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丽人行
繁体版

第36章 婆媳之间

    晚上,贾瑞就抄了一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我是人间惆怅客……”。准备明天找人送给宝钗、宝玉、三春等人。

    当然,主要还是送给宝钗的,让自己在她心里留下印象。

    诗词好,文章好,能中举,能赚钱,能当官,这才是宝钗喜欢的人。

    时间一长,宝钗就难免拿自己跟宝玉那个废物比较。

    婚姻是现实的,是讲究利益的。

    现在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这一套,后世那种自由恋爱,现在不被主流价值观承认。

    当自己的各项条件越来越优越,婚姻效益大于宝玉的时候,宝钗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向自己倾斜。

    第二天辰时,尤氏带着丫鬟银蝶来了,还带来了一份礼物。

    东府的夫人来拜年,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尽管对两府心怀不满,贾代儒仍然感到受宠若惊。和王氏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是安定下来。

    尤氏说了些客气话,又鼓励贾瑞好好温书,争取得中。后天初三,宁国府请贾家族人宴会吃酒,尤氏邀请贾代儒一家过去赴宴。前后不到一刻钟,尤氏便即告辞。

    贾瑞不好去薛家,那样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巴结宝钗和薛家,于是就请尤氏把那首《浣溪沙》转给宝玉和姑娘们,说是请教。尤氏也识字,虽然诗词造诣不行,但是看了也觉得好,便夸奖了几句。

    今天是荣国府请族人宴会吃酒,贾代儒、王氏、贾瑞都被邀请参加。贾瑞不喜欢去凑热闹,就留在家里,让贾代儒和王氏去了。

    尤氏回府吃了早饭,收拾一下,就跟贾珍、贾蓉、秦可卿一道,男人骑马,女眷乘车,前往西府。

    参加宴会的族人很多,按照惯例,尤氏、秦可卿要过去帮忙组织宴会。今天她们到西府帮忙,明天王熙凤和李纨就来东府帮忙,两府历来都是这样的规矩。

    尤氏和秦可卿乘坐同一辆马车。

    两人虽然是婆媳关系,但尤氏是贾珍的续弦,也只有28岁。

    秦可卿虽然是媳妇,但今年已经20岁,比贾蓉大了好几岁。

    尤氏娘家没有什么势力,亲生父母已死,继母尤老娘还带着两个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氏的门第比贾珍低了很多,嫁给贾珍也没什么像样的嫁妆。嫁给贾珍,即使是续弦,也属于高攀,所以在府里的地位就差了不少。

    跟尤氏比起来,秦可卿娘家的势力就大得多。两府都指望着秦业这棵摇钱树,还有老北静王这个背景,手里掌握着捞钱的生意,掌握府里的家政大权,得到贾珍的支持,明里暗里都压了尤氏一头。

    贾政和王夫人的门第,基本上算是门当户对。但是王夫人的嫁妆多,两人的婚姻是太上皇赐婚,当初建造荣国府的时候,用王夫人的嫁妆出了钱,所以贾政在王夫人面前,就硬气不起来。

    因为王夫人出了钱,所以贾政和王夫人就住荣国府的正房,而贾赦这个长子,就只能住在小得多的老房子。

    王熙凤和贾琏也是如此。因为王熙凤带来的嫁妆丰厚,在贾琏面前就很硬气,也就敢说我们王家扫扫地缝子的钱,都比你们贾家多。

    所以,荣宁两府的人的地位,都是有来历的。表面上的长幼尊卑秩序,背后其实是财势在主导。

    对于这种婆媳位置颠倒的状况,尤氏当然不满。

    不过自己势单力孤,她也不得不低头。

    所以两人明和暗不和,只是为了体面不好公开作对。

    但这不意味着尤氏就无所作为,她知道贾瑞当初和秦可卿是旧识,就想趁机敲打秦可卿一下。

    “今儿个去瑞兄弟家走了一趟,倒是遇到一件有趣儿的事情。瑞兄弟又写了一首诗词,让我捎给宝玉和姑娘们,请他们指教。我看了一下,也不太懂,你看看写得怎么样?”

    也不等秦可卿表态,尤氏就把纸递给了过去。秦可卿也有点好奇,就接了过去。

    “看起来不错,上次那一首也很好,比他当年精进了许多。”

    秦可卿也是个聪明绝顶之人,对自己当年和现在跟贾珍等人的关系,也不在意尤氏知道。

    尤氏突然拿出贾瑞的诗词,秦可卿就明白她的用意,干脆表明当年跟贾瑞的那一段关系,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在乎尤氏知道。

    暗地里的话是:你不用拿这个来要挟我,根本就没用。

    “我是人间惆怅客,这一句倒是不错。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或许是佳句。瑞叔最近挺走运,颇有些得意。他写这一句,就有些无病呻吟。不过小门小户的,没见过什么世面,冷丁得了几个钱,就小人得志。换了别人也就罢了,若是他写的,未免糟蹋了这首诗词。”

    秦可卿说贾瑞小门小户没见过什么世面,其实就是讥讽尤氏的出身。

    尤氏听出来了,但又无法反驳。只好接过诗词,不再吱声。

    只这一轮,尤氏就完败。

    很快就到了荣国府,族人们还没有全来,但是也来了不少。今天还请王家和史家的人,不过他们要过午才来。

    两府和薛家的主子们,倒是差不多都到了。

    因为人多,就启用了荣禧堂。男人们已经在这里开始了游戏,呼号乱叫掷骰子,抹骨牌。

    西边屋子里面,请来的戏班子正练戏,丝弦管乐,咿咿呀呀不停,好不热闹。

    女眷们多集中在贾母房内,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李纨、王熙凤、薛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等人都在这里,当然也少不了贾宝玉。

    尤氏进来行了礼数,就把贾瑞的诗送给了宝玉。

    “你瑞大哥写的,此前过去给太爷拜年,他叫我捎给你们,说是向你们请教。都看看吧。”

    王熙凤立刻说道:“什么请教,怕是来示威的吧。还真以为咱们府里没人了不成。宝玉,姑娘们,一人写几首,叫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宝玉一看,就连声叫好。随后就被探春抢过去,也不停夸赞。接着是迎春、惜春、李纨,最后到了宝钗手里。

    昨天贾瑞跟她说了之后,宝钗也没太在意,很快就忘了此事。

    此时一见这首《浣溪沙》,加上上次那首《木兰花》,顿觉惊艳。

    偶尔写出一首佳作,不少人都能做到。但是连续写出两首能够传世的大作,就不是偶然的。

    想不到这个瑞大哥还真的颇有才情,以前倒是小看了他。或许真能中举,也未可知呢。