版块,赵明负责‘行业综述’和‘金融实践’,苏盈负责‘行业博览’和‘人文’版面。小马对这几块都比较熟悉,至于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比如通讯员联络、稿件收集、编辑校对流程等等,改天编辑部开个小会,我和小马再作详细介绍和说明。今天这个会议,主要就初步进行这个版面的分工,编辑部也好按照新的结构正式运作起来,你们三位同志可以根据分工,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提提意见,有困难也可以说出来……”

    小马和苏盈都低着头,赵明自告奋勇举了举手说:“这几天我仔细翻看了我们杂志,发现好几个版块的内容都有交叉,或者说,没法明确界定它属于那块,既可以放在‘会员展示’里,也可以放在‘金融实践’里,还可以放在‘行业综述’里,好像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实质上都是一些会员单位的动态报道。我认为应该给予稍微明晰的界定和归类。至于叫我负责的两个版块工作,我没有意见,并且给各位领导表个态,我一定会潜心尽力,把这项工作挑起来。”

    苏盈看看小马那边依旧没作声,打算硬着头皮说上几句,也算表明一下应有的工作态度。想不到小马挪了挪身子,开口发言了:“之前编辑部人手少,我虽然管的版面多,工作量大,但相应的,也就没有更多精力去下沉,不能深耕某一块,现在有了新同事一起分担,我负责的版面范围缩小了,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注自己这块,这样就更能提升编辑效率和质量,我感到非常好。“

    几位领导微微点头,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苏盈。苏盈赶紧正了正坐姿,说:“经过几天的阅读和比较,我对这本杂志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也感谢领导结合了我的专业特长,让我负责‘人文’版块,我个人对此很有兴趣,我相信兴趣更能激发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我有信心把它做好。其他我暂时没有什么想法,我就说这些,谢谢。“

    三位发言完毕,会场短暂地安静了一会。随后,夏秘对三位发言稍作点评,也说了些鼓舞和勉励的话,最后就以询问式的口吻微笑着向阮主任征求道:“阮主任,要么您给我们再作作指示,提提要求?“

    只见阮立君下意识地挪了挪手边的杂志和笔记本,慢条斯理地说:“指示谈不上,我就说说我的几点想法。最主要的一点,纵观我们的《南州金融》,稿件几乎都来自外部,除了每期例行的市金融研究院智库专家的研究分析文章以及我们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政策、监管层面的文章,基本就靠会员单位来稿了,而且都集中在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行业老大的中头部机构,一些小型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金融组织,比如担保啊、典当啊、融资租赁啊、地方资管公司等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集体失语状态,这不符合我们联合会的‘泛金融‘平台性质。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为’大金融‘而’大金融‘,但必须要对这些规模偏小的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组织给予应有的关注,它们是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起到了很好的’毛细血管‘作用,在服务“三农”、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普惠金融发展,这些地方金融组织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听着听着,苏盈心神开始游弋:这个阮主任,理着个干干净净的板寸头,白色短袖衬衫更加显出他的书生气质。他的体形保持得这么好,在大腹便便占多数的公务员群体中简直算得上一股清流,私下里一定非常自律,对自我要求很高。他说话温文尔雅,人也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颐指气使的官架子。苏盈想着,又把目光聚焦到阮立君脸上。平时碰到肯定不敢这么直勾勾盯着领导的面孔看,会议上就不一样,他讲话,自然都齐刷刷看向他,以示在认真聆听,因此苏盈就大胆地上下打量这个突然莫名勾起她兴趣的人来。

    “还有,我们联合会出的杂志,除了卷首语,竟然没有一篇自己出产的原创文章,这是一个很大的硬伤。我们要以大金融平台中枢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上次我也说了,要让编辑部同志多深入一线,多去会员单位跑跑,一些行业大事件,要亲临现场,自己写报道,不要完全依赖金融机构自己提供的稿件,这样更显得客观真实……“

    大概又讲了十来分钟,阮立君最后似有收尾之势:“今天我就讲这些,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会后再慢慢探讨。办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我们就先行告退了,你们可以再继续讨论讨论工作……“

    说着,他们三人起身准备离开。夏秘和萧主编也赶紧起身,意欲要送几位领导。阮主任不紧不慢说:“各位继续开会吧,不用送了。”夏秘回头对萧主编说:“那我去送送领导们,你留下来给几位同志再复盘复盘今天的会议内容,看看还有什么要说的事项……”

    “行,那我就不送了,各位领导慢走!”

    “好好,各位再见!”说着,阮立君一行就在夏秘开门的瞬间向在座的各位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