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丽人行
繁体版

第28章 告密

    一下子得到六百两银子,贾瑞顿感轻松。

    对于荣宁两府来说,六百两银子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贾代儒这样的小门小户来说,就是一笔巨款。按照财产来论,在贾家族人当中也算是上等户。

    现在,贾代儒家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之家了。

    在贾瑞看来,现在的生活实在太苦,每一天都在煎熬中渡过。现在有了钱,他要改善一下生活。

    路过成衣铺的时候,就进去买了一套新棉衣、新单衣和鞋子,同时给爷爷和奶奶各自买了一套。

    到隔壁又买了两块布料,给爷爷、奶奶过年的时候用。

    买完衣服,就去了集市,首先买了一车劈柴。

    家里面虽然也烧火,但屋子里面仍然冷,看书的时候都冻手。买了劈柴,可以多烧一些。

    之后又雇了一辆牛车,开始采购大白菜、半瓣猪肉、六只鸡、二十斤羊肉、一条二十多斤的鱼,十斤盐,一百斤木炭。还有一些调味料、花生、榛子、松子。

    今天已经腊月十五,再有半个月就过年。这些东西就当是年货,现在天气冷也放不坏,省得过年的时候再买。

    现在不买,叫贾代儒和王氏去买,他们也未必舍得花钱买这些东西。

    一车劈柴,一车年货,走在路上,自然引起了族人们的关注,纷纷询问贾瑞,是不是发财了。

    贾瑞就胡诌八扯一通,众人也知道没人愿意透露财路,也就打几句哈哈过去。但是心里未免嘀咕:刚刚花了二百两银子捐了例贡,如今又采买这么多东西,难道是东西两府发了善心给的钱么?

    想着要过年了,族里还没有分东西,有人心里就抱怨:真是势利眼,看那贾瑞有可能做官,就格外给他钱。

    都是族人,凭什么就只给他不给我?

    听到外面动静,贾代儒和王氏从屋里出来。

    “瑞哥儿,这是怎么回事?”

    王氏吃惊地问道。

    “咱们买的,正好过年。”

    “孽子,你从何处弄到这么多钱?”

    贾代儒从塾学回来,见贾瑞不在家读书,就很生气。此时见了这么多东西,一定要花不少钱,心里就生气。

    “太爷息怒,过来,过来,我给你们慢慢说。”

    贾瑞把两人拉到屋檐下,就说了事情经过。不过,隐瞒了六百两的事情,只说得了三百两。隐瞒的那三百两,贾瑞打算还给王熙凤。

    贾瑞虽然不怕她,但是王熙凤总是起幺蛾子,贾瑞也真烦。所以决定干脆提前把钱还了,免得她动不动就纠缠。

    便是三百两,也足以让两位老人吃惊。

    贾代儒最恨耍钱,一直严禁贾瑞去兴隆坊那种地方。现在听说得了三百两,就把以前教训贾瑞的话忘到了脑后。一脸笑容说道:“不错,不错,前面捐了例贡,接着冷子兴就送礼,今天又得了三百两,真的时来运转了。剩下的钱给你奶奶收起来,你用钱的时候再要。”

    “对对对,给我收起来。等过了年中举,就给你定一门亲事,二百多两也不知道够不够?”

    “嘿嘿,够了,足够了。莫说还有这些钱,便是没有,只要中举,便有人来投献,主动送上门儿来。便是两府各位主子,也至少有一两百两银子礼钱。”

    贾代儒现在已经想象着孙子中举之后的风光景象。

    一家三人忙着收东西,赏了二十文钱先打发走年货车,接着就跟车夫一起搬劈柴。到傍晚才把劈柴堆好,又赏了二十文,打发走了车夫。

    贾代儒高兴,就叫王氏杀了一只鸡,晚上又喝了一顿。

    贾瑞回到屋里不久,就听有人在门外喊。提着灯笼出来一看,原来是贾琮。

    “琮哥儿,怎么是你,有事么?”

    贾琮十一二岁,是贾赦跟一个丫鬟生的儿子,贾赦几乎不管他,邢夫人看不上他,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贾琏和王熙凤也不管他,他跟姐姐迎春也不是一母所生,迎春也不搭理他。

    虽说也是主子,但是在府里存在感很低,比贾兰和贾环处境还差。

    “瑞叔,有人要背后害你,我来给你报个信儿,能进去说么?”

    有人害我?

    如果是真的,也不外乎贾蓉、贾蔷、秦可卿、王熙凤这几个人。

    “好,进来说吧。”

    贾瑞开门,把贾琮带进了屋里。

    “琮哥儿,这里生了炭火,靠火盆坐下。”

    火盆,是冬天取暖的用具。柴火烧完剩下的火炭放进火盆里面,用于室内取暖。

    今天买了木炭,贾瑞就加了一些,此时木炭已经发红,屋里暖和了许多。伸出手,也不冻手了。

    两府里面的火盆,是用铜做的。殷实一点儿的家庭,用的是铸铁火盆。寻常百姓家,是用黄泥自己做的。

    贾瑞又拿来花生、榛子,叫贾琮慢慢吃。

    “琮哥儿,什么人想要害我?”

    “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那是当然。你说的是蓉哥儿和蔷哥儿么?”

    贾瑞估计,今天摆了这两人一道,加上那天晚上的事情,两人有足够的动机。

    “你都知道了?”

    “知道一些,还不确切,还想听听你的信儿。”

    “正是他们两个。他们在一起商议,说要找人暗中盯梢,打听你的消息。他们跟鲍二交代的时候,叫我听见了。鲍二给他们出主意说,找醉金刚倪二打你闷棍……。”

    贾琮就把贾蓉和家蔷找鲍二商议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怎么知道的?”

    “他们在天香楼那里商议,我的绺子丢了,去那寻找。在后面听有人说话,以为有下人偷东西,想过去吓他们一下,就悄悄凑过去。没想到竟然是他们三个在一起核计,说你今天在兴隆坊赢了六百两银子,害得他们两个被打了一顿,还要赔偿六百两银子,所以就想害你出气。”

    贾琮说了兴隆坊的事情,贾瑞相信贾琮的话是真的。

    “你还跟别人说过这事么?”

    “没有,只来跟瑞叔说了。”

    “为什么要跟我说此事?”

    “我恨他们。都是主子,凭什么他们什么都有,我却什么都没有,没人疼、没人爱的。”

    “还有么?”

    “我读了瑞叔的那首诗,想来瑞叔是有才的,明年春闱一定得中。瑞叔成了举人,希望能照拂我一二。”

    十一二岁,有这个认知,应该是正常的。

    “琮哥儿,一首诗对中举没有多大用。不过明年春闱,我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我若是中举,有了前程,会考虑照拂你的。这是二两银子,你拿去买些喜欢的东西。明年若是中举,我再给你些好东西。今后府里有什么事情,你留意一下,没事儿就过来跟我说说。”

    “受人钱财,与人消灾。放心,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我就来告诉瑞叔。”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到我这里来玩儿,我请你吃酒。以后每个月的十五,我都给你二两银子。”

    “谢谢瑞叔,不过无功不受禄,我不会白吃你的酒,也不会白拿你的二两银子。”

    这孩子聪明,一点就通。不仅三观正,而且在府里随便溜达,没人在意。更没人会想到他是我安插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