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我一路成神
繁体版

第14章 过稿

    信件是“赵卫东”的父亲写的,表示了对儿子的关心,对赵东川爱好学习的态度表示很欣慰,还说了一些家里的近况,让他不要担心家里,同时家里也在想办法托人让他返城,随后说他要的书帮他找到了,还寄送了一些东西给他。

    在原主的记忆里,他们家条件也不算多好,父亲虽然在城里的轧钢厂上班,但是母亲一直身体不好,花了不少钱。

    赵东川想着等他回去了,一定要改善家里情况,虽然他对原主父母没啥感情,但是并不妨碍他尽责。

    看着手里的信,赵东川同时也在想投稿的事,按道理同一天寄出的信,这会儿编辑应该也收到了啊,不知道是啥情况了现在,不会没过稿吧?

    一时间赵东川也有点不太肯定,毕竟他穿越过来,本身就已经是个“小蝴蝶”了,事情可能有变化也说不准。

    此时,赵东川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篇诗稿,确实引起了一些“波折”。

    张建,是《延河》的编辑,人到中年,常年的审稿,眼睛已经高度近视,戴着一副很厚的黑框眼镜,他出身不好,在单位一直不受重视。一些成名诗人和作家的约稿,都被其他编辑把持着,他似乎也没啥运气,到现在也没能发掘到有水平的作品。

    由于投稿比较多,省内的,外省的都有,他要一点点的审稿。当他像往常一样,随手拆开一份投稿时,他的眼睛瞬间被吸引住了,他不禁读了出来: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他被吸引住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受着诗歌带给他精神的升华,无比的激动,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热爱生命”是多么响亮的口号,多么真挚的感情,发人深省,令人难忘。

    这个中年编辑像是小伙子一样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马上跑到总编办公室,把这个稿子,报告给了总编。

    总编也很重视这篇诗稿,马上召开编辑小组讨论,想要把这篇诗,加急放到当月期刊里,一般来说期刊都是要提前选稿,排版,要加一篇,那肯定要减一篇别的。

    一时间大家争论了起来,有说“爱情”太露骨了的,有说不合时宜的,最后对“诗歌”的欣赏态度还是占了上风,总编顶住了压力把《热爱生命》加入了当月期刊里,实在是这部作品确实优秀,肯定能为他们的期刊增加销量和传播度。

    会议之后,《热爱生命》就被放到了当下期刊里准备发表。发掘出这篇优秀作品的编辑张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赵东川的责编,他内心很激动,他清楚的知道他迎来了事业的转折。

    张建和总编商量沟通了稿费的事,总编最后定下了80元的稿费,一般人过稿的稿费大多40元左右,鉴于这篇作品的优秀,定了比别人高一倍的稿费;

    张建把汇款单和过稿通知一起寄出,并写信邀请赵东川来省城见面。

    赵东川当然不知道这些,远在双水村的他这会儿已经下工了,正在家里研究系统出品的:《五禽戏》。他取出书本,书的样式比较老,灰白色的封面,写着《五禽戏》。他打开封面,里面是一些人体动作,还有一些配合的呼吸法。

    赵东川感觉有点失望,他还以为,这本书也能和“厨艺”技能一样飞入脑海呢,没想到还真是一本书。想想他又释然了,他发现他开始依赖系统了,这不应该。他把全书大概翻了一遍,然后收回了系统,他决定明天开始早起锻炼,练习《五禽戏》。

    强身健体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转眼几天过去,早上赵东川先练一遍五禽戏,然后喝用系统出品的“大米”煮的粥,上完工回来,晚上吃系统出品的大米和队里分的粗粮混合在一起煮的饭,还别说,搭配一下又香又甜。

    这两天队里的“命根子”生病了,它口青力气大,干活拔尖,是全村最雄壮的牛,它这一病,少安也像是病了一样。这牛平常都是孙少安亲自执犁,怕别人不惜牛力,让这牛过度劳累,少安也经常嘱咐村里的饲养员田万江这头牛加草加料,偏吃偏喝。

    听说孙少安要带着牛去米家镇给牛看病,赵东川也想要去县城取包裹,于是就和孙少安结伴而行,一路吆着牛来到米家镇的兽医站,赵东川本来想直接去县城的,但当他听到兽医站的人嘱咐晚上12点在灌一次药的时候,他就跟少安说要出去一趟,孙少安正着急忙慌也没管他。

    赵东川沿着米家镇的街道走着,找到了一家招待所,掏钱给孙少安登记了一个床位。

    他记得这段情节,孙少安由于关心耕牛忙的焦头烂额,没有在旅社登记床位,差点在外面过夜,还好被一家铁匠铺的老板好心收留,在炉子边上躺了一夜。

    他既然知道,肯定不能再犯这种错误,有床睡,干嘛睡板子上。当他登记好,回到兽医站的时候,孙少安刚和兽医站的人一起给牛灌了一副药,此刻正坐在耕牛边上,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

    “东川,你去哪了,刚给牛喂药,你也不来帮个忙”少安有点责怪的说道。

    “少安哥,我听兽医站的人说,晚上十二点还要给牛灌药,这牛生着病也不好来回折腾,我想你肯定要在这住下哩”

    “所以我就自作主张,给你在镇上的招待所登记了个床位,你晚上也有个地方睡嘛”赵东川说着递给孙少安一张收据。

    孙少安接过收据看了一下,内心升起一股暖流,就像他关心耕牛一样,赵东川也在关心着他,他一时竟有些羞愧起来,说起来他比赵东川还大几岁,居然考虑的没有人家周到,还误会了人家。

    “东川啊,谢谢你,刚是我错怪你哩”

    “莫事,你也是忙的焦头烂额,抽不开身,没工夫想这些哩”

    “少安哥,那我去县城了哈,这队里的牛,就辛苦你哩”说着赵东川就挥了挥手,跟孙少安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